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7 17:28:39
每經記者|趙云 每經編輯|葉峰
7月7日,大盤全天震蕩調整,三大指數均小幅下跌,滬指相對偏強。截至收盤,滬指跌0.28%,深成指跌0.73%,創業板指跌1.05%。
盤面上,農業股逆勢走強,神農科技、秋樂種業漲超10%,農發種業漲停。電力股全天強勢,晉控電力、大連熱電、京能熱力、長青集團等漲停。券商等金融權重股午后一度沖高,錦龍股份、東吳證券漲超3%。
下跌方面,AI概念股再度調整,吉大正元跌停,寒武紀、新華網等跌超5%;減速器概念股沖高回落,中馬傳動跌停,南方精工、德邁仕等跌幅較大。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30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7997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200億,兩市成交額跌破8000億,比昨天的地量還地量。
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45.17億元,連續4日凈賣出,本周累計凈賣出超90億元。
量能的缺失,讓指數呈現無意義的波動,盤面則成了一盤散沙,缺乏有持續性的主線。對比今天和昨天盤中的異動大致可以看出,很難有連著漲兩天的板塊,更不奢談誰能一周5天都漲。
于是一周下來,漲幅最大的板塊,就是今天才異動的農業股。消息面的利好也不是沒有:近期農業農村部組織實施農墾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和"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提出農墾要充分發揮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中的國家隊作用,力爭用3-5年時間,實現農墾系統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30億斤,面向地方開展社會化服務面積達到1.5億畝次,帶動地方糧食增產70億斤,共計帶動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100億斤。
排第二的新能源汽車近期夠強了吧,昨天尾盤拉板的情緒龍頭浙江世寶,今天尾盤也無奈跳水。對短線客來說,下周敢不敢接,暫時也要打個問號。
而下跌的板塊就更不用說了,這一周"AI人"的信仰繼續被挑戰。周四好不容易反彈了點,今天又給跌回去了。
炒了幾個月了,人工智能的基本面有啥大變化嗎?沒有。但縮量的市場,對需要大流動性的板塊就是不太友好。
連邏輯和機構參與度都相對更硬的CPO板塊,5天都累計跌了1.41%。
上面說這些,并不是想讓大家對股市灰心喪氣,而是想說,市場總是需要敬畏的,我們選擇相信的邏輯和做出的抉擇,也是要排在敬畏市場之后。
如果近段時間的市場表現,以及帶給你盈虧的體驗都有所異常,那么你可以選擇:一是忽略短線的波動,讓時間來證明;二是更謹慎些,要么減倉、清倉,要么至少利用好分時的波動,不要單純期待每一個上漲之后都不會跌回來——你不做T,那么有的是量化資金會賺這個錢。
好了,"虛"的東西就講到這里。其實每天盤中和盤后,總是有各種消息,利好相應的板塊。隨便舉幾個剛剛發布的:
【工信部建立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溝通交流機制】據微信公眾號"工信微報",根據國務院部署安排,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建立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溝通交流機制,加強對企服務工作,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7月7日主持召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圓桌會議,認真聽取企業經營發展情況、困難問題和意見建議,就促進專精特新發展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
會上,來自電子、軟件、新材料、新能源、儀器儀表、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領域的1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負責人作了重點發言,介紹了企業扎根細分領域、加強產品和技術創新的做法以及享受惠企政策的情況,談了對未來行業及自身發展的看法,反映了生產經營中的實際困難,對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提出了專業性、針對性建議。另有10家企業負責人作書面發言,并參與了交流討論。與會企業家對未來發展目標實、決心大、信心足,表示將走好專精特新之路,在產品研發、人才引進、技術改造等方面狠下功夫,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維護良好市場環境,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提升產業鏈水平積極貢獻力量。
【華為云盤古大模型3.0正式發布】在7日下午舉行的華為開發者大會2023(Cloud)上,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宣布,華為云盤古大模型3.0正式發布。張平安稱,盤古大模型3.0分為L0基礎大模型、L1行業大模型、L2場景模型三層架構,將重塑千行百業。據介紹,這是完全面向行業的大模型。其中盤古L0層基礎大模型,包括千億級參數的自然語言大模型、盤古多模態大模型、視覺大模型、預測大模型、科學計算大模型等,L1層是為行業大模型,包括政務、金融、制造、礦山等。L2層為場景模型。
【5部門發布政策 支持深圳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財聯社7月7日電,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聯合深圳市商務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監管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印發《深圳金融支持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指導意見》,鼓勵金融機構抓實抓好外貿領域信貸投放,積極滿足民營、中小微企業外貿融資需求,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外貿企業發展;創新信貸產品,穩定和擴大重點領域進出口,發展外貿供應鏈金融;培育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融資中的使用。鼓勵金融機構提升跨境貿易收支便利化水平,拓寬外貿新業態跨境結算渠道,促進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外貿綜合服務等規范創新發展;鼓勵銀行及相關機構便利重大交易平臺跨境結算,提升本外幣跨境資金統籌使用效率,支持跨境貿易結算境內外聯動。
想必周末還有更多消息。通常利好來了,消息一發酵,"小作文"再把概念股一梳理,擺在很多人面前的就剩"買不買""買哪個"了。但畢竟抬升股價需要的是資金,當市場成交縮量,利好來了的第二天就更容易高開低走,讓后買者接盤。
但反過來想,是不是只要等到哪天成交量上去了,大家的風險偏好又可以打開了呢?
最后分享一些機構觀點。
策略上,國海證券研報認為,"弱業績"背景下估值驅動力明顯增強,仍是市場的主要矛盾。今年以來市場估值分化明顯,TMT估值大幅抬升而大制造估值連續調整,背后產業趨勢是主導。順周期行業的機會源于政策明顯加力或者地產出口趨勢好轉,而流動性寬松和國內改革可能推升市場估值,產業趨勢關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主題關注中特估。
昨天才辦了中期策略會的銀河證券團隊認為,趨勢上,從內外部投資環境的邊際變化看,A股在經歷二季度震蕩行情后,估值處于年內低位,且仍處于歷史中低水平,下半年震蕩上行可能性較大。風格主題方面,仍以政策導向風格為主,中小盤股和價值股仍是下半年繼續建議關注的風格。
銀河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在結構性研判上,建議關注"2+1"主線輪動。首先是國產科技替代創新,比如計算機、電子、通信、軟件服務、數字經濟等科創領域。其次是"中特估"主題,比如能源、基建、房地產產業鏈等。最后是輔助線條--績優的消費細分領域,比如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酒店、旅游、交運、新能源消費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