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07 16:34:57
每經記者|葉曉丹 每經編輯|文多
3月6日的2023年首期之江院士講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潘云鶴作了《從ChatGPT談AI應關注的方向》主旨報告。他指出,數據與知識雙輪驅動將助推新一輪AI大潮。
年初以來,ChatGPT在國內備受關注,為何ChatGPT如此火熱?潘云鶴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ChatGPT為聊天而設計,較先前的人工智能聊天程序回答問題的水平提高得出乎意料,而且表現了實事求是的特點;第二,ChatGPT可能會動記者、編輯、作家等文字工作者以及畫家、作曲家、作詞家等文化工作者的奶酪;第三,國際企業的精彩運作和競爭推動了ChatGPT的火爆。
從ChatGPT的主要優缺點來分析,潘云鶴表示,ChatGPT按照“共生則關聯”的原理,創新性地挖掘出語料中單詞共生概率知識,并結合人類反饋信息,實現了指定主題的語言自動合成。它具有博覽群書、出口成章、迭代提高、規矩謙虛、缺乏獨創等特點。
ChatGPT背后的相關技術是AIGC,潘云鶴認為,當前基于大數據和大算力的支持,AIGC將有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和應用領域,可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近幾年來,AI發展的大突破都涉及AIGC。”潘云鶴介紹,AIGC一定不會只用于聊天、畫畫,而會轉向更有價值的應用領域。他建議,應及時布局實體經濟的AIGC,如新產品、新流程、新藥物智能設計生成;布局文化藝術的AIGC,如廣告、動漫、影視的智能內容生成;布局城鄉發展的AIGC,如智能社區、城市規劃、美麗鄉村生態推演等智能模擬生成。
此外,他強調,人工智能的推進要關注數據與知識的雙輪驅動。人類解決問題的方式往往要采用感知數據和記憶知識協同工作,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協同工作等雙輪驅動。AI的再次創新需要多重知識表達、知識自動生成、視覺知識扮演開路先鋒。數據和知識的結合將讓人工智能走向更深入、更專業、更通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會議現場了解到,眼下,浙江省多家企業正在與浙江大學合作,未來成立浙江省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推動大數據智能平臺的技術開發,在不同的領域,搭建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和發展生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