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5 15:23:26
每經編輯|何小桃 易啟江
湯加火山大噴發的“后遺癥”還很嚴重。
據極目新聞報道,由于火山噴發引起海嘯,致使秘魯海域附近石油泄漏,21個海灘遭到污染,大量海洋生物死亡。石油公司批評,秘魯政府沒有及時預警導致了這起生態災難。
據央視財經報道,當地時間23日,秘魯環境評估監管局表示,原油泄漏污染了秘魯海灘和沿海地帶大約180公頃土地,受污染的海洋面積約713公頃。目前,油污清理工作還在進行中,不少秘魯民眾響應號召自發捐贈頭發,為油污清理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6000桶原油泄漏
秘魯政府:將對石油公司處以高額罰款
根據報道,當地時間15日,湯加火山爆發引起海嘯,停靠在秘魯利馬附近海域的一艘意大利油輪上有6000桶原油泄漏。
運輸石油的意大利航運公司表示,當時油輪正在秘魯最大的煉油廠雷普索爾卸貨,碼頭的水下管道破裂,工作人員立即關閉閥門并通知了秘魯當局。
石油泄漏后幾天,秘魯總統佩德羅·卡斯蒂略(Pedro Castillo)乘坐直升機對海岸進行了巡邏,發現海灘已經被石油染成黑色。
卡斯蒂略日前表示,雷普索爾公司的這家煉油廠管理不善,從而造成此次“環境災難”。秘魯環境部長拉米雷斯22日說,秘魯政府將對雷普索爾公司處以高額罰款,不排除對其提起國際訴訟。秘魯政府日前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危機委員會應對這起事故。
但據法新社報道,石油公司否認對此負責,并表示秘魯海事當局未能就火山爆發后出現異常海浪發出警告。
石油公司表示,已經部署了超過8000英尺的圍油欄,并派出840人清理漏油。該公司表示,截至21日,已清除了超過53000立方英尺的石油,清理工作還將持續到2月底。
另據秘魯政府估計,清理漏油需3至4周時間。
為了“吸油”
秘魯民眾紛紛捐贈頭發
據央視財經報道,秘魯原油泄漏事故發生后,秘魯沿海大面積土壤和海洋被污染。首都利馬安孔區海岸,有些海洋已經變成一片黑色,動物尸體隨處可見。
此外,附近部分居民還出現了身體中毒癥狀,雪上加霜的是,長期依賴海洋經濟活動的他們,因此失去了收入來源。
秘魯外貿和旅游部長羅伯托·桑切斯指出,此次原油泄漏事故將給受影響地區的旅游業造成高達2億索爾(約合3.33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損失,當局計劃將采取行動支持受影響的當地居民。
另外,不少秘魯民眾響應號召自發捐贈頭發,為油污清理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當地時間23日,在秘魯首都利馬一個街區,當地居民排起長隊,等待把自己的頭發捐出去,不少留長發的女孩,毫不吝惜地剪斷了秀發。
據悉,為清理海面上的油污,工作人員在海面上放置形狀像香腸的吸油圍欄,而當地居民捐贈的頭發,就將用于制作這些吸油圍欄。有研究顯示,1公斤頭發可以吸收8公斤左右的原油。
秘魯利馬市居民:發生石油泄漏真的令人遺憾,我很高興很多人都來捐頭發,以這種方式伸出援手。
編輯|何小桃 易啟江 杜恒峰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財經、央視新聞、極目新聞
德爾塔之后,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
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