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29 22:39:50
◎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呈現出了新的物流需求,這也倒逼物流業加速數字化,以匹配制造業的轉型。
◎傳化智聯總裁姚巍介紹,現在對個性化、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需求越來越大,對企業物流形成巨大挑戰,而傳化智聯就好比給實體企業“寄快遞”。
每經記者|葉曉丹 每經實習記者|程雅 每經編輯|文多
9月26~28日,2021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召開。受全球疫情影響,全行業數字化進程加快,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與數智化也成為與會嘉賓討論的熱門話題之一。
縱觀近年來中國企業的數字化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不僅僅停留于應用的表層,數字化也逐漸深入到了生產供應鏈環節。當然在轉型過程中,各行各業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和痛點,且環環相扣。譬如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呈現出了新的物流需求,這也倒逼物流業加速數字化,以匹配制造業的轉型。
針對物流業的數智化轉型,9月27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前來烏鎮參會的傳化智聯(002010,SZ)總裁姚巍。
隨著消費端產品個性化、銷售終端化、渠道短寬化等產業供應鏈需求的不斷深入,生產制造企業訂單碎片化、生產柔性化、運輸零擔化的新趨勢也愈發明顯。但制造業企業往往面臨諸多供應鏈管理方面的痛點,如物流節點多、業務鏈條長、過程不透明、服務商技術區隔、需求難滿足、不能與司機鏈接、無法追溯、數據安全等。
9月27日,傳化智聯總裁姚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這些痛點,傳化智聯現在要打造物流端到端的服務,通過發展大票零擔市場滿足制造業彈性制造的需求,匹配制造企業轉型過程中,對物流供應鏈上的服務需求。
根據鯨略咨詢《中國零擔運輸研究報告》,2018年我國零擔快運市場規模約1.59萬億元,占整個公路貨運市場的1/3,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接近2萬億元。
招商銀行的報告顯示,零擔行業是我國公路貨運“金字塔”的塔身。零擔快運主要針對工業生產、商貿流通的B2B貨運需求,2018年市場規模“1.6萬億”。受國內宏觀經濟筑底和下游B2B物流需求放緩影響,拖累行業增速至10%左右。在我國公路貨運大格局中,零擔快運在各方面介于快遞和整車物流之間。我國零擔快運行業集中度CR10僅2.86%,較美國成熟市場CR10(75%)提升空間大。當前隨著資本深度介入整合,我國的大型第三方零擔快運公司業務量高速增長,市場份額走向集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何黎明會長此前曾表示,推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利用現代科技賦能,找準供應鏈薄弱環節和堵點,有利于加快打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環節,實現需求牽引消費,供給創造需求新的動態均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9月23日,傳化智聯剛剛宣布全面升級傳化貨運網——大票零擔數字化服務平臺。將充分發揮傳化智聯線上線下資源優勢,通過數字化鏈接、數字化賦能,讓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在平臺上更好地實現價值。
9月27日,姚巍向記者表示:“大票零擔市場以前都是由一些小而散的物流企業完成,而且各環節割裂,專線負責跑專線,提貨的負責提貨,落地配只負責落地配,各環節之間沒有很好地結合到一塊。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技術改變這一市場痛點。同時,現在對個性化、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需求越來越大,對企業物流形成巨大挑戰。我們好比給實體企業‘寄快遞’,為企業量身定制數字化的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