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4 18:04:28
張小棟表示,開發非標體的普惠保險不僅能夠讓更多的帶病體、次標體納入保險產品的保障范圍內,還能幫助保險產業在支付端節約成本,控制不必要的風險,控制整體的費用,推動整個保險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每經記者|袁園 每經編輯|廖丹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隨著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及高質量發展進程日益推進,中國大眾對于高質量健康生活的需求程度也隨之加深。《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引導群眾建立正確健康觀,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在健康中國戰略指引下,一批普惠保險產品橫空出世,成為了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這類產品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帶病投保、不限年齡,正好填補了醫保和商業保險的空白。這些針對非標體的普惠保險會如何影響健康險的整體市場格局?大健康產業還有哪些可以去探索和發展的模式?帶著這樣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到鎂信健康創始人兼CEO張小棟,其認為把帶病投保的產品普及開來,對于整個中國的健康險發展將會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鎂信健康創始人兼CEO張小棟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社會層面出現了兩大重要變化:一個是過去3年的新冠疫情,另一個是人口老齡化加速。在這兩個新背景之下,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進一步增加。”張小棟表示,基于當下的經濟民生情況與國民年齡結構,鎂信健康提出了“人人有保障,全家享健康”的愿景。
張小棟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夠把保障體系逐步擴展到弱勢群體,包括一些次標體、老年人,他們在當下的醫療保障體系里、尤其是商業保險體系中是缺失的。比如說一些慢性病人群、有結節的人群、重疾人群,這部分人群在商業健康險里面,其實沒有辦法得到更好的覆蓋。
看到這一問題的還有很多保險從業者,在多方從業者的努力下,名為惠民保的普惠保險橫空出世,并成為近幾年的明星產品。以惠民保為主的普惠保險的發展,讓很多醫藥機構和險企看到了一條新的道路,即針對帶病體人群的健康保障。“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非標體是很大的群體,當下鎂信健康正在積極探索帶病投保業務。”張小棟表示,所謂帶病投保,不都是患有重疾的人群,還包含輕癥,比如現在城市里面高發的肺結節、乳腺結節等。其實這部分人群是最需要保障的,因為給健康人的保障是保他的未來,而對于這種次標人群或者說帶病人群,保障的就是當下或者是非常近期的醫療費用支出。
張小棟表示,從需求端而言,這個市場非常大,但是從供給端看,保險公司的相關業務較少,突破口在三個方面:第一是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數據問題;第二是健康管理問題;第三是各個行業的聯動。
據悉,保險公司在設計產品過程中缺少相關專業數據,這些數據沉淀在醫院和醫藥公司中,但是保險公司卻無法獲得,因此也無法測算出與保險產品相關的疾病發生率。“我們希望在數據隱私安全的基礎上,針對這些數據建立一套多方共享機制。”張小棟表示,這需要醫療、醫藥產業的醫學專家和保險行業專家的共同努力。
張小棟表示,開發非標體的普惠保險不僅能夠讓更多的帶病體、次標體納入保險產品的保障范圍內,還能幫助保險產業在支付端節約成本,控制不必要的風險,控制整體的費用,推動整個保險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把帶病投保產品普及開來,對于整個中國的健康險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助推。”張小棟表示,在整個商業健康險的領域里面,惠民保過去幾年發展特別快,其主要原因就是允許帶病投保、放開年齡限制,而這也是當下老百姓的需求。
張小棟表示,次標體保險對于普及商業健康險尤為重要。在家庭中,中年人往往是不急于買保險的,他們更多考慮的是老人和孩子,如果能將老人和孩子都覆蓋進保險里面,作為家庭經濟頂梁柱的中年人就會很愿意買單。此外,將非標體人群納入保險,可以擴大健康險的市場。
“我認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真正應該解決的,就是所謂的帶病人群的醫療保障問題。”張小棟表示,而這就需要把次標體人群納入到商保里面來。
如今是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大健康產業也將迎來新的機遇。“隨著老齡化不斷加劇,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迫切性不言而喻。作為大健康的從業人員,也要有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使命和擔當。”張小棟表示,其中的機遇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高品質的醫療醫藥供給。中國醫藥創新近年來發展速度非常快。政府和監管要持續鼓勵創新,讓中國的醫藥企業、醫療企業能夠持續不斷地提升醫療品質,惠及百姓。
其次,醫療資源的可及性。中國是全世界互聯網基因和互聯網應用最強的國家之一。疫情期間,我國的互聯網醫療便捷性就已得到充分體現。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更先進的技術引入醫療領域后,會幫助中國解決醫療資源的可及性問題。目前,這一領域已有企業和機構在嘗試。
第三,支付。解決支付問題需要各個商業保險公司、各種平臺、各個醫療相關機構共同努力,這在中國有非常大的發展機遇。
“這些是挑戰,也是機遇,能在這三個方面做出創新和嘗試的企業,也一定會成為未來大健康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張小棟表示,作為健康科技平臺,2023年,鎂信健康也將以升級惠民保、著力發展次標體保險、發展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管理和保險產品為重點。
“這個戰略不僅聚焦于商業模式,更是讓惠民保作為一個全民級產品,在后疫情時代更好地成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當中的重要一環,助力實現健康中國目標。”張小棟表示,在開發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保險產品的道路上,有機遇也有挑戰,但鎂信健康的腳步不會停止,希望能把這份創新變成真正對社會有價值的成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