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7 16:41:58
每經記者|黃小聰 每經編輯|肖芮冬
近日,《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和《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迎來首次擴容,其中在基金名錄中,產品數量從第一批的129只增加到了143只;而在銷售機構名錄中,機構數量從首批的37家增加到了44家。
1、個人養老金兩大名錄擴容
4月14日,證監會公布了最新的《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和《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名錄》。這是自2022年11月18日后,首次對該名錄進行更新。
每經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納入個人養老金的基金數量增加至143只,相比首批的129只,增加了14只,主要來自東證資管旗下的東方紅養老目標產品,以及國壽安保基金國泰君安資管、泰達宏利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的養老目標基金。
此外,個人養老金基金銷售機構數量也從首批的37家增加到了44家,這次增加的7家機構來自3家銀行和4家券商,具體分別為:華夏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中信證券(山東)、中信證券華南、平安證券、安信證券。
2、產品剖析
本期的養老產品剖析來看工銀養老2035(FOF)Y。該產品成立于2022年11月11日,也是首批入圍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的基金,Y份額截至去年底的規模約為0.72億元。
該基金的基金經理為蔣華安,2017年加入工銀瑞信基金。在加入工銀瑞信之前,他曾在社保基金理事會資產配置處擔任副處長,目前是工銀瑞信FOF投資部總經理、投資總監。
蔣華安從2018年10月開始管理公募FOF產品。其管理的首只產品就是工銀養老2035(FOF)的A份額,距今已超過4年。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該基金成立以來的回報為41.74%。
從近3年的時間維度來看,該基金的表現還是比較不錯,在同類產品中處于比較靠前的位置。不過如果從近兩年的表現來看,則要遜色一些,其中近兩年的回報為-5.31%。
從名稱上可以看到,這是一只目標日期基金,目前權益資產的中樞配置比例位于40%的位置,上限為50%,下限為25%,比較接近于一只平衡混合型基金的水平。
整體而言,該基金比較適合風險偏好比較適中的投資者。
另外,具體到該基金的投資層面,截至去年底的重倉基金中,前十大重倉基金有8只是債券型基金,主要以工銀瑞信和易方達旗下的債券基金為主。而在權益倉位的配置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主要以ETF產品為主,另一部分以主動管理的產品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行業賽道的選擇以ETF為主,但是基本上以廣撒網為主,涵蓋了各大熱門賽道,包括互聯網、酒、消費、芯片、光伏、新能源等。而主動管理的產品,則主要以一些績優基金經理的產品為主,比如包括了大成國企改革、廣發睿毅領先、中庚小盤價值等。
總的來說,該基金雖然也持有工銀瑞信旗下的一些基金,但內部FOF的特征并不明顯,特別是在權益配置上,更多的是選取全市場的基金,且整體持倉比較分散。不過,也要注意到,ETF廣撒網的持倉方式,今年以來并不太有效,雖然看上去覆蓋了很多賽道,但實際上不少板塊的行情并不是經常集體普漲,而是一邊在上漲,另一邊在下跌,因此最終可能對凈值的貢獻并不明顯。該基金Y份額今年以來(截至4月13日)的回報僅為1.94%,在同類產品中處于后二分之一的位置。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980907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