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首頁汽車

          每經網首頁 > 首頁汽車 > 正文

          二手車新政實施三個月:夫妻檔加速公司化,買車更安心

          廣州日報 2023-03-30 12:48:51

          “現在通過市場買二手車,不再是與‘個人’交易了,而且還多了‘二手車待銷售’字樣。”近日,已經第二次買二手車的老李指著一個“綠本(《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的轉讓登記記錄說,“真正是在跟‘公司’交易,出了事也不怕找不到人。”細微變化的背后,是今年1月起實施的二手車新政。新政實施三個月以來,市場情況如何?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以往的二手車交易,大多是個人經紀模式,監管難、糾紛多。隨著二手車新政的落地,消費者買賣的二手車將直接與由注冊在案的二手車企業經手,交易更加透明,還有可追溯的售后服務。

          新政三月考:二手車商“優勝劣汰”

          二手車市場正上演“優勝劣汰”。記者近期走訪市場發現,有外地二手車商稱”我們有三四百臺車還在等待過戶。”而在廣州本地,個別車商也稱手中大概有十多臺“庫存車”面臨同樣問題。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沒有及時適應“二手車新政”所致。

          業內所指的“二手車新政”,即《商務部等17部門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里提及的關于二手車交易的相關新規,特別是其中有一條重要規定:2023年1月1日起,對自然人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出售持有時間少于1年的二手車達到3輛及以上的,汽車銷售企業、二手車交易市場、拍賣企業等不得為其開具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不予辦理交易登記手續。換言之,即個人名下持有時間不滿1年的汽車有三輛及以上的,一年內只能賣兩輛,第三輛車不能開交易發票,也無法過戶;若要過戶,須在名下滿一年以后。

          有二手車商未能適應新政,“但也發現有二手車商已借此變革,實現經營規模更大的突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在上周舉辦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分會2023年工作會議上指出,政策變化以及市場環境的改變,引領二手車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指出,二手車交易“背戶”行為被新政禁止——即要以正規的經銷公司開展業務。“只有以二手車經營主體為主,才能保證二手車營業體系正常發展。”

          記者采訪發現,也有不少二手車商及時根據政策進行調整。在南洲路的楚悅二手車行,負責人張云波告訴記者,已對公司發展策略及時調整,目前做到四倍的月流轉率,也就是庫存期在一周左右——這對“重資產”的二手車經營來說非常關鍵。作為商戶,他認為目前“新政推出是為了二手車交易合規劃和正規化,自覺接受監督。”

          新政直擊市場“痼疾”:限制“個人賣車”和“黃牛倒賣”

          業內人士指出,新政將直接改變二手車的經營模式。以前“有部分個人二手車販子搞個空殼公司把車掛個人名下售賣,車出問題了就把責任推給公司,還逃稅避稅。”廣駿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二手車商梁先生說,“現在政策督促二手車經營從‘夫妻檔、兄弟檔’到正規公司化。”

          此前,我國二手車交易以經紀模式為主。所謂經紀模式是指二手車經營主體將收購的二手車過戶到車商/員工個人名下,銷售時再將該二手車過戶登記到買家名下,這也就產生了個人“背戶”現象。這種個人之間交易的“好處”是可以免征購置稅。但如果進入經銷模式,則是指先將車收購至公司名下,再對外銷售,在這種模式下,需按照二手車銷售價格的0.5%進行繳稅。許海東指出,在經紀模式下,二手車交易普遍存在規模小、車況信息不透明、無法保證售后服務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場誠信問題突出等現象。另外,新政只是對個人經紀模式或者是黃牛倒賣等情況進行限制,整體上利于行業發展。

