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A股綠色周報|41家上市公司登風險榜 明陽智能旗下企業致原油泄漏被罰近百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7 11:56:25

          ◎根據2021年7月第5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41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其中,19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8家為千億市值企業。

          ◎7月第5周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共有16個項目最終獲得環評審批公示。

          每經記者|宋可嘉    每經編輯|張海妮    

          明陽智能旗下企業施工不慎鏟破輸油管道致原油泄漏、長鴻高科旗下PBAT建設項目邁過環評關……2021年7月第5周(7月26日~8月1日),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41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2021年7月第5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41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其中,19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8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2021年7月第5周,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16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 

          一周綠鑒:多家海外機構持股的木林森登環境風險榜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7月第5周)

          總體來看,在2021年7月第5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41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37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違法違規,4家上市公司涉及在線監測數據顯示超標。從企業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廣東位列第二,上海第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7月第5周登榜的41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727.11萬戶的股東。此外,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這些上市公司有至多1388家機構持股,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將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和環境責任風險。

          本期,在2021年一季度末擁有挪威中央銀行、加拿大年金計劃投資委員會、魁北克儲蓄投資集團三家海外機構持股的照明行業龍頭企業木林森,便因旗下的新余市木林森線路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余線路板”)環境違法而登上風險榜。 

          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執法人員對新余線路板雨水排口排放的雨水進行了取樣,監測報告顯示該公司雨水排口水質氨氮濃度為18.4mg/L,超出排放標準0.227倍。因此,新余線路板被處以了11萬元的罰款。 

          記者注意到,此次被罰的新余線路板,在木林森2020年年報中被列為其主要的子公司之一,新余線路板2020年凈利潤虧損3158.45萬元。而新余線路板這一虧損并不罕見,相關公告顯示,新余線路板自2017年以來利潤總額一直顯示為負。 

          對此,在2020年回復深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木林森指出,新余線路板是公司募投項目“新余LED照明配套組件項目”的實施主體,因木林森適度放緩產能投放速度,項目延期;大部分人員在新余當地新招,培訓時間和成本均高于預期等原因,新余線路板暫時未能盈利。 

          而在2020年年報中,木林森再度指出,“新余LED照明配套組件項目”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地政府年初相繼出臺并嚴格執行關于延遲復工、限制物流、人流等各項疫情防控政策,影響了項目實施開展,同時由于疫情帶來市場沖擊,公司綜合考慮決定放緩投資進度,項目延期至2022年12月。 

          另一方面,隨著綠色環保理念受到資本市場重視,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要求正加速落地,從而督促上市公司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引導上市公司在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本期涉及環境違法行為的上市公司中,僅萊茵生物在近期就旗下成都華高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高生物”)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了公告披露。 

          被公告披露環境違法行為的華高生物,是萊茵生物2020年為提升其在植物提取領域優勢品種的市場份額而收購的企業。作為國內植物提取業務第一家上市公司,萊茵生物在2020年年報指出,華高生物為國內茶葉及虎杖提取領域的龍頭企業,2020年內收購華高生物51%股權進一步推動了公司“大單品”發展策略的實施落地,為公司經營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點。

          但被收購未滿一年,華高生物就收到了一張環保罰單。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華高生物被發現2021年4月22日4時39分至7時58分,產品原液儲罐發生泄漏,原液通過雨水溝流至下游嚴溝,導致嚴溝水質呈黑紫色;2021年4月22日13時34分,三期車間冷卻水水管發生爆管,將地面部分殘留物沖進雨水溝。華高生物由此被處以了19.34萬元罰款。 

          對此,萊茵生物公告表示,當天華高生物正處在冷卻塔等成套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期間,由于在調試過程中原液儲罐閥門等連接口發生異常,以及在調水試壓過程中發生爆管的意外,從而導致了原液泄漏事故和冷卻水排入雨水溝事件的發生。萊茵生物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將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但同時表示此次行政處罰未對公司及華高生物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 

          環保處罰:明陽智能旗下企業致原油泄漏收近百萬元罰單

          2021年7月第5周,數據庫搜集到33家關聯企業收到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或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涉及37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因環境違規違法被罰款金額前十

          本期,錄得最高處罰金額的公司,為明陽智能旗下的陜西靖邊明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該公司收到的高額罰單來源于今年初發生的“靖惠輸油管道1·27泄漏事件”。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1年1月27日,陜西靖邊明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48號風機施工過程中不慎將靖惠管線鏟破,導致原油泄漏,造成危險廢物污染環境。由此陜西靖邊明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被處以了99.5986萬元的罰款。 

          明陽智能2020年年報則顯示,陜西靖邊明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為其主要控股子公司,主要業務為風電項目投資,2020年凈利潤為309.8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明陽智能正在進行再融資。而根據《再融資業務若干問題解答(2020年6月修訂)》,對于主板發行人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條件中規定的“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需根據行為性質、主觀惡性程度、社會影響等具體情況綜合判斷。如相關違法行為導致嚴重環境污染、重大人員傷亡、社會影響惡劣等,原則上視為構成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違法行為。 

          在近期明陽智能公告的2021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的回復報告中,明陽智能披露了多筆行政處罰,其中包括不少環境處罰,但并未囊括此次陜西靖邊明陽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收到的罰單。此外,明陽智能表示,其在此公告中所披露的違法行為不屬于《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所規定之“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其他情形”。 

