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騙子猖狂!掛牌才2個月的國家金監總局發文打假:警惕這些騙局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2 12:40:49

          每經編輯|盧祥勇    

          CFF20LXzkOyCibnIf3ARwn2aiaeHzY5PRIvCibkoFmYdDeuibcsjib9Eu3U7RWhG7x8PrfwtZh5EEJvyywmvq0qy1icA.jpg

          近期,多家大型央企發布公告,稱被不法分子冒用名義行騙,表示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對詐騙活動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涉及央企包括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中信集團、中央結算公司等。

          CFF20LXzkOw5xiaBiaicsWkz0oEf7l5maxaM1Ufhj5vf368SGcd1l0bP6ZnVmkVWshkY3J35GX3iaicDexrib0pX65Ig.jpg

          CFF20LXzkOw5xiaBiaicsWkz0oEf7l5maxaUkeiaxmyo1PCf75M7sneufM9Oxm7uyMmHDVcQ2BsBficMWnWGcetYoCg.jpg

          7月12日上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防范冒用金融監管名義實施詐騙的風險提示,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警惕,增強反詐意識和識別能力。

                   

          CFF20LXzkOw5xiaBiaicsWkz0oEf7l5maxaKnIGFbn1SjpwzGicWyLWYXBiakNjexDBGIo6CFCt88PdSkz5S2FHKdvg.png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稱,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詐騙。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提示,金融監管部門不直接辦理金融業務,也不會與消費者有任何資金往來。金融消費者應選擇正規機構的合法金融服務;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謹防信息泄露。通過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維權,發現犯罪線索或者遭遇損失及時報案。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今年5月18日在京正式掛牌,我國金融監管機構改革邁出重要一步。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通常有三大詐騙手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冒充金融監管部門實施詐騙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手法一:偽造金融監管部門文件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冒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名義,通過電話短信、快遞信函、互聯網等渠道,發布“P2P出借人風險專項清退通知”“金融平臺清退通知”等虛假信息,引誘投資人通過所謂“官方回款渠道”進行“清退登記”。投資人注冊登記后,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繳納保證金等作為回款條件,詐騙投資人錢財。

          手法二:假冒金融監管部門受理投訴實施詐騙。消費者在非官方渠道投訴后,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獲取的消費者手機號碼、投訴內容等信息,以“解決投訴”“理賠退費”等為由聯系消費者,誘導其點擊“XX監管部門在線理賠中心”等虛假鏈接或者利用視頻會議軟件創建所謂“XX監管部門會議室”,誘騙登錄并開啟屏幕共享,從而騙取銀行卡號、網銀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盜取消費者資金。

          手法三:冒充金融監管人員以“消除征信不良記錄”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非法收集的銀行卡號、貸款額度等個人信息,通過電話、社交軟件等聯系消費者并騙取信任,謊稱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聯網貸款等借貸產品時產生逾期記錄,將被列入“征信黑名單”,如要“修復征信”,需向指定的“專用賬戶”轉入資金進行“信用佐證”,并稱該筆款項隨后將予退回。一旦消費者信以為真操作轉賬,不法分子迅速轉移資金并藏匿。

          以上詐騙手法均為非法冒用金融監管部門名義,利用部分金融消費者急于解困、挽回損失、自證清白等心理特點進行詐騙。

          為保護廣大消費者信息安全、財產安全等合法權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提示:

          一、金融監管部門不直接辦理金融業務,也不會與消費者有任何資金往來。金融監管部門從未設立或者授權設立P2P、投資理財等“回款渠道”,不會通過QQ群、微信群、交易平臺等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資金清退工作。請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二、選擇正規機構的合法金融服務。消費者如果有借款、理財、保險等金融需求,應通過具備相應業務資質的機構獲取金融服務。切勿盲目相信陌生來電、短信、廣告傳單、社交媒體等非正規途徑推銷的“低息快捷”“免抵押擔保”貸款業務及“保本高收益”理財產品等。

          三、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謹防信息泄露。對于不明來源的“內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發布傳播的信息,消費者要仔細辨識,妥善保管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及密碼、驗證碼等重要信息,不點擊不明鏈接或者下載不明APP,不與陌生人共享屏幕,審慎對外提供個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財產損失。

          四、通過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維權。因金融產品或者服務問題與金融機構發生爭議的,消費者可優先選擇金融機構公布的官方投訴受理渠道進行處理;未達成一致的,可向當地金融糾紛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金融監管部門反映。切勿隨意點擊或者打開陌生人發送的所謂“官方投訴鏈接”。

          五、發現犯罪線索或者遭遇損失及時報案。一旦遭遇詐騙或者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消費者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反映有關情況,不可輕信網絡上自稱“網警”“黑客”等組織或者人員,避免再次受騙。同時,注意留存證據,積極提供線索,配合公安機關案件偵查,盡力挽回損失。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多地警方提醒

          5月25日,柳州警方發布緊急預警,表示近期該市有多名群眾反映收到快遞文件,內附一則“清退通知”,主要內容為: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名義,要求“對部分投資人辦理清退事項”,清退款方式使用騰訊QQ辦公軟件,要求出資方掃描下方二維碼辦理,24小時內未進行清退申請視為自動放棄。

          柳州警方表示,這依然屬于典型的冒充公檢法或政府機關類詐騙。若不慎進入視頻會議,或掃描二維碼,個人信息極有可能被竊取或落入詐騙陷阱進而轉賬被騙。

          QvjsLvJbt5HibSiciaR7zLZogsxNSN3sa9PWJjtayZBltsK4rXia7zzPiaKoBjb6VLwIWgicJFujxpicTWfkKtZBSGV3g.jpg

          除柳州警方外,佛山市反詐騙中心、晉城市反詐中心也相繼發布緊急預警,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們務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CFF20LXzkOw5xiaBiaicsWkz0oEf7l5maxa2klcC8ib8he9NcuXCjeMTOemtsgUkHFibicBl2b6H44oiatBduFiaqpw8RQ.png

          今年6月,“深圳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發布了多篇文章稱,詐騙分子仍不斷通過快遞寄送方式大肆寄出印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字樣的通知書,以廣撒網實施線下引流式詐騙。這些標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文書,都是騙子偽造的。

          CFF20LXzkOw5xiaBiaicsWkz0oEf7l5maxaf6omf4aQ7ic2h7x8FszrCicc3QMBOMNdpb3dSPFZoxe272gS4ylJUpwA.jpg

          文章稱,杭州、寧波等多地有相同案例,甚至有人被騙金額高達150萬元。

          截至目前,“深圳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根據掌握情況已發現不法分子通過郵政EMS、順豐快遞、京東快遞、中通快遞、韻達快遞等快遞物流公司寄出上述類似詐騙文書,正緊急會同有關部門、企業開展聯合攔截、封堵、宣傳行動,將發現一起、攔截封堵一起、打擊一起,堅決將詐騙分子囂張氣焰打壓下去。

          編輯|盧祥勇 杜恒峰

          校對|王月龍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晉城市反欺詐中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韩欧美中文久久精品人人爽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的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中文网 | 亚洲AV香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二区综合 | 日韩特黄精品一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