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8 22:53:10
每經記者|王郁彪
每經評論員 王郁彪
近日,“迪奧抄襲”詞條沖上微博熱搜榜第一,引發網友熱議。事情起因是,有網友質疑迪奧(dior)一條新上市的標價2.9萬元的裙子抄襲中國的馬面裙。而在迪奧官網產品介紹里,這條裙子的設計靈感被稱為“dior標志性廓形”。而中國的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是中國古代漢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裙子形制一般為兩片式,左右打褶,前后光面,罕見而典型。
截至目前,迪奧并未對此事作出回應,但值得注意的是,迪奧中國官網已無法搜索到這條裙子,迪奧海外地區官網上,這款半身裙仍在銷售。人民網評也就此事發文質疑,迪奧此次風波是否涉及版權保護?究竟合不合法?合不合規?合不合情理?迪奧需回應輿論關切。
近年來,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時裝、秀品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筆者認為,中華文化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國際大牌借鑒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設計產品本無可厚非,但品牌在產品標注中不承認設計靈感來自中國馬面裙,卻自稱是“全新設計”和具有獨創性的“標志性設計”,這樣的行為太過惡劣。
一方面,在時裝產業高速運轉的市場周期中,設計師和品牌的創作也變得“快節奏”;另一方面,異域文化在時尚界大放異彩的B面,“文化挪用”的爭端也甚囂塵上,相關爭議也頻頻出現。
不只是多次踩紅線的迪奧,去年末,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發布聲明稱,“追光動畫及《白蛇:緣起》日本周邊開發公司TEAM JOY涉嫌抄襲花西子旗下產品‘同心鎖口紅’”,并呼吁后者停止侵權行為。山寨無分國界,海外品牌照貓畫虎,“模仿”以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元素創作的國貨也漸漸成為一種常態。
從目前迪奧的做法及態度上看,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借鑒”二字可以解釋的了,不少網友聲討迪奧挪用中國傳統文化。
“文化挪用”一般指挪用方在不理解和不尊重被挪用方文化的情況下,將本不屬于本地的文化資源借用過來,從而對本地文化產生影響,創造出新的文化產品和現象。筆者認為,“傳統文化被盜”應該被正視并加以嚴肅對待。文化元素的借鑒本質上并不是壞事,這從側面說明,中國文化正在被全世界所認可,但這絕不代表中國文化可以被簡單、粗暴地挪用,甚至被挪用方據為己有。
相反,借鑒的初衷是對這種文化的贊同和尊重,但是野蠻地將其據為己有,永遠無法被理解。對于迪奧而言,一個輕率、簡單的解釋已經無法彌補文化層面的價值損失。一個品牌想要立足,需要恪守道德底線,對異域文化、元素符號,以及其涉及的差異,收起自己的傲慢與偏見,心懷敬意、時刻保持尊重是基本素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