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9 16:52:10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彭水萍
本周,新增信貸創歷史最高、新增社融創歷史次高的信貸“開門紅”數據驅動市場上行。但隨后外圍因素對投資者風險偏好造成擾動,周內A股沖高回落,滬深兩大股指紛紛下挫,其中,滬指和創業板指兔年已經連跌三周,而每經品牌100指數也因周五市場跳水拖累,指數先揚后抑,最終微跌0.76%。有券商指出,當前的市場下跌屬于正常調整,行情繼續向上的趨勢并未終結。
2月中旬,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被放大,外需或將逐步回落,對中國出口帶來較大負面影響,因此,內需成為今年經濟復蘇重要突破口。當前房市有所回暖,盡管地產端貸款仍在探底,但1月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轉漲,二三線城市環比降勢趨緩。
海外方面,美國CPI漲幅略超預期,再加上就業數據依舊強勁,加息預期再度升溫,也帶動近期美元指數明顯反彈。資金面上,央行等價超額續作MLF,提供中長期資金,在經濟穩步回升的背景下,預計本月LPR維持不變。
總體來看,本周指數震蕩調整,滬指突破3300點后,沖高回落,個股板塊跌多漲少。其中,上證指數下跌1.12%,深證成指下跌2.18%,創業板指領跌3.76%,科創50下跌3.73%,而每經品牌100指數則周跌0.76%,周K線跌幅收窄,有望率先企穩反彈。
東莞證券指出,雖然國內處于強經濟復蘇預期,但數據、政策真空期的階段,市場博弈加劇,而且交投較為謹慎,再加上外圍地緣政治緊張、美元邊際走強,以及市場主線不明顯,對A股市場有一定擾動,預計“兩會”前政策預期和北向資金持續流入支撐A股市場走勢,市場短線或延續震蕩,中期有望逐步企穩反彈。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求是》雜志刊發的重要文章《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中明確提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必須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會再生產實現良性循環。而國資委也召開會議要求爭做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引領者,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完善面向全球的生產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作用,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自2013年開始,我國不斷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建設,政策方面,我國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先后舉辦過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兩屆“一帶一路”合作高峰論壇。2023年,恰逢戰略提出十周年里程碑,政策有望加大支持力度,推動更多標志性合作項目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逆全球化背景下,“一帶一路”使命更重,國家要求央國資爭做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引領者,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完善面向全球的生產服務網絡,不斷提升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作用,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實現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循環創造條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082507108
安信證券分析指出,此前,經濟托底和投資加碼政策密集發布,不少政策將在今年發揮更大效能,因此看好穩經濟政策的力度和全年落地成效,基建托底預期強勁。自去年5月起,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持續環比提升,一定程度反映出前期政策落地后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去年9月以來,國家多次強調發布一攬子接續政策,隨政策落地實施,2023年有效投資有望持續擴大,基建投資持續提速可期,疊加后續降準落地以及估值體系重建,傳統基建及新基建均迎來發展機會。而建筑行業在估值體系重建背景下提升空間充足。
從每經品牌100指數成分股本周表現來看,除了高鑫零售和中國重汽漲幅超過15%外,整體表現最好的便是建筑產業鏈,三一重工、徐工機械、濰柴動力均排在漲幅榜前列,表現強勢。
資料顯示,三一重工2018年以“不翻身就翻船”的決心全面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2021年戰略升級至“兩新三化”,進一步放大公司在產品、管理、渠道、服務方面的核心優勢,符合行業國際化、電動化發展趨勢。
目前,該公司身處萬億級全球工程機械市場,打開成長天花板的同時,其受制于國內宏觀投資下降的風險在降低,穿越周期,有望迎來估值重鑄機遇。
濰柴動力則深耕發動機領域20余年,目前已經搭建了國內最完備的商用發動機產品體系,覆蓋卡車動力、客車動力、工程機械、農業裝備、工業動力五大類的29個細分領域。公司積極拓展上下游布局,已成功構筑起了動力總成(發動機、變速箱、車橋、液壓)、整車整機、智能物流等產業板塊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如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發力托底經濟,房地產存在邊際改善預期,疊加物流行業穩步恢復,利好濰柴動力產品需求邊際改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08250710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