•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奶業新格局中不確定性增加 毛利率高過房地產的奶酪業誰能動?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0 12:11:04

          ◎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表示,“伊利、蒙牛、三元、光明都開始研發和生產奶酪,據說生產企業已超過百家。但我覺得,奶酪生產不能一哄而起,應該伴隨著國人對奶酪的需求而逐步發展、逐步提高”。

          每經記者|可楊    每經編輯|張海妮    

          第十二屆奶業大會現場。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可楊 攝

          疫情籠罩的2020年,我國乳品消費創下歷史新高,搭乘健康消費風潮,奶業發展進入黃金期。

          然而,相比于奶業巨頭,上游原奶產業的發展不易,振興產業鏈成為行業倡議焦點。7月17日~19日,第十二屆奶業大會在合肥召開,中國奶業協會會長李德發院士表示,當前我國奶業面臨著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加的復雜形勢,抓住奶酪這一重要突破口、完善調優乳品結構、拉動乳品消費,是深化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我國奶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舉措。

          “巨大的消費增長潛力,是我國奶業發展最大的原動力。”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則表示,我國奶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效,乳品企業發揮著主要作用。她也提醒,從國際經驗看,受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碳減排壓力等因素限制,無論是乳制品還是種牛進口,未來都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良種奶牛是奶業生產的根基,直接影響到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有業內專家指出,我國奶牛育種行業面臨緊迫形勢。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則在致辭中表示,倡議奶業同仁進一步深化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鏈共擔風險、共享成果、共同發展。

          競逐黃金期:奶業發展進入新格局,未來還有諸多不確定性

          搭乘健康消費的風潮,奶制品作為天然具有健康屬性的消費品,正在進入發展黃金期。

          7月18日,中國奶業協會、農業農村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21》(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生鮮乳產量3530萬噸,同比增長7%,百頭以上規模化養殖場數量超過6900個,奶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可控。同時,我國自產及進口乳制品數量齊升,但規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業乳粉產量下降9.43%。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李堂兵也指出,面對2020年疫情影響,在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年下降3.9%的情況下,實現逆市增長,全國規模以上乳制品企業主營業務銷售收入4195.6億元,同比增長6.2%;利潤總額394.8億元,同比增長6.1%。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認為,衡量我們國家目前的產業發展,不能僅僅看我們的生產增長速度,從整體來看,奶業整體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2018年國辦奶業振興意見印發,至今已三年,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認為,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在行業協會的帶動下,在全體奶業人不懈努力下,奶業振興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供應端看,2020年我國奶類產量突破3500萬噸,位居世界第四。奶牛養殖呈現龍頭企業引領、集團化發展、專業化分工等發展趨勢,規模化養殖比重、泌乳牛年均單產水平躋身世界奶業第一梯隊,奶瓶子穩定供應有了更好的基礎。

          其次是乳品質量安全問題,《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生鮮乳抽檢合格率為99.8%,同比持平。農業農村部對超過1000批次的生鮮乳樣品進行監測,結果顯示,乳蛋白含量平均值為3.27g/100g,乳脂肪含量平均值為3.78g/100g,遠高于國家標準。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認為,“國產奶正用世界級的品質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從消費端看,乳品消費達到新水平。2020年,我國乳品人均消費量達到38.3公斤,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較2019年增長7.8%,較2015年增長了20%,消費增幅處于歷史高位。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健康意識提升,乳品消費持續增加。

          同時,奶業現代化建設也取得了新進展。養殖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乳制品生產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現代乳制品流通體系逐步完善,冷鏈配送能力不斷增強,滿足了城鄉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奶業發展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任務、更加復雜的形勢。馬有祥提示,從國內看,還存在不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從國際上看,受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碳減排壓力等因素限制,無論是乳制品還是種牛進口,未來都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滿足國內乳品消費需求,應該積極利用國際資源,但決不能喪失主動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可楊 攝

          產業端:振興產業鏈受關注,奶牛育種行業面臨緊迫形勢

          “得奶源者得天下。”在這場被稱為“兩會一展”的活動上,圍繞奶業產業鏈的問題數次被提起。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提到,做強奶業、振興奶業,就要通過強上游、守品質、優連接、促創新。他表示,要建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和智能化的牧場,實現奶源基地的高質量發展,同時要轉變發展方式,打造奶產業集群項目,提升規模效應;同時要探索更完善的連接機制,解決技術弱、融資難、風險大、轉型慢等實際困難。

          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則在致辭中表示,倡議奶業同仁進一步深化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產業鏈共擔風險、共享成果、共同發展。特別是加速構建全國交易平臺,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定價機制,讓廣大養殖企業分享到更多發展紅利,以奶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同時推動研發創新向縱深發展,解決長期制約中國奶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問題,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中國奶業的降本增效和“彎道超車”提供科技支撐。

          馬有祥也提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毫不放松抓奶源基地建設。圍繞種好草、養好牛、產好奶,打好種、料、病、管組合拳,穩定和強化政策支持,推動奶牛養殖提單產、提質量、降成本。

