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6 21:07:39
每經記者|王硯丹 每經編輯|肖芮冬
“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即將臨近。《每日經濟新聞》獲悉,近期中證協向券商下發了關于排查報送網絡非法證券活動信息的通知,要求各券商、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全網排查填報證券領域涉非(涉及非法證券活動)信息,包括獨立的涉非活動網站及APP,網絡平臺上的涉非活動賬號及涉非信息,其中重點排查假冒仿冒證券經營機構和人員等涉非“自媒體”賬號與APP。
根據中證協的通知,本次證券公司、證券咨詢公司填報涉及非法證券活動信息,目的是為“嚴厲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違規活動,切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重點排查假冒仿冒證券經營機構和人員等涉非“自媒體”賬號與APP,則是為了“核實確認信息的違法性,以免誤刪信息、誤封賬號”。
該填報的首次報送截止日期為2023年5月5日,而五一小長假臨近,這意味著上市券商相關互金、合規等部門又到了緊鑼密鼓、努力干活的關頭。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注意到,上述文件中所提及的發文依據之一——《非法證券活動網上信息內容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正值有關方面開展該項治理工作的關鍵時期。
該《方案》于2022年12月底發布。《方案》明確,要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組織開展全面自查,及時清理處置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許可的機構、未登記為證券投資咨詢從業人員的個人提供證券投資建議等涉非法薦股的信息和賬號,以及編造傳播虛假證券信息、蠱惑交易等涉股市“黑嘴”和仿冒證券基金經營機構、工作人員的信息和賬號。2023年6月底前,證券業務必須持牌經營的要求得到落實,網上證券信息內容明顯改善,非法證券活動多發頻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如今距離上述目標達成的最后期限2023年6月底僅有兩個月時間,中證協下發文件要求證券公司協助相關信息填報也是在情理之中。
近年來,非法證券活動頻發,不但是妨礙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毒瘤,同時也對不少投資者帶來了巨額損失。
就在4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刊發了一篇名為《大V代客理財 ,多人巨虧!寶媽300萬買房款幾近虧光!當事人詳述“慘劇”始末……》的報道。報道詳細復盤了一位二胎寶媽因信任名叫“思辰”的大V,將賬戶交于其操作,最終幾乎虧光買房款的慘劇。虧光后,大V銷聲匿跡,而由于未簽訂正式委托合同,受害者寶媽正面臨著維權困難等難題。
除了非法薦股、股市黑嘴外,不少券商近年來也深受非法證券機構困擾,且非法證券機構的碰瓷套路等還有更新趨勢。
今年4月4日,方正證券在其公眾號中發布聲明稱,近期,不法分子使用帶有公司LOGO的二維碼,謊稱將相應債券抵押給公司,假借公司名義騙取客戶信任,利用退學費、解凍費、所得稅保證金為由實施詐騙。
方正證券表示:“公司與這些機構無往來,無任何關系。”并提示公司官方APP為“小方”,官方網站為www.foundersc.com及www.95571.cn,全國客戶服務電話為95571。其他以“方正證券”字樣設立的APP、網址、客服電話,如”方正在線”、“FDS ”APP等均為非法、假冒,如投資者已使用,建議報警。
而就在不久前的4月20日,中證協“打擊非法證券活動”欄目又匯總了十余家券商聲明,提醒投資者注意防范不法分子假冒公司或以公司員工名義開展非法證券活動。
如申港證券提醒,有不法分子假借公司名義通過非法證券網站或假冒“申港證券”工作人員身份,通過網站、抖音、微信、電話、短信等方式,勸說投資者加入薦股微信群、公眾號、QQ群,誘導投資者下載非法APP或直接向投資者推薦股票,進行非法證券活動,破壞證券市場正常秩序,嚴重影響到公司聲譽。并附上了假冒網站截圖提請投資者注意:
東方證券則提醒,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假冒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名義開展非法證券活動,違法人員通過微博(微博昵稱:東方證券-沈可馨、東方證券閆偉、神牛居士-老吳)假冒公司工作人員的身份,誘導投資者進行非法證券投資咨詢活動。
為保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東方證券特別提醒投資者注意防范非法證券活動,提高對非法證券活動的辨別能力,保護自身財產安全。并提示:“我司員工企業微信名均已實名認證”。“我司不會以個人名義開展證券業務。請投資者認準經我司實名認證的工作人員。”
此外,外資券商也被碰瓷。星展證券也發布提示,近期公司發現,有不法分子冒用星展證券的名義、公司LOGO、印章等信息及冒充星展證券工作人員,制作和傳播仿冒網站、虛假APP,以證券投資等理由,誘導公眾通過前述網站、APP開展證券投資活動。
星展證券還特別提醒:星展證券目前未面向個人投資者上線任何互聯網交易平臺、未發布任何面向投資者的App軟件,除公司官方網站之外無任何其他網站。星展證券官方網站為www.dbssecurities.com.cn;官方微信公眾號為星展證券(認證賬戶,微信號:DBSSecurities);業務聯系電話為021-38562888。
銀河證券的首席風險官也被碰瓷。4月14日,銀河證券發布聲明:近期我司發現有不法分子假借我司名義,冒用公司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梁世鵬及公司員工劉芮睿身份,通過QQ群、非法APP等方式,開展非法證券活動。不法分子建立QQ群,向群內投資者出示被仿冒人員在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從業人員基本信息公示中的信息,騙取投資者信任,在QQ群中發布“銀河證券二月拉升計劃表”“一級市場投資賬戶(優勢)”“離場通知”等信息,進而誘騙投資者下載虛假手機APP軟件。
銀河證券特別提示投資者,以下QQ群等都是騙子:QQ群號666928713、686240999;QQ群名步步高升-A2、富陶白-60;QQ號249175221、429273262、481013757、1113348505;虛假手機APP軟件名稱GALAXY。
對于層出不窮的非法證券活動,除了監管加大打擊力度外,投資者也應提高警惕,以免蒙受損失。
如重慶證監局就曾提示:投資者進行證券期貨交易,一定要通過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具有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合法機構進行。這些機構的名單可以到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和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查詢。請投資者提高警惕、抵制誘惑,拒絕與無證券期貨業務資格的機構合作,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發現假冒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從事非法活動線索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到當地證監局舉報。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018841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