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08 17:31:19
◎龍光集團的擔保具體情況及金額以龍光集團經審計的定期報告為準。公司以住宅開發為主的房地產開發業務,沒有進行多元化布局,沒有發行過任何私募類理財產品,亦沒有外部商票類融資。
每經記者|甄素靜 每經編輯|陳夢妤
近期消息面上有關公司債務、經營、人員調整等傳言,讓此前備受追捧的“優等生”龍光集團(03380.HK)遭遇了“股債雙殺”。
3月7日晚間,龍光集團一一回應傳聞,并坦承公司面臨短期流動性問題。
3月8日,龍光集團旗下公司債早盤大跌,“20龍控04”跌40%,“19龍控04”、“20龍控01”跌超20%,均觸發臨停;“18龍控05”跌超18%,“21龍控01”跌超9%。
截至今日收盤,龍光集團報1.91港元,跌幅13.18%。
龍光集團近期公告全力自證生產經營正常,投資者和國外評級機構有另外判讀。2月14日,穆迪將龍光集團公司家族評級從“Ba2”下調至“Ba3”,公司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a3”下調至“B1”,穆迪將此前“穩定”評級調整為進一步下調審查名單。3月7日,穆迪和惠譽再次下調了龍光集團公司家族、高級無抵押、長期外本幣發行人以及未償美元高級票據、次級永續資本證據的評級。
3月1日,瑞銀發表報告指出,龍光集團表外債務可能達580億至790億元,即去年6月底報告凈負債的1.23倍至1.67倍,將其評級由“中性”降至“沽售”,目標價由5.8港元下調至1.8港元。
3月7日晚間,龍光發布關于公司債券相關事項的臨時公告,首先回應了近期債券出現異動原因,表示由于近期房地產行業整體受到持續深入調整,公司間接控股股東龍光集團評級被國際評級機構惠譽、穆迪和標準普爾分別下調至BB-、Ba3和BB-等因素,導致二級市場成交價格明顯偏離合理價值的情況。龍光對上述情況進行了自查,截至本公告出具日,公司積極籌措資金應對短期流動性壓力,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龍光方面表示,自2022年1月中旬開始,受行業整體變化以及境外評級機構下調龍光集團評級等突發事件影響,銀行等金融機構放款停滯,公司現金資源受限比例較高,加之遇到還款高峰期,公司短期存在一定償債壓力。
在公告之前,有消息稱龍光集團未能支付由平安信托出借的一筆到期貸款,這筆貸款為期6個月,本金為6個億,此信托貸款目前有10天寬展期限。
對此,龍光回應稱,為附屬子公司向平安信托申請的一筆附抵押融資,目前融資余額為11.8億元,公司與平安信托一直保持友好溝通,雙方仍在按照合同相關條款和雙方約定推進中。
針對網傳的有關公司大規模裁員、管理層變動等新聞,龍光方面稱“無事實依據”。從2021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招拍掛拿地減少,公司組織架構有一定的精簡及調整,但核心管理層均保持穩定,謹此提醒投資人以公司官方公告消息為準。
對于近在眉睫的短期待償金額,龍光自查披露,截至2022年3月到期及回售期債券,或作為差額補足人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到期規模合計52.99億元。截至目前,公司已通過自有資金兌付11.33億元,后續債券的兌付,公司會通過各種方式積極籌措資金。
龍光此輪輿論風波或起于春節前待償的表外負債傳聞,市場消息稱龍光集團有20億-30億美元未披露的美元私募債被機構催還,龍光此前曾回應沒有任何美元私募債,不過有投資者稱,龍光在2022年1月21日召開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中稱,其擔保的私募債不超過10億美元。
春節后開工后次日,龍光集團再次發布公告稱,注意到某些資訊媒體傳播公司正計劃更換審計師。公司謹此澄清,該等傳播純屬謠言。而就在發布該澄清公告后不久,龍光再次發布公告主動進行債券回購。
針對市場關注的“美元債擔保”事宜,龍光方面表示,不涉及對美元債的擔保,龍光集團的擔保具體情況及金額以龍光集團經審計的定期報告為準。公司以住宅開發為主的房地產開發業務,沒有進行多元化布局,沒有發行過任何私募類理財產品,亦沒有外部商票類融資。
對于后期償債,將加快銷售回款,縮減運營開支,盤活預售監管戶資金、加快開發貸和按揭貸款的審批和放款,目前已取證項目650億元,未來將取證可售貨值約2000億元。在重點保交付的前提下,在建工程量從最高2,600萬平方米縮減到1,700萬平方米,節約工程開支。
此外,自2022年1月起,龍光積極與國企、金融機構進行對接,已開展資產盤活處置工作。目前已梳理、待盤活處置資產分開發類、城市更新類、持有物業類三類項目,公司將加快資產盤活進度,力爭2022年上半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回籠資金改善流動性。
龍光方面還披露了2021年1-12月公司未經審計(以下數據同)的權益口徑合約銷售金額約為1,370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占比約為55%,長三角區域占比約為15%,西南區域占比約為15%,潮汕片區占比約為15%;權益口徑合約銷售面積約為791萬平方米。2021年度公司整體回款率約80%。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4398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