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11 19:19:53
11月10日下午,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研究管理部總監、大摩滬港深精選混合擬任基金經理王大鵬做客每日經濟新聞微博《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間,他坦言,在醫藥板塊眾多細分領域中,優先選擇對集采政策免疫的子行業,有三個方向可供選擇。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吳永久
賺錢效應弱化,臨近年末,投資者究竟如何應對?在這一輪調整中,A股投資者如何篩選其中的投資機會?另外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整體表現不佳,投資者比較關心港股市場是否觸底?是否迎來比較好的投資時點?港股中有哪些行業更值得關注呢?
11月10日下午,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研究管理部總監、大摩滬港深精選混合擬任基金經理王大鵬做客每日經濟新聞微博《昊哥的下午茶》直播間,就上述相關話題與網友朋友進行了交流。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研究管理部總監王大鵬,受訪者供圖
“我覺得醫藥行業從長期來看是非常有投資價值的行業,是一個看不到天花板的行業。”王大鵬說道:“因為我們對于生命、健康以及美麗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而且隨著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人的壽命越長,越到后期,人們不管是對疾病治療還是保健養生的支出都會逐漸提高,把更多的財富投入到與生命健康相關的行業中去。也就是說,從長遠來看,醫藥行業會是一個持續增長的行業。”
另外,王大鵬進一步分析稱,醫藥行業一方面具有很強的消費屬性,因為它的下游消費者有很強的消費剛性,很少受到經濟周期波動和人們短期收入的變化影響。另一方面,醫藥行業還具有科技屬性,表現出很強的成長性,具備創新因素,也就決定了這個行業會涌現很多的投資機會。
不過,醫藥板塊從今年7月份開始調整,除了有集采方面的因素外,王大鵬表示,更重要的因素是經過2018年到今年上半年的連續上漲,板塊中很多公司的股價和估值都到了一個相對高的位置,在高估值、籌碼集中以及市場對于政策擔憂的共振下,誘發了醫藥板塊的下跌。如今經過四個多月的下跌,估值也得到了較好的消化。
在醫藥板塊眾多細分領域中,王大鵬坦言,優先選擇對集采政策免疫的子行業。“我們認為,有三個方向可供選擇,第一是創新藥及產業鏈上的CXO公司、創新醫療器械,這是受到政策鼓勵的;第二是消費醫療,這是基于消費者自身的支付能力,不需要醫保來負擔的;第三是醫藥出海,比如一些原料藥公司、醫療器械公司,他們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海外,受到國內集采政策的影響相對較小。”
今年港股市場跌幅顯著,諸如恒生科技、恒生醫療保健以及恒生國企指數等截至11月10日的年內跌幅分別約25%、18%、17%,尤其是前兩者,今年最高點以來最大跌幅都超過40%,對于港股市場如此劇烈的波動,王大鵬認為,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雖然內地資金占港股交易比例在不斷提升,但總體來看還是不到20%,因此港股市場主要還是受到海外資金的影響。美聯儲在今年6月底提出Taper預期后,相對來說港股市場的流動性受到了一定的沖擊。
第二,今年港股市場還受到了一些政策上的沖擊。比如教育領域的政策和互聯網領域的反壟斷政策,甚至包括恒大的地產的爆雷事件,都對投資者的心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不過,王大鵬也表示,隨著11月初美聯儲議息會議落地,市場對Taper帶來流動性沖擊的擔憂會逐漸緩解,對于港股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其實在減弱。此外,對美團的處罰也已落地,而且恒大事件作為個例引發系統性風險的概率較小,所以市場對于政策的擔憂也在逐漸減輕。
“今年港股市場表現較差,除了前述流動性及政策方面的原因外,也和港股市場自身的構成有一定關系。比如互聯網板塊以及傳統金融地產板塊占比相對會大一些。”
就港股市場而言,王大鵬表示,目前應該處于底部區域。此外,港股市場新經濟資產的稀缺性、內地資金的不斷流入,以及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會對港股市場提供支撐,中長期看,港股市場仍具有投資機會。在港股通方面,目前主要看好創新生物科技、互聯網及可選消費等行業內,對A股投資構成補充的特色標的。
以上嘉賓觀點,僅代表直播之時嘉賓結合當時的市場行情做出的分析判斷,隨著市場行情等因素的變化,嘉賓觀點會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應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認識基金產品的詳細情況及風險收益特征,在了解產品情況及聽取銷售機構適當性意見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對基金投資作出獨立決策,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
(識別二維碼觀看微博直播回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8469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