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沖上熱搜!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職業教育法首次大修,有哪些重要改變?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5 18:17:00

          每經編輯|孫志成 易啟江    

           

          ~~~文末有福利~~~

          今早,“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話題上了熱搜。

          8248165871919393792.jpeg

          此前,4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這也是該法制定近26年來的首次修訂,新職業教育法將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提出,“國家優化教育結構,科學配置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相比之前的職業教育法,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取消了“分流”的提法

          本次修訂還明確了:

          4700365588478171136.png

          1、 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 ,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規模不低于高職10%;

          2、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

          3、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

          8562730251560076288.png

          職業教育法修訂已經連續三屆列入人大立法規劃,從本屆人大列入立法規劃到修訂通過,也已經過了近4年。

          690957784877765632.png

          新法案改為:

          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據新華社,新職業教育法明確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著力提升職業教育認可度,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將更好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內容從五章四十條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條,由現行法的3400余字修改為10000余字,內容更加充實。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普職強制分流近年來飽受詬病,這讓一部分初中生畢業后失去了讀大學的機會。

          原職業教育法規定,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雖然法律條文中沒有要求強制分流,但一些據此制定的政策則有相關規定。

          721240685412471808.jpeg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0932685

          比如,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規定,原則上要按50%的比例引導應屆初中畢業生向中等職業學校分流。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規定,職普比例較低的地區要重點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資源,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比例。

          在2021年12月分組審議職業教育法草案二審稿時,就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建議研究取消中考后分流政策。劉修文委員當時說,這種政策規定與各地教育發展情況并不符合,并且導致“一刀切”僵化執行,特別是在職業教育發展質量和就業前景與普通教育存在較大差距的現實下,進一步引發了中小學生家長和學生的焦慮,甚至產生“中考變高考”的后果,與“雙減”政策導向產生抵減效應。

          修法過程中,對普職分流的修改是動態變化的。草案二審稿已經刪掉了原法中“分流”的規定,改為“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實施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分類發展”。在最終版本中,進一步修改為“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同時,新的職業教育法第二章《職業教育體系》第十五條提到:職業學校教育分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高等職業學校教育。中等職業學校教育由高級中等教育層次的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實施。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專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根據高等職業學校設置制度規定,將符合條件的技師學院納入高等職業學校序列。

          對比可以看出,修訂后的職業教育法中未再提“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但中職學校和中職教育依然存在,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將相互融通。

          690957784877765632.png

          未提“分流”

          是否等同于取消“普職分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據紅星新聞,有部分聲音進一步將這理解為大幅提高普高率,甚至取消中職,在高中階段只辦普高,則純屬誤讀。

          取消初中畢業后普職分流,不是取消中職,大力發展普高,而是要轉變發展中職的思路,以普職融通的思維,把職業教育辦為與普通教育平等的類型教育,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和社會認同度,由此拓寬學生的成才選擇,緩解社會的教育焦慮。

          據澎湃新聞,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志文表示,“政策與法律法規是不同話語體系,不宜錯位解讀,據我所知,取消‘分流’的表述,跟取消‘普職分流政策’是兩碼事,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招生比例大體相當的政策沒有變。”

          今年2月,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對有關建議取消中考后的“普職分流”的建議,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進行了回應。陳子季明確表示,義務教育后實行普職分流非常必要。

          在上述教育部發布會上,陳子季還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高質量、普及化的高中階段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一方面積極推動各地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實際情況,合理規劃中職學校和普通高中的招生規模;另一方面要提升中職辦學條件,暢通中等職業教育學生升學渠道,中等職業教育要按照升學與就業并重的辦學定位為學生提供升學、就業、職普融通等多種發展路徑。

          陳志文還表示,相關部門與相關負責人應該都是深度參與了職教法立法過程的,如果新職教法真的存在 “取消普職分流”這么重大的調整,相關負責人不可能不知道,甚至還公開發表與之相違背的講話。

          690957784877765632.png

          我國初中后“普職比”到底是多少

          所謂“普職比”,就是升入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生在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比例。

          在200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就曾提到:“到2010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與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也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總體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

          2020年,教育部等九個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聯合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在就《行動計劃》相關內容答記者問中,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提到,“強化中職教育的基礎性作用,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優化中職學校布局,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

          據中國青年報2021年報道,記者梳理《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國家統計局官網的數據后發現,最近5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普職比基本維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在5.8∶4.2-5.9∶4.1之間,沒有較大的波動而且離引發“普職比焦慮”的1∶1尚有些距離。

          而且從各省情況看,能達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目標的省份也很少。

          1632945931781012480.jpeg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1104587

          據北京日報,2021年時,北京便有傳言稱因為“普職分流”,或有“半數初三生上不了高中”。彼時,北京教育考試院回應稱,2021年北京中考考生人數為7.8萬,比2020年僅增加了幾千人,不會對招生類型比例產生很大影響。當年北京市各類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規模為8.95萬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規模為6.1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為2.77萬人,普職比約為7∶3。近年來,北京普職比例一直控制在6∶4或7∶3。

          2020年江蘇省普通高中招生占比也達到了56%,而其他地區招生普職比大多在7∶3與5.6∶4.4之間。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當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披露,2010年時,我國職普比為4.8:5.2。

          記者從一份權威分析報告中獲悉:2011至2017年,中職學生數量分別為2205萬、2113萬、1923萬、1755萬、1657萬、1599萬、1593萬(年均降幅10%)。相比2010年,2017年中職學生數減少了644萬人。中職學生數占高中階段學生數比重由2011年的47.1%,下降到2017年的40.1%。

          從以上的數據分析看,“普職1:1分流”,實際是沒有達到的。

          690957784877765632.png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是層次不同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被認為“低人一等”,初中畢業后讀中職無法讀大學,有的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考公、事業單位招聘、考研時遭遇學歷歧視。如今,職業教育法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是層次不同,而是類型不同,將讓更多學生在職業發展上大有可為。當然,雖然職業教育在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更加順暢,但應明確的是,這并非助長社會的學歷崇拜,職業教育的導向是促進就業創業,更高學歷是為了更好就業。

          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共有職業學校1.13萬所,在校生超過3000萬人。國務院2019年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

          4月25日,@人民網評發表評論稱:破解分流焦慮,關鍵之處不在于分流與否,也不在于普職比的高低,而在于能否為中職生提供充滿希望的上升通道。因此,打破“斷頭路”,搭建“立交橋”,讓中職教育成為職業教育的起點而不是終點,滿足公眾接受更高層次教育的需求才是重點。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恰是此次修法的重大突破。推動職教高考改革,使之成為高職招生主渠道,設立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并不斷擴大職業本科、應用型本科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計劃,系列改革都指向于讓中職生有更多機會上大專、上本科甚至接受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如此,讓社會看到一條暢通的多元成長成才道路,不再是“一朝分流定終身”,分流焦慮才能真正減輕。

          4807081855427989504.png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0932685

          編輯|孫志成 易啟江

          校對|何小桃

          9024268486298435584.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法治日報、新華視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久久久免费视频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第一页 | 亚洲欧美清纯另类日韩中文字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激情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五月天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