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4 20:55:51
每經編輯|盧祥勇
據南方+報道,近日,粵康碼發布服務公告,宣布按照國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措施優化調整要求,抗原自測、老幼助查、健康申報、電子證照、防疫工作臺服務將于2023年2月16日11時起停止服務。
公告指出,自服務上線以來,我們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采取嚴格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依法依規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停止服務后,用戶信息如何處理?公告顯示,停止以上服務后,粵康碼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徹底刪除、銷毀服務相關所有數據,切實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根據每個人的疫情傳播風險等級來賦予紅黃綠碼,這是健康碼最初、最主要的功能設定。最早采用健康碼的是杭州,2020年2月,杭州實施“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
“粵康碼”是廣東省基于“粵省事”微信小程序開發的健康通行碼,2020年2月上線應用。“粵康碼”整合了自主申報、入粵登記、疫情防控部門檢查和小區等公共場所登記信息,以及外省健康數據等,實行一人一碼,可在公共場所體溫檢測、網格員上門檢測、務工人員返崗等高頻場景亮碼通行,掃碼登記。
圖片來源:廣東臺觸電新聞
過去三年,“亮粵康碼”已成為廣東省居民日常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標配”動作。
據南方+報道,三年來,粵康碼創下了多個紀錄:
這是全國最早推出的省級健康碼;是首個免申報領碼零隱私收集的健康碼;是最早依托國家平臺實現跨省互通互認的健康碼;是唯一具備粵港澳跨境互轉互認能力的健康碼;
三年以來,粵康碼頂住了重重考驗,單日亮碼峰值達2.66億次,高峰期每分鐘有150萬人同時使用,成為政府實現精準防控的防疫利器,為全省抗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支撐。
隨著我國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后,健康碼防疫功能正在弱化。此前“通信行程卡”服務已于2022年12月13日0時起正式下線,中國信通院已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同步刪除了行程卡相關所有數據,切實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編輯|盧祥勇?杜波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南方+、界面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