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6 23:52:54
◎羅漢表示,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世界產業演化的趨勢,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巨量、復雜、動態的數據滾滾而來,使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加快進行數字化融合,勞動、技術、資本和市場等要素加快整合,出現了平臺化、共享化新特征。
每經記者 張蕊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9月26日,首屆“絲路數字經濟峰會暨企業數字化轉型創新大會”在北京燕山舉行。
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絲路產業與金融國際聯盟副主席羅漢在大會致辭中談了自己對產業數字化的兩點體會。
談及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羅漢表示,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世界產業演化的趨勢,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巨量、復雜、動態的數據滾滾而來,使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加快進行數字化融合,勞動、技術、資本和市場等要素加快整合,出現了平臺化、共享化新特征。同時,商業模式也在不斷發生變革。
“這一方面使每個行業都感受到了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和艱巨性,另一方面也為產業數字化轉型創造了條件。”他舉例說,以中央企業為例,“十三五”期間央企總資產年均增長了7.7%,現在已經接近70萬億元,營收和利潤年平均增速為5.9%和8.8%,凈利潤增速高達9.4%,全員勞動生產力年均增長7.44%。“取得這些成績的重要因素就是中央企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關于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
談及產業數字化轉型的對策,羅漢表示,首先要發揮政府和平臺的引領支撐作用。各級政府可進行多方面的支持,比如組織編制轉型規劃;協助制定轉型行動方案;統籌財稅、金融人才和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及配套措施;成立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基金;組織轉型攻關專項和示范應用工程等。與此同時也要防止“越位”和“一刀切”,轉型平臺要發揮數字管理,數字驅動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功能,為行業企業建立產業協同、信息服務、跨區跨國、工業云、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智能服務和安全管理等提供服務。
其次,建立健全“四鏈”體系。具體而言,一是建立全供應鏈,支持供應鏈龍頭企業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建立物聯網+大數據體系,推動供應鏈全流程線上協作,生產管理高度智能化,物流運輸和倉儲全流程可視化,及時預知并防范供應鏈風險。
二是開拓產業鏈,打造云上產業鏈,打通上下游制造企業的數據流通渠道,促進產業鏈上的制造業企業在產品設計研發、生產制造等環節實現無縫對接,培育產業集群,完善產學研用知等協同機制。
三是建立創新鏈,圍繞創新核心主體,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支持創新活動將創新主體連接起來,加快創新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在到商品的轉換。
四是延伸價值鏈,鼓勵互聯網企業持續向產業鏈、產業端滲透,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支持實體企業。以前端應用模式的創新和消費數據推動后端實現數字化協同,提升企業價值。
再次,完善數字法規,特別是建立健全財政金融、數字支持、數字轉型的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消除或減少數字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障礙,形成產業企業、行業協會多方共治格局,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制定產業數據標準、信息保護、安全監督等法規,為產業數據的開放、共享提供保障,建立產業數字人才培養機制。
此外,還要加快產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如加大5G基站、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字金融、數字貨幣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基礎設施建設,重視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基礎設施建設,加深上云數據庫基礎設施建設。
羅漢強調,產業數字化轉型既是技術工作,更是一項重大的管理工程,它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型甚至顛覆,是企業從整體到核心的全方位變革,而且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一把手真正重視了,親自抓了,堅持抓了,才能取得成效。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