          良種奶牛是奶業生產的根基,直接影響到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現代奶業發展策路中,抓好奶牛品種遺傳改良和種質資源創新利用是首要工作。在這次活動上,嘉賓們針對種牛發展問題專門展開了討論。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沅指出,目前奶牛育種基礎性工作依然薄弱、奶牛繁育新技術應用相對滯后、種牛自主培育動力不足、奶牛種業整體競爭力不強,期望在新形勢下,繼續實施奶牛遺傳改良計劃,著力解決我國奶牛種業發展的短板弱項,夯實奶業全面振興的根基。

          北京奶牛中心主任麻柱也指出我國奶牛育種行業面臨的緊迫形勢,奶牛自主選育體系尚不能完全滿足我國奶業高質量發展、安全發展的需要,行業需立足本土,傳承創新。

          消費端:奶酪毛利率高過房地產,但生產不能一哄而起

          被稱為“奶黃金”的奶酪,正被視為乳品消費的新增長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

          “西方有一句話說‘誰動了我的奶酪’,但是不會說誰動了我的牛肉,所以說奶酪在西方是核心利益的代表,它是奶中精華、奶中黃金。”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名譽會長高鴻賓用這樣一句話介紹了奶酪的價值。他提到,西方國家奶酪消費占本國乳制品消費量的比例達40%,世界平均水平是20%。我國奶酪消費占比不到2%,年人均奶酪消費量僅為0.2千克。

          消費占比的較大差異也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潛力。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在論壇上也指出,大力發展奶酪,是調優乳品結構、增加乳品消費、促進奶業振興的重要抓手。中國奶業協會會長李德發院士也提到,當前,我國奶業面臨著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增加的復雜形勢。抓住奶酪這一重要突破口,完善調優乳品結構、拉動乳品消費,是深化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奶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有效做法,是提升我國奶業國際競爭力的有力舉措。

          根據北京銀河路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駱志剛分享的數據,2020年,我國共進口328萬噸乳制品,折合生鮮乳約1875萬噸,約占國內乳制品消費量的34%。其中奶酪增長迅速,2019年我國奶酪的進口量為11.49萬噸,2020年為12.93萬噸,增速達到12.53%。同時,我國人均奶酪消費量從2017年的不足0.1公斤提升到2020年的0.23公斤,成為消費增速最快的乳制品。

          在高鴻賓看來,奶酪有四點長處:一是營養價值高;二是附加值高;三是可以調劑國內生鮮乳的供需狀況,具有削峰填谷的作用;四是在加工過程中分離的乳清粉,可以提高國內嬰幼兒奶粉原料的自給能力。他強調,發展奶酪生產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對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

          高鴻賓一句“奶酪毛利率比房地產還高”引發會場內一片熱議,“奶酪附加值高,妙可藍多2018年毛利率35%,去年毛利率是55%,剛才跟我說還有60%的,房地產平均利潤率是10%”。

          據妙可藍多年報,奶酪產品在2019年、2020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1.28%、45.37%。而根據翰智庫的數據,其監測的50家A股+H股典型房企2020年的毛利率水平普遍保持在20%~25%。

          市場增速加快、高毛利率等因素,正在助推眾多玩家入局。

          全國畜牧總站研究員、國家高級乳品評鑒師張書義表示,近兩年,幾乎所有的奶酪企業都在提升再制奶酪產量。企業設備高負荷運轉,2020年,妙可藍多兒童奶酪達產率100%,三元專供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的切片奶酪增幅迅猛。

          高鴻賓也提到,15年前,全國奶酪市場規模只有4.8億元,去年已達到88.4億元,增長17倍,進口奶酪從不到1萬噸,增加到13萬噸,增長了12倍。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奶業行業的領軍企業已經清醒敏銳地注意到了乳品加工發展的趨勢和消費升級的變化,開始了奶酪的研發和生產,但這是個隨著需求增長而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僅要有決心信心,也要腳踏實地,平穩以致遠。

          上海妙可藍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柴琇在致辭中介紹稱,妙可藍多從最初市占率不足3%,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32%,如今已超越各外資企業,成為中國奶酪第一品牌。未來國產奶酪將憑借本土化優勢,成為進口替代的主力軍,國產品牌將加速崛起。

          目前,中國奶酪消費仍以烘焙、餐飲為主,占到70%,零售渠道占比為30%左右。奶酪零食化成為新消費趨勢,特別是兒童奶酪類、奶酪休閑零食創新新品類增多。

          面對奶酪發展高增速,高鴻賓也提示,“伊利、蒙牛、三元、光明都開始研發和生產奶酪,據說生產企業已超過百家。但我覺得,奶酪生產不能一哄而起,應該伴隨著國人對奶酪的需求而逐步發展、逐步提高。”高鴻賓認為,奶酪生產門檻高、工藝復雜,且投入巨大,不是每家企業都適合生產奶酪,所以應該充分認識到生產奶酪的困難和障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奶業新格局 蒙牛 伊利 妙可藍多 奶酪 三元 光明 盧敏放 李堂兵 陳萌山 馬有祥 張劍秋 數字化 智能化 奶牛 奶黃金 劉亞清 駱志剛 麥當勞 肯德基 必勝客 切片奶酪 進口替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精品高清线久久 | 亚洲色制服中文字幕 | 综合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无碼国产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