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0天后將有大動作!保時捷計劃月底上市,歐洲有史以來前三!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19 15:23:45

          每經記者|董天意    每經編輯|孫磊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保時捷計劃于9月29日在法蘭克福上市12.5%的股份,該筆交易或將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IPO之一。

          報道中稱,保時捷股票的發行價將被定在76.5~82.5歐元之間,從而實現部分IPO,這將使保時捷的估值達到700億至750億歐元,處于分析師預期區間的中部。上市股份將為母公司大眾汽車帶來87億至94億歐元的收益。大眾汽車方面表示,將用近一半的融資所得支付一次性特別股息,其余資金將用于幫助其電動化轉型。

          盡管估值低于此前850億歐元的目標,但該筆交易仍將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二大IPO,歐洲有紀錄以來第三大IPO。報道中提到,卡塔爾投資局計劃購買保時捷股份公司4.99%的股份。挪威銀行、投資公司普信和阿布扎比主權基金ADQ已承諾認購價值分別為7.5億歐元、7.5億歐元和3億歐元的無投票權股票。

          此外,據大眾汽車方面透露,紅牛飲料公司的創始人Dietrich Mateschitz,以及路威酩軒集團(LVMH)的董事長Bernard Arnault也對保時捷的IPO有興趣。大眾汽車還計劃向德國、奧地利、瑞士、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的散戶投資人提供保時捷股份公司的優先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辛旭 攝(資料圖)

          有觀點認為,保時捷IPO如此備受關注,是因為它不僅被當成了一次汽車品牌的上市事件,更是在歐洲經濟衰退、能源短缺、通貨膨脹的糟糕背景下,為該地區注入的一劑“強心針”。

          另有分析認為,保時捷成功IPO也將為大眾汽車帶來大量的資金以供其電動化轉型。據了解,大眾汽車曾于去年12月宣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在電動汽車投資方面花費884億美元,而這筆開銷占據了其未來五年計劃支出總額的一半以上。

          在此背景下,美國能源咨詢公司Guidehouse Insight的分析師Sam Abuelsamid認為,保時捷的首次公開募股對大眾汽車而言是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部分原因是該品牌的強勁盈利能力,進而具有高估值的潛力。數據顯示,今年1~6月,保時捷的營業利潤同比增長近25%。

          “長期以來,保時捷一直是世界上最賺錢的汽車制造商之一。”Sam Abuelsamid表示,對于大眾汽車而言,這次出售部分股票并籌集資金的機會千載難逢,這足以保證大眾汽車在未來許多年里有足夠的資金用來電動化轉型。”

          此外,保時捷的工作人員此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保時捷獨立后的全新財務結構和品牌結構可以為各方都帶來附加值。“當保時捷有較高的自由度時,整個大眾汽車集團也會因此受益。”該工作人員表示。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報道中稱,作為大眾汽車主要股東的皮耶希家族將在此次IPO中再購買保時捷12.5%的股份,該家族已同意在優先股價格范圍的基礎上支付7.5%的溢價,而這些股份將帶有投票權。這也意味著,此次IPO時,大眾汽車將把保時捷公司的決策權交還給皮耶希家族。在2012年大眾通過反向收購收購保時捷時,皮耶希家族曾失去了對家族企業保時捷的直接控制權。

          但此舉也引來不少投資者的質疑。有觀點認為,上市結構未能使保時捷更加獨立于其母公司,或將導致大眾汽車與保時捷在投資、平臺共享或半導體供應和電池等方面出現一些資源分配不均的沖突。

          Bernstein汽車分析師Daniel Roeska認為:“在經濟衰退時期,保時捷并不是一個安全的賭注,因為它不像法拉利那樣具有排他性。如果不把決定權交到保時捷手里,讓它決定什么對自己最有利,而是在集團層面做出決定,那么就沒有最大化股東價值。”

          Daniel Roeska還提到,奧博穆兼任保時捷CEO和大眾汽車集團CEO的安排與大眾汽車宣稱的保時捷獨立上市目標背道而馳。大眾汽車原本希望讓保時捷獲得更大的“自由”。“如果你試圖賦予保時捷更多獨立性,那么此舉將適得其反,同時會加劇外界對于大眾集團錯綜復雜的公司治理結構的擔憂。” Daniel Roeska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精品一级AV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精品中文无线码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 五月天天堂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