          “以前少交稅不交稅,但現在每成交一輛車都要交稅,不少車商心態沒有及時轉變。但與此同時已經有人‘拔得頭籌’。”在日前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汽車論壇上,廣州市寶利捷舊車交易市場董事長孫明霞告訴記者。她認為,預計經過落地適應期半年后,到今年6月份二手車市場將迎來一個井噴轉型期。“未來三年以內一定會出現二手車的頭部企業。同一交易市場里可實現信息共享優勢,讓用戶可以更快捷方便的買到自己想要的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認為,二手車行業的變革已經到了十分重要的時期,“很欣喜地看到很多二手車市場已經走在轉型升級的路上,有的已經初見成效”,肖政三說,“只有把握變革機遇,積極擁抱新政,加速經銷模式轉型,提高業務的合規性、透明性與誠信度,二手車商才能更好發展。”

          前瞻:品牌車商更穩定交易價格或下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1602.78萬輛,同比下降8.86%,同期相比減少了155.7萬輛,累計交易金額為10595.91億元。同時,《2023年中國二手車行業展望》研究報告中分析稱,2022年全年二手車的成交均價從6.16萬下降到4.84萬,呈現下降趨勢;基于供應鏈產業成本趨勢及國內激烈的新能源汽車競爭環境等因素影響,預計2023年二手車交易價格仍將呈現下探態勢。

          隨著全國取消國五限遷等政策相繼實施,當前二手車政策組合拳已全面落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表示,行業已經迎來全國大流通。

          今年新政實施以后,隨著二手車行業經營品牌化、規范化的深入發展,預計2023年品牌化車商的經營將會呈現更加穩定的趨勢。

          買車提示:

          新政實施后,在商務部門備案的二手車銷售企業辦理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轉讓登記時,公安機關在登記證書、行駛證上簽注“二手車待銷售”,只核發臨時號牌;該臨時號牌僅用于檢驗、加油等必要短途行駛時使用。芳村車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車商會把收回來的二手車拿到車管所備案,出現任何問題都找得到公司。”

