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盤活大學高端人才資源,為中小科技企業成長賦能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5 18:23:42

          金李:創新創業大發展,需要研究型大學助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中小企業和初創團隊是創新創業的“活水”。但是廣大小企業、小團隊往往面臨人力、智力和技術等資源瓶頸,創新創業成功率較低。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創新創業越來越依賴知識密集型要素,研究型大學作為新知識、新技術、新人才的生產者,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更好地服務創新創業生態的構建,幫助市場主體破繭成長,走得更遠。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廖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2023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帶來的提案之一為《關于促使研究型大學更好服務創新創業生態的建議》。

          他指出,當前我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存在相互脫節現象,政產學研用融合的創新生態尚未形成。

          他提出,加快人才分類評價改革,除了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外,推動各類學科全面對接社會需求,為硬核科技創新和中小科技企業成長賦能。取消項目評價有關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等純粹論數量的指標,也不能只看交易金額,而應注重長期經濟社會效益。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政產學研用融合的創新生態尚未形成

          金李提出,創新創業大發展,需要研究型大學助力。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中小企業和初創團隊是創新創業的“活水”。但是廣大小企業、小團隊往往面臨人力、智力和技術等資源瓶頸,創新創業成功率較低。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創新創業越來越依賴知識密集型要素,研究型大學作為新知識、新技術、新人才的生產者,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更好地服務創新創業生態的構建,幫助市場主體破繭成長,走得更遠。

          金李提出,高端學術資源未能有效服務市場需求。當前我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存在相互脫節現象,政產學研用融合的創新生態尚未形成。

          金李指出,長期以來,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兩張紙”(即論文和專利)為導向,經費依賴政府,服務產業動力不足,未能與實體經濟有效銜接。此外,各大高校的商學院、經管學院以及高管項目實際上沒能有效幫助廣大企業應對創新創業難題,更沒能惠及中小企業和初創團隊。

          對此,金李提出四項建議,首要是盤活大學高端人才資源。加快人才分類評價改革,除了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外,推動各類學科全面對接社會需求,為硬核科技創新和中小科技企業成長賦能。取消項目評價有關專利申請量、授權量等純粹論數量的指標,也不能只看交易金額,而應注重長期經濟社會效益。可以在部分城市開展試點,對科學技術應用類人才實施經費配比制,換言之,從企業拿到錢的團隊才能獲得更多的政府經費配比。

          暢通學界-產業界-創投界資源流動

          金李還建議,圍繞科創需求開展教研活動。鼓勵學者們主動走出實驗室、學生們主動走出課堂,走進各類企業,提供解決方案。但不要獨自去,要與相關學術大師、管理者、項目經理人和咨詢專家等,共同對企業開展調研,特別是要多為初創企業起步成長提供前端知識服務,針對跨行業跨領域關鍵共性技術問題開展聯合攻關。通過跨界探討切磋,形成定制化的專業參考建議,并組織回訪復盤,把過程寫成案例,既幫助企業應對難題,也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此外,他建議大力培育科創事業的中層干才。重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部門及人才團隊建設,對高校開展成果轉化工作提供穩定性經費支持。廣大高校不應好高騖遠,要把培育科技創新的“中層干才”作為主要努力方向,而非馬云、馬斯克。要大力普及“師生共創”孵化高科技項目的模式,在成果轉化實踐中發現有潛力的科創骨干人才,對其匹配更多商業和金融教育支持。發揮好研究型大學洞悉科技前沿動態、學科門類豐富等優勢,大力培育跨學科跨領域、懂行業懂創業、能談判講故事的技術經理人,形成足夠規模的人才池,補齊創新創業短板。

          最后,他提出,要暢通學界-產業界-創投界資源流動。鼓勵科學家在不影響教學的前提下參與企業創新活動,包括兼職擔任技術顧問、科技成果或知識產權作價入股等。允許高校成果轉化部門聘請兼職或全職技術轉移專家。探索建立高校技術轉移人員績效激勵機制。以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高校與創投基金強強聯合,為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注入新動能。

          綜上,他指出,高校要發揮人才蓄水池、前沿性前瞻性、學科門類齊全、資源開放共享、國際交流平臺等優勢,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充分流動、共享與增值。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全國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動態 高科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 五月天婷婷欧美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