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3-15 15:18:13
在剛剛過去的2月,證券行業(含券商、分支機構及從業人員)共收到15張罰單,共涉及12家券商。從15張罰單違規的業務類型來看,經紀業務有7張,投行業務有6張,其余2張涉及研究業務領域。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葉峰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證監會及其分支機構、滬深京三大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中證協、中基協、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等官網梳理統計,以落款日期計算,在剛剛過去的2月,證券行業(含券商、分支機構及從業人員)共收到15張罰單,共涉及12家券商,其中涉及國海證券、平安證券和廣發證券各有2張,剩余9張罰單分別涉及川財證券、宏信證券、東北證券、東海證券、甬興證券、國融證券、光大證券、財通證券、粵開證券。從15張罰單違規的業務類型來看,經紀業務有7張,投行業務有6張,其余2張涉及研究業務領域。
梳理一:2家券商被立案調查
投行業務領域違規高發已是業內共識,不過罰單的監管類型一般多見于警示函或責令改正。今年2月,卻有2家券商因投行業務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東北證券于2月6日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因東北證券在執行豫金剛石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涉嫌保薦、持續督導等業務未勤勉盡責,所出具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東北證券立案。
同樣是2月6日,東海證券也收到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因東海證券在金洲慈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重大資產重組中,開展獨立財務顧問業務涉嫌未勤勉盡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規定,中國證券會決定對東海證券立案。
值得一提的是,2月17日全面注冊制正式實施,2家券商后續調查結果因而也值得關注。
梳理二:2家券商債券承銷業務違規被罰
投行領域除了前述2家券商被立案調查外,還有2家券商在債券承銷業務領域遭上交所書面警示。
上交所稱,川財證券在公司債券和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存在違規行為,包括債券承銷業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對20碧海01、20碧海02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內核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受托管理履職不足;在遷安熱02、遷安熱03、遷安熱04、遷安熱次資產證券化項目中,存續期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到位。上交所對川財證券予以書面警示。
另外,上交所也對宏信證券予以書面警示。上交所稱,宏信證券在公司債券業務中存在違規行為,包括債券承銷業務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對20西峽01項目盡職調查、風險揭示不充分,受托管理責任履行不到位,主營業務募集資金使用情況核查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因上述違規行為,川財證券和宏信證券在此之前已受到四川證監局的警示函監管措施。
梳理三:經紀業務罰單體現在產品銷售方面違規
今年2月,7張涉及經紀業務的罰單中,代銷金融產品、基金銷售等方面違規讓1家券商和1家分支機構是受到監管措施。
廣東證監局表示,粵開證券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公司內部合規檢查發現部分不具有基金從業資格的營銷人員、中后臺人員參與基金銷售活動問題,未按照內部規定開展合規問責,且個別分支機構中后臺人員仍有參與基金銷售問題。二是基金銷售相關部門的合規風控人員不具有基金從業資格。三是長期未發現廣西分公司原負責人郭某任職期間在其他營利性機構兼職,且發現相關問題后未按照內部規定開展合規問責,分支機構未及時向屬地證監局報告。
另外,云南證監局表示,平安證券云南分公司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未有效執行公司代銷金融產品業務管理等各項內控制度,分公司個別員工私自銷售非平安證券自主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二是原負責人涉嫌刑事犯罪被司法部門采取強制措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8487815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