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22 22:03:22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肖芮冬
2月17日,證監會發布實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規則,標志著注冊制的制度安排基本定型,注冊制推廣到全市場和各類公開發行股票行為。
不過,就在2月17日之后短短幾日,1家科創板企業和2家創業板企業卻緊急撤回、終止審核,這3家企業均來自頭部券商大型儲備項目。
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月17日后,華福證券、五礦證券、德邦證券等中小券商保薦項目成功上市。
一邊是頭部券商項目緊急撤回,一邊是中小券商項目成功上市,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3家企業接連撤回材料
上交所官網顯示,2月21日,中金公司保薦的以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因以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保薦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另外,深交所網站也顯示,2月21日,招商證券保薦的廈門東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撤回);2月20日,同樣還是招商證券保薦的重慶藍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審核狀態變更為終止(撤回)。與前述科創板企業終止稍有不同的是,本次2家創業板企業是在全面注冊制新規發布之前撤回,在新規發布之后深交所同意撤回。
全面注冊制新規發布后短短幾日,3家企業接連撤回材料,而且均為頭部券商保薦,自然就引發了市場熱議。然而,記者也注意到,在全面注冊制新規發布的同時,滬深交易所也落地相關規則,緊盯撤否率較高的保薦券商。
2月17日,上交所、深交所同時發布相關現場督導規則,旨在進一步壓嚴壓實中介機構責任,遏制和打擊“一督即撤”行為。
深交所還在《關于進一步督促會員提升保薦業務執業質量的通知》中明確,項目撤否率超過60%的,深交所對其保薦的IPO項目按50%以上的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項目撤否率超過40%且在60%以下的,深交所對其保薦的IPO項目按30%以上的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項目撤否率在30%以上且在40%以下的,深交所抽取一定數量的保薦人,對其保薦的IPO項目按5%以上的比例抽取實施現場督導。
國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實行注冊制并不意味著放松質量要求,交易所責任增加,證監會將用好現場檢查、現場督導等手段,堅持“申報即擔責”的原則。
Wind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IPO撤否率超過30%的有4家券商,分別是長城證券、東北證券、東莞證券和招商證券。從主動撤回IPO項目數量來看,2023年以來,有11家券商均撤回2個及以上擬IPO項目,其中民生證券主動撤回數量居首,達4個;其次是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分別主動撤回3個。
中小券商正在奮力突圍
有券商保薦項目撤回,也有券商項目成功發行。
2月17日之后,華福證券保薦的真蘭儀表、中金公司保薦的龍迅股份、五礦證券保薦的一致魔芋、民生證券保薦的和泰機電、德邦證券保薦的舜宇精工都成功上市。
此外,2月23日,國元證券保薦的峆一藥業也將上市。
不難發現,全面注冊制時代中小券商正在奮力突圍。
2月22日,德邦證券獨家保薦及承銷的舜宇精工成功登陸北交所。
眾所周知,北交所開市以來,服務金融支持中小企業、創新驅動等國家戰略功能正在凸顯。
在談到對支持“專精特新”企業時,德邦證券副總裁孫超表示,放眼未來,德邦投行將從四個方面著手,一是調動公司內外資源,為企業籌集資金提供支持;二是利用自身產業優勢,完善供應鏈建設,給予業務端支持;三是不斷助推企業發展壯大,對達到上市標準的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幫其做大做強;四是積極發揮交易型投行的優勢,撮合上市公司和企業合作,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業務發展。
Wind數據統計顯示,2022年,德邦投行在會IPO項目數進入行業前30序列,“滬深北”三所全面覆蓋。經過幾年布局,德邦投行已成為新一輪券商洗牌過程中發展最快的投行之一。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末,德邦證券保代數量達29人,同比增長約53%,而行業內同期保代數量增速超過50%僅有4家,除了德邦證券外,還有世紀證券、方正證券承銷保薦和中郵證券。另外,也有19家券商保代數量下滑比例超20%。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