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之間,短視頻用戶規模是如何突破10億的?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1 10:47:03
過去五年,短視頻用戶“瘋漲”,突破10億,數字經濟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凸顯。依托扎實的基建支撐,強大的算法和龐大的內容基礎,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日趨向好。
每經記者|石普寧 每經編輯|唐元
3月2日發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用戶使用率高達94.8%。短視頻與第一大互聯網應用(即時通信)使用率間的差距由17.4個百分點縮小至2.4個百分點。
從6.48億跨至10.12億,過去五年,短視頻用戶“瘋漲”。其中,2019、2020年的年新增用戶均在1億以上。
這一數據不妨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連起來看。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所有地級市實現千兆光網覆蓋,所有行政村實現通寬帶。此外,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被列入今年工作重點之一。
更大的背景則是數字中國的建設。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近日,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則披露,中國擬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
一系列“動作”的背后,都充分展現數字經濟在拉動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依托扎實的基建支撐,在強大的算法和龐大的內容基礎上,短視頻平臺的發展日趨向好。
但于此同時,短視頻行業頭部矩陣也迎來重塑。2017年底還占據市場大半的秒拍、美拍、好看視頻等已“查無此人”,如今只有快手還依然位居前列;2018年春節之后,抖音異軍突起;2020年,視頻號又開始奮起直追;去年底至2023年初,拼多多旗下 “多多視頻”DAU又突破1.5億……
我國短視頻用戶規模破10億的背后,或許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回顧與思考:
移動互聯網流量的“躥升”
“走過了‘2g跟隨,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發展歷程,我國已經建成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5G網絡。”
3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一場“部長通道”上回答有關5G發展的問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據他介紹,我國今年將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將超過290萬個。6G推進工作組已經在開展工作。
短視頻用戶規模的“瘋漲”,和移動互聯網流量的“躥升”相輔而行。2018年,伴隨著移動新增用戶規模創十年新高,當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月戶均流量(DOU)迎來了一波“暴漲”。
根據歷年的通信業統計公報,2018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月戶均流量(DOU)達4.64GB/月/戶,是上年的2.6倍。而到2022年,月戶均接入流量(DOU)已達15.2GB/月/戶。全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消費也從711億GB增長至2618億GB。

2017—2022年移動互聯網流量及月戶均流量(DOU)增長情況 圖片來源:工信微報
這些龐大的流量增量中,不少部分是由短視頻應用所貢獻。早在2018年時,通信業統計公報的解讀就提到,小程序、短視頻、視頻直播等應用延長了用戶使用手機時間。2019年的解讀則直言短視頻應用成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速“主要拉動力”,相關應用消耗的流量占比已超過30%。
而從應用的使用時間上來看,短視頻也側面證明了其耗費流量的 “威力”。據QuestMobile的數據,短視頻使用時長在2021年超越即時通訊,成為占據人們網絡時間最長的行業,其比例也從2019年15.2%一路增長至2022年的28.5%。
此外,除了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降費政策也功不可沒。同樣是在移動互聯網流量“躥升”的2018年,取消國內流量漫游資費可謂是當年最受關注的事項之一。
數據顯示,2018年電信綜合價格指數同比下降56.7%。而在去年12月舉辦的2022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介紹,過去十年,中國移動持續推進提速降費,手機上網平均資費下降95%,月戶均流量增長360多倍。
短視頻頭部矩陣迎來“重塑”
若論短視頻平臺的“廝殺”,還需將時間撥回2018年。彼時,今日頭條旗下的抖音正在短視頻領域“攻城略地”;而騰訊正寄希望于旗下的微視迅速入場。當時的市場格局還是“南抖音、北快手”。
而更早前,短視頻領域的格局還大為不同。據市場調研機構易觀公布的2017年四季度短視頻全網滲透率數據,秒拍、快手、西瓜視頻(原頭條視頻)、美拍、火山小視頻、好看視頻等位居前列,抖音僅位居第七。
2018年春節后,抖音開始迅速“起飛”,僅在4月便新增用戶達1億。而在2018年一度擠進短視頻行業APP月活用戶規模第五的微視終究沒能掀起太大風浪,并最終被合并。2021年4月,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宣布新一輪組織架構和人事調整,成立“在線視頻BU(On-line Video Business Unit,OVB)”,由騰訊視頻、微視、應用寶整合而成。
直到2020年,騰訊終于憑借視頻號扳回一城。在當年的微信公開課PRO中,張小龍宣布微信視頻號將正式開啟內測。據其當年6月底發布的朋友圈,視頻號的日活躍用戶數量(DAU)達到2億。2022年末舉辦的內部員工大會上,馬化騰坦言:“WXG(微信事業群)最亮眼的業務是視頻號,基本上是全公司的希望。”
從用戶數量上來說,發力更晚的視頻號占據頭把交椅。據QuestMobile的《2022移動互聯網半年大報告》,截至2022年6月,微信視頻號活躍用戶規模突破8億,且微信視頻號中抖音用戶活躍滲透率接近六成。此外,抖音和快手的用戶規模分別為6.8億與3.9億。

