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5 16:40:16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將圍繞《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要點,以場景端的創新供給作為研究突破口,充分發揮智庫端研究積累對媒體端內容生產的支撐作用,共同打造“數智未來景實驗室”IP勢能,以實驗室IP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讓場景端產品供給更精準普惠地滿足民生痛點需求,更有效地服務國家戰略大局。
每經記者|王郁彪 每經編輯|劉雪梅
3月15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以沸騰新“煙火”為主題的——“2023中國消費創新發展沙龍”上,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中譯出版社等優質生態合作伙伴共同設立的“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正式成立,未來將以實驗室為載體平臺,共同探索以“智媒+智庫”復合型服務聚合“產學研用金媒”一體化創新生態、打造創新飛輪的新思路新模式,實驗室也得到了傳媒茶話會、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等業界平臺的大力支持。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在京成立儀式 圖片來源:孫衛濤攝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常務副主席、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張景安,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孫若風,京東集團公關部總監劉暉,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社長喬衛兵,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彭強,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傳媒茶話會創始人劉燦國、商湯科技智能產業研究院戰略研究室主任劉亮等嘉賓現場見證和參與了成立儀式。
每日經濟新聞執行總經理馮明為張景安頒發“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顧問聘書 圖片來源:孫衛濤攝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顧問、原科技部秘書長張景安向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劉林鵬和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陳端頒發實驗室主任聘書 圖片來源:孫衛濤攝
今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發布《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規劃明確指出:“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央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技術”、“數字”和“綠色”高頻出現,“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為共識,國家大數據局的設立更為我國豐富的數據資源向數據資產、數據動能轉化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可以預見,數字中國的建設將成為牽引我國下一階段經濟社會全方位變革的核心動力,讓以現代化為目標指向的“中國道路”有了更明晰的實踐路徑。
另一方面,當前,生成式AI快速發展,相關企業在大模型構建前期投入巨大,但很多可以被生成式AI進行場景化賦能的垂類產業相關主體仍停留在認知啟蒙階段,產業鏈上下游尤其是應用層的場景化落地亟需有力推動。
面向目標市場端通過用戶調研反饋發掘最具消費者偏好度和產業引爆力的場景、搭建“場景”主題的業內溝通交流平臺共同優化場景供給、為龍頭企業大模型基礎設施的應用層場景配套上下游精準服務商、通過傳播報道的認知啟蒙引導培育用戶新場景使用習慣等,都可以在產業生態培育孵化的早期階段為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形成創新飛輪效應。
有鑒于此,實驗室聘請了來自學術界、產業界、媒體界的精英代表共同擔任學術委員,以應用端的場景創新與產品優化為導向凝煉研究議題,以期在當前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索學術前瞻性理論與企業科技創新實踐之間的互動新模式新路徑,也為媒體在AIGC時代的影響力深耕和服務升級提供方向性參考。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將圍繞《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要點,以場景端的創新供給作為研究突破口,充分發揮智庫端研究積累對媒體端內容生產的支撐作用,共同打造“數智未來景實驗室”IP勢能,“以實驗室IP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創新,讓場景端產品供給更精準普惠地滿足民生痛點需求,更有效地服務國家戰略大局”,陳端對實驗室未來功能定位做了簡要闡釋。
實驗室作為每日經濟新聞轉型升級整體戰略的一個支撐點,將根據階段性國家戰略布局重點和產業動態進行相應的產業議題凝煉和媒體議程設置,圍繞熱點產業議題形成IP穩定、議題前瞻的內容產出,未來,在細分數智城市、數智零售、數智物流、數智文旅、數智健康、數智金融等垂直領域的基礎上,配合線上線下沙龍論壇、典型商業場景調研走訪、以應用場景創新為主題的研究報告與白皮書發布、優秀案例征集和評選等活動優化產業創新生態鏈接模式,共同打造數字化時代“智媒+智庫”創新標桿樣本。
據悉,在人工智能方面,每經已成功實現5000家上市公司AI快訊秒速覆蓋。每經的AI戰略項目,還獲評國家新聞出版署“2020年中國報業深度融合發展創新案例”。2021年12月,每經AI電視正式上線,成為首家“無人化”AI驅動視頻直播系統,通過人工智能和虛擬主持人實現7×24小時全球財經視頻資訊播報。2022年,每經智能媒資庫投入使用,助力AI視頻生產,每經內容全量視頻化指日可待!每日經濟新聞作為中國主流財經媒體,全媒體用戶總量超過1億,年閱讀總量360億+,全媒體美譽度/影響力穩居中國財經傳媒第一陣容。
實驗室成立儀式現場,還舉行了“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顧問授聘儀式和學術委員、共建單位授聘儀式。
實驗室組織架構及聘任名單如下: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顧問:
張景安 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科學中心常務副主席、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發起人:
聞達 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
劉雙舟 中國廣告協會法律與道德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傳媒學院院長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主任:
陳端 中央財經大學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中心主任
劉林鵬 每日經濟新聞副總編輯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學術委員:
李偉 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二級巡視員
孫若風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長、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
喬衛兵 中國出版集團中譯出版社社長
姚建明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
李志起 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振興國際智庫理事長
何曉冬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AI研究院執行院長IEEE/CAAI Fellow
田豐 商湯科技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
郭金銅 用友集團副總裁,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信息與數字化專委會主任
彭強 軟通動力集團執行副總裁
陳冠嶺 福佑卡車技術合伙人
付雪冬 飛書高科技行業總經理
孟浩 科技部下屬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劉燦國 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傳媒茶話會創始人
于進勇 元宇宙教育實驗室秘書長
劉璐 《中國經貿》副社長、數字經濟創新聯合實驗室秘書長
李強 每經科技總經理
肖勇 每日經濟新聞編委、每經AI大數據產品中心負責人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秘書長:
李卓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總監
“數智未來場景實驗室”首批共建單位:
京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想集團、胡桃街(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商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福佑多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飛書科技有限公司、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