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09 00:20:30
◎1988年3月,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陳慕華、常務副行長劉鴻儒正式簽發了人民銀行銀復(1988)113號文件,同意由蛇口工業區社會保險公司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信托投資公司合資成立平安保險公司。
◎2007年3月1日,隨著時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馮國勤和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敲鑼“一錘定音”,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顯示平安回歸A股圓滿成功。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資料圖)
深圳蛇口招商路上,一間不起眼的小門面,在1988年開業了,這便是中國平安的誕生地。孰能想到,如今的平安大廈已經是深圳地標建筑。
1988年4月28日,平安保險第一屆第一次董事會確認工商銀行深圳分行劉鑒庭行長為董事長,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副總經理顧立基為副董事長,任命馬明哲為總經理。傳奇人物馬明哲自此與中國平安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中國平安也已是我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
1988年3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發文(銀復〈1998〉113)批準成立平安保險公司,同時頒發“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這是我國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險公司。
后來,馬明哲在其文章中對平安的誕生有詳細的回憶,最初提出創建平安保險的想法,只是出于一個很偶然的契機。
1985年10月,蛇口社會保險公司成立,初成立的社會保險公司在嘗試著擴大社會保險的范圍,開發工傷保險。對此,深圳市人民保險公司提出異議,他們認為按當時法規,工傷保險屬于商業保險的范疇,若要從事此項業務,必須重新申請執照。
“當時我們聯想到香港招商局曾于1885年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名為‘仁濟和民族保險公司’的歷史,我們突發奇想,既然不能擴大保險的范圍,100年后的招商局可否重操舊業,成立一家新體制的保險公司。當我們把想法向當時香港招商局的常務副董事長袁庚作了匯報后,袁庚同志當即表示非常支持,并親筆寫信給當時國務院財經小組副組長張勁夫、人民銀行行長陳慕華、副行長劉鴻儒等領導,詳述成立平安保險的必要性,拿著袁庚同志的親筆信,我和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一道去北京拜見了張勁夫。張勁夫也表示十分支持,并隨即把袁庚的親筆信批轉給了陳慕華行長。”馬明哲在文章中表示。
經過幾次討論,馬明哲與相關金融監管的領導找到了出路,那就是找金融企業做股東。1988年3月,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陳慕華、常務副行長劉鴻儒正式簽發了人民銀行銀復(1988)113號文件,同意由蛇口工業區社會保險公司和中國工商銀行深圳信托投資公司合資成立平安保險公司。
馬明哲當選為總經理后,著手拓展平安保險的業務,平安保險也慢慢從小到大,由弱變強。1992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平安保險冠以“中國”兩字,這也使得平安保險走出了蛇口,邁向了全國。
保險業是對資本渴求度很高的行業之一,因為保險公司需要不斷地擴大規模才能夠將所承擔的賠付風險不斷稀釋。
2003年底,馬明哲在《中國保險報》發表了《保險業非常需要資本》的文章。當年,馬明哲預測,中國保險業在2020年大概需要5000億至8000億的資本資金需求。以當今的視角看,馬明哲的估計還是保守了,因為單單中國平安的股東權益在2020年底就已經達到了9879億元,全行業整體的資本金規模更是遠遠超越萬億量級。
馬明哲在2003年時表示,保險業要做“強”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需要資本。整個保險行業的發展,除了市場因素、經濟發展以外,從內部來講,資本是關鍵。資本也是決定保險公司是否能夠持續經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
也正是馬明哲充分地認識到資本金充足對保險的關鍵作用,中國平安也逐步向資本市場靠攏。2004年6月24日,中國平安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交易。公司股份名稱為“中國平安”,股份代號02318。
馬明哲說,平安的成功上市,標志著平安已從“小河游水”沖到“大海”中接受大風大浪的考驗。投資者是否認同公司,要看我們的經營管理是否符合國際標準,是否健康穩定,是否具有持續發展的能力。所以,上市成功了,壓力更大了,責任更重了。
隨后,中國平安相繼入選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成分股,及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分股。但平安的步伐并未停滯,2007年中國平安回歸A股,并在接下來的數十年當中創造了長牛神話。
2007年3月1日,隨著時任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馮國勤和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敲鑼“一錘定音”,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顯示平安回歸A股圓滿成功。公司證券簡稱為“中國平安”,股票代碼601318。
當時,中國平安發行數量為11.5億股,發行定價為33.8元/股,創下有史以來全球最大保險公司IPO和A股市場第二大IPO紀錄,其約1.1萬億元凍結資金量也居A股市場有史以來第二位。
近年來,中國平安積極響應“十四五”發展規劃,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服務“數字中國”和“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出發,推動“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戰略升級,構建“綜合金融+HMO管理式醫療”服務體系,積極布局“金融+養老”、“金融+健康”等產業生態,提供專業“金融顧問、家庭醫生、養老管家”服務。
現如今,中國平安已經成為中國保險行業的巨頭。截至2021年底,中國平安總資產約10萬億元。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2萬億元,實現凈利潤約1016億元,為超2.27億個人客戶和超6.47億互聯網用戶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及便捷的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