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3個月后,新能源車價或將出現大變化?連跌26天,“白色石油”價格創4個月來新低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1-18 08:28:00

          每經記者|段思瑤    每經編輯|段煉 孫磊    

          CFF20LXzkOxPRd08x6G7dptMtNVX8HteWV8pxBgWZdEWUIibabibf0wtYTYaUicotsQ4OLBaqkeOTlP7yVwZBnGyg.jpg

          曾因成交價暴漲被稱為“算鋰狠”的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正在持續回落。

          公開數據顯示,1月16日電池級碳酸鋰跌7000元/噸至47.65萬元/噸,創逾4個月新低,價格已連跌26日。要知道,在過去的2022年,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全年累計漲幅超過80%,甚至有部分零散成交達到了60萬元/噸的高價。

          如今,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破50萬元/噸,大有繼續下行之勢。國信證券預計,2023年全球鋰鹽供需基本面會出現反轉,從2022年的供需錯配短缺轉為供給過剩,預計供需將維持偏緊格局,鋰價出現回落,整體是緩跌的格局。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的下跌,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下游的動力電池企業和車企倍感興奮。“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回落后,動力電池采購成本應該也會同步降低,從而使車企在產品的價格上有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間。”某自主車企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暫未傳輸到下游

          由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較長,從下游到上游依次為整車廠、動力電池制造商、電極材料商、鋰鹽礦商。此輪電池級碳酸鋰等鋰電材料的調價,并不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傳導至下游,大概需要2~3個月時間

          據記者了解,在經歷過多輪原材料漲價后,當前上游鋰電企業與下游企業已形成價格協商,必要時提出調價指引、價格共擔等機制,從而保證供應和終端銷售價格的穩定。

          CFF20LXzkOxPRd08x6G7dptMtNVX8Hteiciaeee3cuB3xXRk9oN9ia8Llz4dJUvvibBCvz7PHPRJ88Ng15USrwdLMw.jp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資料圖)

          天齊鋰業(SZ002466,股價87.22元,市值1431億元)董秘表示:“公司國內鋰產品的具體銷售價格結合不同客戶的商業需求和商務條件隨行就市確定,價格大多是每月一簽。國外客戶以長單為主,合同時間一般約為3~5年。目前公司與客戶簽訂的長單通常是約定數量而不鎖價的,價格按照雙方約定的定價機制執行。”

          動力電池廠商億緯鋰能(SZ300014,股價83.33元,市值1701億元)工作人員也表示:“根據現在的價格傳導機制,如果(碳酸鋰價格下行)需要跟下游進行協商談判。”

          但在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出降低市場增長預期等因素影響,碳酸鋰價格已經在期貨端降到40萬/噸以下,未來幾個月的電池成本必然明顯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回調,但由于春節假期的臨近,下游企業陸續進入到放假準備或已放假狀態,從而影響了采購需求,另外由于市場預期價位不斷走低,觀望情緒較重。

          有分析認為,隨著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大幅下滑,下游詢價訂單下滑,多數廠商暫無補庫意愿,“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作用下,季節性觀望情緒濃厚,貿易商恐慌拋售心態增強,現貨成交維持冷清局面。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多家上游鋰電股業績預增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行,上游鋰電企業似乎并不擔心。

          日前,天齊鋰業擬通過旗下控股子公司Tianqi Lithium Energy Australia Pty Ltd(TLEA)以超6億元收購Essential Metals Limited(ESS)。據悉,ESS擁有鋰礦石資源約1120萬噸,平均氧化鋰含量為1.16%,推算至具體氧化鋰當量超10萬噸。

          “目前公司各生產基地正常有序生產運營,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穩定開展,生產處于飽和狀態。”天齊鋰業董秘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

          CFF20LXzkOxPRd08x6G7dptMtNVX8Hteley1d1G7zicKKpw6tutnUQfoY6G9wLicdkpkrBJnPzTxaRLs1jhtGziaQ.jpg

          圖片來源:攝圖網-400105948

          復盤2022年可以看到,波動的鋰價讓鋰資源一度成為“白色石油”,擁有者成為動力電池產業鏈中的大贏家。鹽湖股份(SZ000792,股價23.99元,市值1303億元)披露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2年實現母凈利150億元~156億元,同比增長234.94%~248.33%,原因是報告期氯化鉀及碳酸鋰產品市場價格上漲,推動公司業績大幅上升。

          主營鋰電正極材料的當升科技(SZ300073,股價62.18元,市值314.9億元)披露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22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101.65%~110.82%。

          雖然目前業內對2023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主要趨勢以看跌為主,但在下游需求的支撐下,碳酸鋰價格下跌幅度似乎有限。

          華西證券預計,隨著今年2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生產經營將逐步恢復正常,下游需求有望好轉,鋰鹽價格大概率逐步企穩。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近期宣布大降價,也有望刺激市場需求,從而提高對鋰鹽需求的預期。

          另外,盡管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下行,較長的鋰礦開發周期與已規劃的動力電池擴產需求矛盾目前仍然存在,鋰礦仍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在電池產業鏈中的“戰略資源”地位。

          記者|段思瑤

          編輯|段煉 孫磊 杜波

          校對|王月龍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自拍偷自拍亚洲一区 | 日本高清有码在线 |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在人线动图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十精品 中文字幕视频综合网 | 在线观看国产欧美美女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