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3 11:56:32
每經編輯|杜宇
7月12日,深圳證監局的一紙行政處罰決定書曝光了云財經無證薦股行為。
圖片來源:深圳證監局
深圳證監局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云財經因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對外銷售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功能的軟件產品,構成非法經營證券業務行為,被深圳證監局處以“沒一罰一”合計1097.22萬元。
與此同時,云財經創始人黃某被處罰10萬元,4名工作人員被分別處以3萬元罰款。
深圳證監局表示,經查明,云財經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2016年至2019年期間,云財經通過公司網站、APP、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經營“漲停先驅者”“早盤捉妖”“N型反轉大師”“搓揉優選大師”“研報大師”等軟件產品(以下統稱軟件產品),向客戶提供具體證券投資品種的選擇建議或買賣時機建議,屬于《關于加強對利用“薦股軟件”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監管的暫行規定》(證監會公告〔2012〕40號)第一條第一款第(二)、(三)項規定的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功能的軟件產品。云財經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對外銷售上述軟件產品,共獲得收入5,486,080.06元。黃拓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總經理、執行董事,制定軟件產品的模型條件并對推送股票進行人工審核;胡梓聰任產品經理,協調軟件產品的開發工作;張順慶、梁倩慧任技術員,負責編寫代碼搭建軟件產品框架;朱燦生參與軟件產品推送股票的人工審核。
圖片來源:深圳證監局
深圳證監局認為,云財經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對外銷售具有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功能的軟件產品,違反了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二十二條關于“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經營證券業務”的規定,構成第一百九十七條所述的非法經營證券業務行為。黃拓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胡梓聰、朱燦生、張順慶、梁倩慧是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在陳述申辯中,云財經表示,軟件產品性質應經專家鑒定。且違法所得金額應按獲利金額計算,需扣除相關成本支出、繳納稅費及退款金額。云財經還認為調查程序違規,且處罰周期超過一年。違法情節輕微,沒有造成危害后果,應不予處罰。
不過,除了提供證據證明的退款部分扣除外,其余申辯意見均未得到監管部門的認可。
最終,深圳證監局決定,沒收云財經違法所得548.61萬元,并處以同等548.61萬元罰款。對黃某給予警告,并處以10萬元罰款;對胡某聰等4人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萬元罰款。
圖片來源:深圳證監局
此前監管規定顯示,“薦股軟件”是指具備一項或多項證券投資咨詢服務功能的軟件產品、軟件工具或者終端設備,包括:1.提供涉及具體證券投資品種的投資分析意見,或者預測具體證券投資品種的價格走勢;2.提供具體證券投資品種選擇建議;3.提供具體證券投資品種的買賣時機建議;4.提供其他證券投資分析、預測或者建議。
向投資者銷售或者提供“薦股軟件”,并直接或者間接獲取經濟利益的,屬于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應當經證監會許可,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利用“薦股軟件”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
天眼查信息顯示,深圳云財經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深圳市證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廣東省深圳市,注冊資本1000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創始人黃某在2012年就和團隊創立了云財經情報聚合平臺,提供股市情報垂直搜索。彼時,黃某稱云財經的股票情報搜索對股民來說是證券界的“百度”,將改變股民獲取消息的管道。
據中國基金報,黃某還曾表示,云財經是一家想做成證券行業內部搜索引擎的公司。公司主要靠信息之外的增值服務盈利,包括為客戶提供經過篩選的、可能影響股價的消息推送等。
《證券法》已明確規定,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服務業務,應當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未經核準,不得為證券的交易及相關活動提供服務。從事其他證券服務業務,應當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近幾年來,隨著非法薦股打擊力度加大,傳統線下薦股得到遏制,但有部分“股神”轉移到線上社交、短視頻平臺,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手段繼續進行薦股,這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更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以此同時,隨著我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我國股市吸引力逐漸增強,個人投資者數量已超過2.1億,成為資本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但由于部分投資者可能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或是新進入市場的股民,給一些動機不良的“股神”提供了可乘之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11911769
為進一步規范證券活動網上信息內容,嚴厲打擊股市“黑嘴”、非法薦股等行為,2022年末,中央網信辦秘書局、中國證監會辦公廳聯合印發《非法證券活動網上信息內容治理工作方案》。
《方案》明確,要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建立健全常態長效工作機制,最大限度壓縮股市“黑嘴”、非法薦股活動網絡生存空間,切實維護清朗網絡空間和社會和諧穩定。
《方案》提出目標:通過各地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2023年3月底前,現有網上涉股市“黑嘴”、非法薦股的信息、賬號和網站平臺得到基本處置。2023年6月底前,證券業務必須持牌經營的要求得到落實,網上證券信息內容明顯改善,非法證券活動多發頻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
5月15日,據央視新聞報道,從中國證券業協會獲悉,近年來非法證券活動點多面廣,非法推薦股票、非法發行股票、股市黑嘴、場外配資、假冒仿冒證券經營機構從業人員等非法活動時有發生,嚴重損害投資者利益。
證監會繼續保持打非高壓態勢,中國證券業協會將充分發揮證券經營機構正面引導作用,堅決遏制非法證券活動蔓延擴散。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深圳證監局、央視新聞、中國基金報、公開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980907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