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BMW i 循環概念車全球首發 寶馬集團勾勒未來可持續豪華出行新藍圖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8 23:18:48

          寶馬集團距離其打造“最綠色電動汽車”的愿景又近了一步。

          9月6日,在2021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中,寶馬集團旗下BMW i 循環概念車(BMW i Vision Circular)迎來全球首發。這款概念車首次應用“循環設計”,聚焦“再思考、再精減、再利用、再回收”四大原則,100%使用再利用材料和100%可回收,以獨特的設計風格與極簡主義哲學展望未來豪華設計。

          “BMW i 循環概念車展示了寶馬集團在可持續出行方面所進行的全面而細致的思考,代表了我們在循環經濟領域的努力。寶馬集團在生產中使用資源的效率已經非常高,我們希望將這種優勢延伸到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這不僅將對保護環境作出貢獻,也能保障公司未來的長期發展。”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

          兼顧豪華與可持續,創造智能出行體驗

          作為展望2040年的車型,BMW i 循環概念車定位為緊湊車型。其設計借助循環設計的原則,傳達出未來主義的美學設計風范。根據“再思考”和“再利用”原則,零部件數量被大大減少。如車頭部分精減了材料的使用,沒有鍍鉻、沒有邊框,沒有傳統的柱狀設計,卻以極具藝術美感的數字動畫展現BMW經典的雙腎設計。

          同時,BMW i 循環概念車通過數字化設計降低了車型設計的復雜性,減少了對資源的使用,增加駕乘者的愉悅體驗,為未來車型設計開辟了全新可能。不僅如此,概念車融入多種數字技術創造全新體驗,通過云計算不斷更新,使產品在技術上“常用常新”;車內更是配備了更高級別的車載智能技術,經典的儀表盤被極具視覺沖擊力的突出幾何元素所取代——這個雕塑般的儀表盤被認為是新一代“數字實體”(phygital)用戶界面。

          此外,BMW i 循環概念車回收過程的可持續也通過智能數字化得到加持。寶馬集團創造了“悅合”(joyful fusion),僅用一個套筒扳手,即可將輪輞、座椅和儀表板輕松拆解成各個部件。拆解過程由人工智能支持,基于數字化車輛檔案——數字孿生,車上所有安裝材料均被清楚地記錄在內。方便準確識別每個部件,使其進入相應的材料循環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BMW i 循環概念車的亮相,寶馬集團提出基于循環設計的“再思考、再精減、再利用、再回收”四大指導原則,為公司的未來路線乃至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提出新的思考方式。

          據了解,“再思考”是指以全新的方式考慮產品工藝、制造流程和每個部件所發揮的功能,然后進行精減或者重新設計,以滿足材料的循環使用;“再精減”是持續貫徹BMW i品牌哲學中的極簡主義,減少零部件、材料種類和工藝流程的數量;“再利用”是指未來可持續的產品將提供更長的使用壽命,并一直保持豐富而充滿樂趣的體驗;“再循環”則是在產品設計中優先使用再利用材料,并為回收進行優化。

          “BMW i 循環經濟概念車不僅僅是一款概念車,更是寶馬集團的承諾。它是寶馬集團循環經濟理念的完美例證,代表了我們美好的愿景,也展現了我們致力于成為世界上最可持續的汽車制造廠商的雄心壯志。”齊普策認為,科技與創新是未來出行的核心,未來出行將是可持續的。對寶馬而言,只有肩負責任,才堪豪華定位。

          電動化、數字化并行,致力于全價值鏈碳中和

          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行業碳中和的共同愿景之下,寶馬集團正在積極推進以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為引領的轉型。而BMW i 循環概念車正展現了寶馬集團的全新思路、長遠規劃以及大膽暢想,并將寶馬集團已經在實施的主題戰略推向了新的階段。

          “無論是今天,明天還是更遠的未來,寶馬集團都將努力以科學可衡量的方式,切實減少碳排放,并不斷加快腳步。”齊普策說。

          據了解,寶馬集團致力于到2050年達成全價值鏈碳中和的目標。同時,寶馬集團也是第一個加入“1.5℃控溫目標行動”的德國車企。在寶馬集團的愿景中,到2030年,寶馬計劃將汽車使用階段的碳排放量較2019年降低50%,并將單車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較2019年水平降低至少40%,其中供應鏈端降低20%、生產層面降低80%、使用階段降低50%,集團整體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億噸。2021年,寶馬集團全球汽車生產基地將實現碳中和。

          為實現上述目標,大力推進電動化成為關鍵,而2025年起將推出的“新世代”車型則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齊普策表示,數字化、電動化和循環設計將是“新世代”車型的三大基石,同時“新世代”車型是寶馬未來投資的重點。“新世代”車型將具備新電動架構、全新的IT和軟件架構,新的架構將被應用于絕大多數產品。

          按照規劃,未來兩年內,寶馬將在幾乎所有細分市場提供電動車型;到2025年年底,寶馬集團欲實現全球范圍內200萬輛純電動車的交付目標;到2030年,純電動車型預計將至少占到寶馬集團總交付量的50%,MINI品牌也將完全電動化;未來十年左右,寶馬集團計劃在全球累計交付約1000萬輛純電動汽車。

          在此過程中,中國市場對寶馬而言至關重要。寶馬將在中國推進可持續和電動化,并不斷加大投資和創新力度。寶馬全力支持中國提出的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并將可持續和資源高效作為公司戰略的核心支柱,覆蓋全價值鏈。我們近期公布了在中國的具體目標,細分為供應鏈、生產和使用階段。在電動產品層面,BMW iX和i4很快會在中國發布,未來幾年還會有更多的電動產品,涵蓋BMW至MINI等品牌。到2025年,在中國銷售的大約25%的BMW和MINI品牌汽車將是純電動車。

          值得一提的是,在IAA現場,齊普策還表示:“中國市場對我們至關重要。我們在沈陽建立了目前我們最大的生產基地,進展令人感到振奮。我們將繼續加大在華投入,保持緊密合作。”

          可持續和電動出行之外,數字化也是寶馬集團的工作重點。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寶馬已經生產了超過1400萬輛智能互聯汽車。今年,全新BMW iDrive系統將率先應用在BMW iX上;到今年年底,寶馬集團將為250萬車輛提供遠程軟件升級。

          “可持續只有和數字化結合才能產生真正的影響,數字化技術是未來出行的另一個決定性推動因素。”齊普策認為。 文/王念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日本成本人动漫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激情 | 天天欢夜夜爽视频精品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