          有二手車從業人士提醒,論在哪個渠道交易二手車,若證件上沒有“二手車待銷售”字,一定要小心,可先支付定金,要求對方開好二手車發票后再交付尾款。

          封面圖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責編 裴健如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現在通過市場買二手車,不再是與‘個人’交易了,而且還多了‘二手車待銷售’字樣。”近日,已經第二次買二手車的老李指著一個“綠本(《機動車登記證書》)”上的轉讓登記記錄說,“真正是在跟‘公司’交易,出了事也不怕找不到人。”細微變化的背后,是今年1月起實施的二手車新政。新政實施三個月以來,市場情況如何?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以往的二手車交易,大多是個人經紀模式,監管難、糾紛多。隨著二手車新政的落地,消費者買賣的二手車將直接與由注冊在案的二手車企業經手,交易更加透明,還有可追溯的售后服務。 新政三月考:二手車商“優勝劣汰” 二手車市場正上演“優勝劣汰”。記者近期走訪市場發現,有外地二手車商稱”我們有三四百臺車還在等待過戶。”而在廣州本地,個別車商也稱手中大概有十多臺“庫存車”面臨同樣問題。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是沒有及時適應“二手車新政”所致。 業內所指的“二手車新政”,即《商務部等17部門關于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里提及的關于二手車交易的相關新規,特別是其中有一條重要規定:2023年1月1日起,對自然人在一個自然年度內出售持有時間少于1年的二手車達到3輛及以上的,汽車銷售企業、二手車交易市場、拍賣企業等不得為其開具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不予辦理交易登記手續。換言之,即個人名下持有時間不滿1年的汽車有三輛及以上的,一年內只能賣兩輛,第三輛車不能開交易發票,也無法過戶;若要過戶,須在名下滿一年以后。 有二手車商未能適應新政,“但也發現有二手車商已借此變革,實現經營規模更大的突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在上周舉辦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分會2023年工作會議上指出,政策變化以及市場環境的改變,引領二手車行業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指出,二手車交易“背戶”行為被新政禁止——即要以正規的經銷公司開展業務。“只有以二手車經營主體為主,才能保證二手車營業體系正常發展。” 記者采訪發現,也有不少二手車商及時根據政策進行調整。在南洲路的楚悅二手車行,負責人張云波告訴記者,已對公司發展策略及時調整,目前做到四倍的月流轉率,也就是庫存期在一周左右——這對“重資產”的二手車經營來說非常關鍵。作為商戶,他認為目前“新政推出是為了二手車交易合規劃和正規化,自覺接受監督。” 新政直擊市場“痼疾”:限制“個人賣車”和“黃牛倒賣” 業內人士指出,新政將直接改變二手車的經營模式。以前“有部分個人二手車販子搞個空殼公司把車掛個人名下售賣,車出問題了就把責任推給公司,還逃稅避稅。”廣駿二手車交易市場的二手車商梁先生說,“現在政策督促二手車經營從‘夫妻檔、兄弟檔’到正規公司化。” 此前,我國二手車交易以經紀模式為主。所謂經紀模式是指二手車經營主體將收購的二手車過戶到車商/員工個人名下,銷售時再將該二手車過戶登記到買家名下,這也就產生了個人“背戶”現象。這種個人之間交易的“好處”是可以免征購置稅。但如果進入經銷模式,則是指先將車收購至公司名下,再對外銷售,在這種模式下,需按照二手車銷售價格的0.5%進行繳稅。許海東指出,在經紀模式下,二手車交易普遍存在規模小、車況信息不透明、無法保證售后服務和消費者合法權益、市場誠信問題突出等現象。另外,新政只是對個人經紀模式或者是黃牛倒賣等情況進行限制,整體上利于行業發展。 “以前少交稅不交稅,但現在每成交一輛車都要交稅,不少車商心態沒有及時轉變。但與此同時已經有人‘拔得頭籌’。”在日前廣東省汽車流通協會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汽車論壇上,廣州市寶利捷舊車交易市場董事長孫明霞告訴記者。她認為,預計經過落地適應期半年后,到今年6月份二手車市場將迎來一個井噴轉型期。“未來三年以內一定會出現二手車的頭部企業。同一交易市場里可實現信息共享優勢,讓用戶可以更快捷方便的買到自己想要的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肖政三認為,二手車行業的變革已經到了十分重要的時期,“很欣喜地看到很多二手車市場已經走在轉型升級的路上,有的已經初見成效”,肖政三說,“只有把握變革機遇,積極擁抱新政,加速經銷模式轉型,提高業務的合規性、透明性與誠信度,二手車商才能更好發展。” 前瞻:品牌車商更穩定交易價格或下探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為1602.78萬輛,同比下降8.86%,同期相比減少了155.7萬輛,累計交易金額為10595.91億元。同時,《2023年中國二手車行業展望》研究報告中分析稱,2022年全年二手車的成交均價從6.16萬下降到4.84萬,呈現下降趨勢;基于供應鏈產業成本趨勢及國內激烈的新能源汽車競爭環境等因素影響,預計2023年二手車交易價格仍將呈現下探態勢。 隨著全國取消國五限遷等政策相繼實施,當前二手車政策組合拳已全面落地,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表示,行業已經迎來全國大流通。 今年新政實施以后,隨著二手車行業經營品牌化、規范化的深入發展,預計2023年品牌化車商的經營將會呈現更加穩定的趨勢。 買車提示: 新政實施后,在商務部門備案的二手車銷售企業辦理非營運小微型載客汽車轉讓登記時,公安機關在登記證書、行駛證上簽注“二手車待銷售”,只核發臨時號牌;該臨時號牌僅用于檢驗、加油等必要短途行駛時使用。芳村車管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車商會把收回來的二手車拿到車管所備案,出現任何問題都找得到公司。” 有二手車從業人士提醒,論在哪個渠道交易二手車,若證件上沒有“二手車待銷售”字,一定要小心,可先支付定金,要求對方開好二手車發票后再交付尾款。 封面圖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亚洲阿v天堂2020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秋霞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e | 欧美日韩国产偷看 |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