          在明陽智能之外,本期錄得數據顯示,還有另一家風電企業受到了環境處罰。該公司為湖南華駿風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駿公司”),華駿公司近期剛獲得上市公司廣州發展屬下全資子公司廣州發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對其增資11592萬元。 

          在今年4月15日披露的公告中,廣州發展指出,華駿公司負責建設運營湖南郴州冬瓜嶺風電項目,并且該項目已于2020年12月29日實現40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并于2021年1月19日通過240小時試運行。而為滿足華駿公司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廣州發展全體董事一致同意增資。 

          但在增資之時,一項關于華駿公司的環境處罰決定于4月16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執法人員于2021年3月10日對華駿公司宜章冬瓜嶺風電場二期工程風電項目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依法經審批部門審查,擅自在宜章縣五嶺鎮開挖建設簡易道路、施工完成風電機組基礎2臺,其中6#機組基礎已完成澆筑、7#機組基礎已基本完工未澆筑,以及在宜章大道西側沿江村一側山體完成了1臺(20#)風電機組基礎開挖的環境違法行為,由于這些違法行為,華駿公司被處以了罰款4.81萬元。 

          需要說明的是,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本期,東風汽車就因其聯營公司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環境違法而登上風險榜。2021年6月3日,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被發現,其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建設在發生變更后,未對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重新驗收即投入生產。 

          具體而言,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于2016年12月7日由濰坊市環保局環保備案(濰環評函【2016】120號),備案時建有烘干爐8臺,烘干廢氣經四元燃燒器處理后外排。但該公司于2019年1月新建成烘干爐4臺,并于2019年8月投入運行,烘干廢氣經原有四元燃燒器處理后排放。在項目建設發生變更后,未對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重新驗收即投入生產,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因此被責令改正并被處以了50萬元的罰款。 

          自動監測數據超標:兩家上市公司持股,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顯示超標

          作為執法依據之一,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反映企業是否存在部分環境風險,但數據顯示超標,仍需經過環境監管部門進一步認定才可能構成事實超標。 

          4家上市公司及旗下企業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7月第五周)

          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當天存在有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存在一個超標天數,統計周期內有幾天存在日均值超標情況,記幾個超標天數。 

          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一次日均值超標,所有監測點涉及指標的日均值超標次數累計為該企業“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 

          2021年7月第5周,3家企業出現了自動監測數據超標的情況,涉及4家上市公司。其中,開灤股份控股、首鋼股份參股的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出現了一周日均值超標1天。監測數據顯示,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2021年7月29日5號焦爐煙囪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煙塵及6號焦爐煙囪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顯示超標。 

          記者注意到,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在今年受到了20多筆環境行政處罰,且多筆處罰集中于今年3月、4月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被發現的環境違法行為。其中,罰款金額最高為100萬元,來源于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被發現未按規定在2021年4月22日至4月26日《遷安市4月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月方案》遷生態環境領辦【2021】7號管控時限內停止濕熄焦作業。 

          在遷安中化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之外,7月第5周,億利潔能旗下的濟寧盛唐能源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聯泓新科也分別出現了一周日均值超標1天的情況。監測數據顯示,濟寧盛唐能源有限公司在2021年7月30日氮氧化物顯示超標。聯泓新科則在2021年8月1日總磷顯示超標。 

          項目環評:長鴻高科旗下PBAT建設項目邁過環評關 

          項目環評即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是大多數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也是項目建設或投產后的環保依據。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投資建設新項目,環評審批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7月第5周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共有16個項目最終獲得環評審批公示。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項目環評獲通過 

          本期,去年剛登陸資本市場的長鴻高科旗下年產60萬噸PBAT建設項目(一期)邁過環評關。 

          該項目的實施主體為長鴻高科全資子公司浙江長鴻生物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鴻生物”)。批復文件顯示,該項目為一期工程,主要建設5條生產線(酯化車間1、2各設2條線,酯化車間3設1條線),形成30萬噸/年生物降解聚酯PBAT(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切片和33000噸/年副產品THF(四氫呋喃)。環境影響報告書則顯示,整個項目總投資為50.05億元,其中一期建設投資約25億元。 

          PBAT屬于熱塑性生物降解塑料,高額投資之下,長鴻高科看好的是隨著對一次性不易回收塑料制品禁限政策的不斷出臺,降解塑料行業迎來的市場風口。 

          而作為一家熱塑性彈性體(TPE)行業的企業,長鴻高科還試圖靠此打破業務結構較為單一的現狀,長鴻高科曾表示,其正在投資建設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項目,項目建成后,將與TPES產業鏈結合形成兩個主線,雙輪驅動,優勢互補,拓寬企業發展空間,可以顯著提高公司的整體產業規模和綜合競爭力。 

          除上述項目外,7月第5周,康辰藥業、溫氏股份、卓越新能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子公司的項目均取得了審批結果為同意(或告知承諾制通過)的環評批復,這意味這些投資項目將很快進入建設階段。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的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羅石芊、湯小權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股綠色周報 明陽智能 原油泄漏 環評 萊茵生物 華高生物 億利潔能 聯泓新科 開灤股份 首鋼股份 東風汽車 長鴻高科 康辰藥業 溫氏股份 卓越新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五月激情丁香婷婷综合中文字幕 | 性开放国产精品按摩Av | 亚洲色大全不卡在线观看 | 亚洲va国产日韩欧美精品 |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线观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