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27 18:03:25
◎倪虹指出,房地產業發展要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改變“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模式,開展現房銷售試點,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每經編輯|陳夢妤
6月26日下午,據中國建設報消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會見了來訪的中國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葛海蛟一行,就深化政銀合作、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交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董建國參加會見。
倪虹指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直接連著人民群眾的利益和福祉,是促進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擁有龐大的市場規模,豐富的數據、現金流等要素資源和廣泛的應用場景。做好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拓寬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與金融機構的合作,讓金融創新、產品創新、科技創新深度融合起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倪虹強調,“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意識,加快推進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建設交付,切實維護購房人合法權益。房地產業發展要從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改變“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模式,開展現房銷售試點,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倪虹肯定了中國銀行在“保交樓”方面提供商業銀行配套融資上的積極態度和所做的工作,希望中國銀行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出更多貢獻。
倪虹指出,要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城市建設和更新,推動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要為人民群眾建造好房子,提高住房品質,探索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要抓住數字化轉型機遇,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要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助力建筑企業“走出去”,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希望中國銀行走在前列,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開展更加深入廣泛的合作。
葛海蛟表示,感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一直以來對中國銀行的信任和支持,將充分發揮中國銀行國際化、綜合化的優勢,積極參與住房和房地產、城市建設和更新、建筑業發展、開拓國際市場等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重點工作,建立專門團隊,擴大合作領域,強化協調配合,創新經驗做法,全力以赴助力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對于倪虹提出的房屋養老金制度,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指出,此次提及房屋養老金制度,且用了“探索”兩字,這就要求我們深入理解房屋養老金制度,尤其是從房屋安全保障等角度進行理解。
2022年長沙自建房倒塌事件后,住建部就明確,要研究建立房屋養老金制度,更好解決既有房屋維修資金來源問題。從這里表述可以看出,房屋養老金制度和房屋維修等概念有較強的關聯。
第一,當前小區的燃氣爆炸、房屋漏水、房屋承重墻問題、加裝電梯等,其實都涉及到房屋管理內容,都會涉及各類資金問題。所以此類制度的建立,更需要考慮資金來源和融資內容。
第二,資金方面的來源,一些城市和學者都有實踐或創新。比如寧波明確建立這項制度,其把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簡稱為“房屋養老金”。而此前一些政協委員建議,可以把當年土地出讓收入(地價款)或凈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錢來作為房屋養老金。因此后續此類資金如何實現開源節流,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第三,以長沙自建房倒塌事件為標志,如何加強房屋管理,尤其是房屋的建筑安全管理,這是后續房屋養老金制度的重點關注領域。通俗來說,房屋在后續使用中需要有持續的資金進行維護,就類似有養老金一樣可以全生命周期進行房屋的維護。其和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還是略有差異的。
第四,此類制度建立創造了很多新商業機會,物業公司、中介機構、保險機構、金融機構和建筑企業等都應該關注此類制度,積極在這個領域做好研究工作,以更好開展相關業務內容。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56386608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