圖片來源:QuestMobile官網
不過,在使用時長上,抖音和快手的用戶粘性明顯更強。今年1月份,Quest Mobile的監測數據顯示,視頻號的單用戶日均使用時長僅為35分鐘,不及抖音(118分鐘)與快手(119分鐘)的三分之一。
短視頻內容生態步入“深水區”
短視頻為何大行其道?瑞銀發布的報告稱,短視頻滿足成為龐大流量池的三大條件:一是大眾市場定位,二是廣泛應用場景,第三是碎片化特征。
3月7日晚間,TVB淘寶官方賬號開啟直播,旗下藝人陳豪、陳敏之開啟“帶貨模式”,被網友稱為“港劇式直播”。次日,TVB股價大漲,一度上漲98.34%,甚至帶動香港本地傳媒股股價集體上漲。

圖片來源:TVB官方微博
正如專家在解讀《報告》時所言,短視頻不僅成為移動互聯網時長和流量增量的主要來源,還與直播、電商、教育、旅游等行業相互加成,逐步滲透至網民的生活全場景。
在這其中,不斷完善的電商產業生態尤其值得關注。事實上,據財新報道,抖音電商2022年實現的大口徑平臺交易總額(GMV)在1.37萬億-1.38萬億之間,超過年初1.2萬億元的目標,同比增長75%。與此同時,視頻號直播帶貨支付GMV同比增長800%。
另據《報告》解讀,2022年6月,抖音短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44%;用戶通過內容消費產生商品消費,短視頻帶來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61%。第三季度,快手電商商品交易總額達2225億元,同比增長26.6%;依托流量和效率優勢,持續吸引更多商家入駐,新開店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近80%。
此外,經過前期的“野蠻生長”后,短視頻的內容生態也在逐步進入更加嚴格的監管范疇。例如,2019年1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公布了《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100條,明確平臺上播出的所有短視頻均應先審后播,包括標題、簡介、彈幕、評論等內容。

圖片來源:網站截圖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用戶高速增長的流量紅利正在加速褪去。據中國廣視索福瑞媒介研究發布的《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2022》,短視頻用戶整體用戶規模增速明顯放緩。行業存量化競爭持續加劇,深挖存量用戶價值成為發展關鍵之一。
這也意味著,在搭著流量的快車乘勢而起的短視頻,或許需要在內容生態上未雨綢繆,在用戶規模逐漸見頂的情況下,考慮未來的發展方向。
“可能更好的方式應該是探索如何在短視頻大行其道的當下,為深度的內容和思考留出空間,”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在回答“有內容”的長視頻能否取代短視頻時回答道,“扭轉‘流量至上’的數字經濟增長模式,讓個人能夠更好地在各種信息、數據和觀點的浪潮里保留獨立思考的能力。”
封面圖片來源:QuestMobile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