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4 22:31:50
◎7月的IPO承銷蛋糕由15家券商瓜分,中金公司為5家公司完成了保薦服務,成IPO領域大贏家。與此同時,由于定增大單的突出表現,7月券商投行在再融資領域表現突出,共計幫助34家上市公司完成增發,合計幫助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或購買資產)1241.67億元,其募集資金總金額創今年以來新高。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肖芮冬
7月A股迎來股權融資市場的高峰。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7月IPO、增發、配股三大股權融資領域的募資金額合計高達1655.36億元,創年內最高。
具體而言,7月有15家券商完成了IPO承銷業務,合計幫助29家首發上市公司募集資金413.7億元;有23家券商在增發方面有所斬獲,合計幫助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或購買資產)1241.67億元。7月無配股實施。
對比6月可以發現,6月的IPO金額為317.75億元,7月的IPO募資只能算穩定增長。但由于增發方面出現寧德時代、上海機場等大單,股權融資總體金額環比大增,為下半年券商投行業務開展帶來開門紅。
先看7月的IPO領域。7月的IPO承銷蛋糕由15家券商瓜分,它們分別是中金公司、中信證券、華泰聯合、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國金證券、民生證券、匯豐前海、長江證券承銷保薦、申萬宏源證券承銷保薦、招商證券、國信證券、華英證券、國元證券(按照發行日期統計)。
中金公司(SH601995,股價41.68元,市值2012億元)是7月IPO領域的大贏家。全月中金公司共為5家公司完成了保薦服務,分別是三家科創板上市的盟科藥業、菲沃泰、中科藍訊,以及兩家創業板上市的廣立微、諾思格。5家公司均為獨立保薦上市,合計募集資金高達94.48億元,共為中金公司帶來承銷及保薦收入5.63億元。但除了中科藍訊外,其余四家均是8月上市。
中信證券(SH600030,股價18.84元,市值2792億元)在承銷數量和承銷金額方面排名第二,全月中信共為4家公司完成了承銷保薦服務。其中包括中微半導、益方生物、天新藥業等三家科創板公司,以及華大九天一家創業板公司,合計募集資金總額91.92億元。其中,華大九天的募集資金高達35.50億元,為7月創業板IPO的明星公司。四家公司合計為中信證券帶來承銷及保薦業務收入3.16億元。
華泰聯合也完成了四單項目,其中在深交所上市的立新能源為與申萬宏源承銷保薦聯合完成。海通證券獨立完成了3單項目。中信建投也完成了3單項目,但其中1單為聯合承銷。國君、國金、民生則各完成了兩單項目。其余有收獲的券商投行均只有1單入賬。7月各家券商在IPO領域的收獲,合計為實現承銷保薦收入24.14億元。
由于定增大單的突出表現,7月券商投行在再融資領域表現突出,共計幫助34家上市公司完成增發,合計幫助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或購買資產)1241.67億元,其募集資金總金額也是今年以來新高。
與IPO有所不同,再融資領域券商投行之間更加重視合作,共有23家券商參與了上述34個項目的運作。
其中,寧德時代(SZ300750,股價500.90元,市值1.22萬億元)是7月定增項目中最耀眼的。
2021年8月12日晚,寧德時代披露定增方案,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82億元,其中419億元用于福鼎時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等5個電池生產項目。這一融資金額廣受爭議,2021年9月,寧德時代收到深交所的問詢函,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過度融資的情形。
盡管寧德時代表示不存在過度融資,但2021年11月,公司調整定增方案,將計劃募集資金總額從不超過582億元下調至不超過450億元。
最終,寧德時代定增于7月4日完成,本次發行價格為410元/股,募集資金總額約450億元。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高盛高華、瑞銀證券、華福證券共同參與承銷。其中,保薦機構與牽頭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其余四家為聯席主承銷商。寧德時代共為5家券商投行帶來承銷保薦收入1.2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寧德時代本次定增最大贏家之一——國泰君安,共計獲配46.64億元,為參與寧德時代22家定增所配金額之首。以8月4日收盤價500.9元估算,國泰君安浮盈超過9億元。
不過只從保薦承銷的角度而言,7月中金公司在定增領域表現最佳,包括寧德時代在內,共計完成了8家公司的定增承銷,其中聯席保薦家數為6家。中信建投其次,包括寧德時代在內完成了6家公司的定增,其中兩家為聯席承銷。中信證券也完成了6家公司的定增,其中3家為聯席主承銷。
7月另一個再融資大單為上海機場(SH600009,股價56.94元,市值1344億元),該項目也備受市場關注。上海機場通過向上海機場集團定增,完成了收購虹橋機場公司、物流公司和浦東第四跑道等資產。該項目構成了重大資產重組,于7月29日完成,但上海機場沒有披露國泰君安所獲得的財務顧問費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外資投行在7月的再融資領域也有所建樹。除了參與承銷寧德時代定增的高盛高華、瑞銀證券,大和證券與中信證券、華泰聯合共同參與了創業板公司星源材質的定增承銷;摩根士丹利(中國)則與德邦證券、中金公司共同參與了復星醫藥的定增承銷。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30043150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