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6 16:08:30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2月16日發布研報稱:給予食品飲料推薦(維持)評級。
事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明確提出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
政策分析:賽道有望駛上規范化發展快車道:文件主要從四個方面給予預制菜賽道發展指引,進一步明確了行業未來發展方向:1)生產基地建設;2)供應鏈支持;3)電商渠道扶持;4)明確行業標準。
影響一:加速消費者培育,滲透率提升推動需求景氣延續:預制菜賽道潛在需求廣闊:1)餐飲連鎖化率提高,中央廚房式運作模式更追求口味一致性和極致效率;2)生活節奏加快,家庭烹飪場景趨于簡單化、便捷化。行業滲透率較低,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工作規劃》,目前我國預制菜滲透率僅10%-15%,遠低于美日發達市場。但作為新興業態,部分消費者對預制菜口感與質量仍存疑,此次政策端的明確支持有利于打消部分市場疑慮,提高消費者認可度,加快品類滲透率提升。
影響二:競爭格局優化,政策推動行業發展步入良性階段:疫情期間預制菜賽道供給快速增加,據企查查數據,2020年~22H1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新注冊量分別為1.26/0.41/0.11萬家,22年預制菜相關品牌累計完成融資31起,總金額超7億元。但行業發展缺乏標準規范,22年8月堂食使用預制菜未告知事件被中消協點名。22年各地陸續出臺行業規范,幫助預制菜市場脫離“野蠻生長”狀態。此次預制菜被正式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將利于拔高行業準入門檻,驅動行業集中度提升。
影響三:推動產業鏈整合,解決預制菜商業模式當前痛點:冷鏈保鮮、購買渠道和配送物流等是預制菜產業核心痛點。一號文件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解決運輸環節冷鏈不到位導致的新鮮度/口感缺失問題;提出“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解決運輸時效和購買渠道問題。預制菜上下游產業鏈有望深度融合,構建標準化專業化生產模式。經驗借鑒:政策護航乳制品行業實現三輪增長。以乳制品行業為例,行業規范對賽道良性發展具有多層次效益。1)鼓勵性政策促進賽道擴容進入高速發展期;2)監管政策完善推動市場格局優化,馬太效應下頭部公司顯著受益。參照乳制品行業,預制菜行業正處于向良性發展的過渡期,伴隨規則完善,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容,競爭格局有望優化。
投資建議:全年來看,二個維度:維度一,尋找景氣周期+疫后復蘇共振的彈性;維度二,重視疫情帶來的長期邏輯變化。三個階段:1.過渡期(1-2月):重點關注高端白酒、餐飲供應鏈。2.弱復蘇(3-6月):關注高端白酒、次高端白酒、餐飲供應鏈。3.強復蘇(7-12月):關注高端白酒、調味品、啤酒、軟飲料。短期來看,復蘇節奏或有所加快,關注高端白酒(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并加大重視次高端(山西汾酒);餐飲供應鏈(海天味業、頤海國際、日辰股份)、飲料(東鵬飲料、李子園)。
風險提示:經濟恢復不及預期;成本漲幅超預期;食品安全問題。
每經頭條(nbdtoutiao)——豐田章一郎去世,他將豐田帶向全世界,93歲還到中國為新工廠站臺
(記者 王曉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