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4 18:39:59
每經記者|陳晴 每經編輯|宋思艱
炎炎夏日,疫情防控保衛戰卻絲毫不能放松。8月4日,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當前,全球疫情上升迅速,疫情輸入風險加大。近期,多地機場、口岸、定點醫院陸續出現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并造成一定范圍擴散。
截至8月4日9時,有17個省份報告現有本土確診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全國現有中高風險地區144個,為常態化防控以來最多。
在這一波疫情中,目前主要傳播的德爾塔變異毒株,由于傳播速度快、體內復制快、轉陰時間長等特點,對防控工作提出更大挑戰。
如何科學認識德爾塔變異毒株?如何有效控制疫情傳播風險?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為主體的國家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醫學中心,近日組織多學科專家團隊,就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解讀。
專家表示,任何一款疫苗都不能百分百預防感染。但就算發生突破性感染,數據顯示,和未接種者相比,接種者感染風險降低8倍,住院和死亡風險降低25倍。
問題一:德爾塔毒株和之前的毒株相比,有何區別?
答:德爾塔變異毒株,和之前的毒株區別有六點:
一是傳染力方面,德爾塔毒株具有極強傳染性;
二是傳播速度方面,德爾塔毒株的傳播速度快,之前廣州有1例14秒無接觸傳播的病例;
三是呼吸道病毒載量方面,德爾塔病毒呼吸道病毒載量是以往的毒株感染者的1260倍;
四是潛伏期縮短,德爾塔毒株潛伏期4天,以前的新冠病毒毒株的潛伏期為6天;
五是感染癥狀方面,德爾塔毒株感染可能不會有發熱的癥狀,大多數會有腹痛、腹脹、嗜睡、無力的癥狀,更容易發展成為重癥,而以往的新冠病毒感染常見感染癥狀為發熱、乏力等,有時會出現呼吸道感染的癥狀,如咳嗽、咽痛、鼻塞等;
六是現在對密切接觸者的界定上,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單位、同一座建筑,發病前4天,和病人相處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觸者;而以前的新冠病毒,在發病前兩天跟病人的家人,同一個辦公室的人,或者一米之內共同吃飯、開會等等,才叫密切接觸者。
問題二:基于德爾塔毒株的新特點,其傳播方式是否發生了改變?
答:德爾塔毒株的傳播方式沒有改變,仍然是通過以下三個主要途徑傳播:
一是呼吸道飛沫傳播,也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打噴嚏、咳嗽甚至說話時,噴濺出來的呼吸道飛沫如果攜帶病毒,會導致與他近距離接觸的人感染。
二是接觸病毒污染物傳播。呼吸道飛沫和分泌物,污染了物體表面,病毒可以存活一段時間,其他人用手接觸了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沾染了病毒,接觸自己的口、眼、鼻的時候,可能會被感染。
三是空氣傳播,也叫氣溶膠傳播。特別是在室內,通風不暢的狹小空間,如果有感染者咳嗽、打噴嚏,會形成非常細小的呼吸道分泌物顆粒,可以在空氣中懸停,其他人吸入,可能導致感染。甚至排出病毒的人離開這個空間,在空氣中仍然會有病毒存在一定的時間,其他人進入以后可能導致感染。
問題三:我國本輪的本土聚集性疫情與過往疫情相比,呈現出什么特點?
第一,這些患者感染的都是德爾塔變異毒株。
第二,這些患者在起病初期,癥狀不是特別典型,有的就是發熱、乏力、咳嗽等這樣一些癥狀。
第三,病情進展快,轉到重癥階段平均五天的時間。
第四,這些重癥患者大部分都有基礎性疾病。
問題四:目前感染德爾塔毒株的患者,其重癥比例是怎樣的?
答:根據我國廣東疫情的數據觀察來看,還沒有看到德爾塔毒株能夠明顯增加疾病的嚴重程度。但在英國的研究中,發現德爾塔毒株患者疾病嚴重程度有增加的跡象,與阿爾法毒株相比,感染德爾塔的患者住院風險增加了2.6倍。
不過,在分析重癥情況時,除了病毒本身,還需要看宿主本身的情況,比如患者是否已經接種過疫苗?年齡大小?還有是不是有一些基礎疾病?另外,疾病發現時間、救治時間、治療手段等,都是影響重癥率發生的因素。
就算突破性感染,接種疫苗者住院和死亡風險降低25倍
問題五:我國的新冠疫苗對德爾塔毒株的防護效力如何?
答:基于在境外大規模疫情國家開展的真實世界研究,特別是在智利開展的一千多萬人的研究中,我國科興公司的疫苗總體保護率,對所有癥狀、輕癥的保護率在65%以上,對預防重癥、轉為ICU和死亡病例的保護率分別達87.5%、90.3%和86.3%。這充分說明,我國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住院、重癥和死亡率。
任何一款疫苗都不能百分百預防感染,我們將接種疫苗以后被感染,叫做“突破病例”。發生突破性感染后,接種疫苗者和未接種者的病毒載量相同。但數據顯示,和未接種者相比,接種者感染風險降低8倍,住院和死亡風險降低25倍。
出現“突破病例”的情況,仍是接種疫苗巨大人群中的極少數,變異株仍在疫苗保護范圍之內。
問題六:是否有必要再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答:目前看來,所有疫苗在接種之后,都會隨著時間,抗體水平出現下降,但是免疫記憶仍然存在,所以一旦病毒感染了,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差不多一周的時候刺激起很強的記憶反應,抗體會大幅度上升。加強免疫,各國都在進行研究,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需要對全人群都進行第三劑的疫苗接種。
具體來說,初步觀察,對于已完成免疫接種1年以內的普通人群,當前沒有必要再接種加強針。
對于完成免疫超過6-12個月,免疫功能較弱的老年人、有基礎性疾病的患者、高風險地區工作人員、從事高暴露風險職業的人群,是否有必要開展加強針,以及什么時間開展加強針的接種,我國有關方面正在進行研究,大家可關注相關信息。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