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真的?傳奧迪購買智己電動車平臺,上汽集團這樣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3 15:58:33

          每經記者|孫桐桐    每經編輯|孫磊

          日前,據德國《汽車周刊》報道,奧迪正在考慮直接從中國本地的電動車企業購買一個電動平臺的授權,縮短其車型的開發時間。奧迪目前正在與潛在合作伙伴進行談判,但并未對細節公開。

          一時間,關于賣方的傳聞紛沓而至。有媒體爆料稱奧迪正與上汽集團就購買后者的電動車平臺進行談判,或將購買智己汽車的電動平臺。

          對此,上汽集團發表回應稱:“目前公司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如有重要進展并涉及上市公司披露要求,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相應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自主品牌在電動車領域已經強大了,像奧迪這樣的外資品牌采購平臺也是正常現象。但自主品牌在電動車方面的技術輸出也不會成為常態化趨勢,因為企業要有自己的技術迭代。奧迪購買中國的電動車平臺,也是為了短期內追趕上來的權宜之計。”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據悉,奧迪實施上述計劃的原因是其當前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但同時旗下的純電動汽車產品在中國市場又明顯落后于競爭對手。

          目前,奧迪已有Q4 e-tron、e-tron、Q2L e-tron、Q5 e-tron等多款電動車型在售,但其2022年的銷量卻呈下滑趨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從市場表現來看,2022年寶馬純電動車全球銷量實現21.5萬輛;奔馳純電動車全球銷量共計14.9萬輛(含smart品牌);奧迪純電動車全球銷量為11.82萬輛,落后于寶馬和奔馳。

          “BBA”三家車企今年一季度的財報顯示,奔馳全球純電車型銷量為5.16萬輛,同比增長89%;寶馬全球純電車型銷量為6.46萬輛,同比增長83.2%;而奧迪全球純電車型銷量為3.46萬輛,同比增長42.7%。

          此前,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Oliver Blume在資本市場日公開表示,奧迪品牌目前落后于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軟件問題。奧迪目前高度依賴于中國市場,不過在電動車領域,奧迪在中國市場并沒有競爭力。

          實際上,目前奧迪手中已經擁有MLBevo、MEB、PPE、J1四大純電動車架構平臺。其中,MLBevo平臺目前主要制造燃油車型,同時也制造奧迪e-tron;J1高性能電動平臺是保時捷品牌開發的,可以制造保時捷Taycan這類高性能車輛;MEB平臺是大眾集團的,主要制造大眾ID.系列。PPE平臺由奧迪和保時捷兩個品牌合作開發,共同使用,可打造不同軸距、不同底盤的車輛, 其定位是用于制造中、大型轎車和SUV車型,根據奧迪的規劃,未來的旗艦電動汽車都將出自這個平臺。

          盡管奧迪對PPE平臺投入很多精力,并給予厚望,但其投產時間過慢,對于中國本土高度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來說,奧迪已經處于落后狀態,更加耽誤不起。

          官方資料顯示,奧迪一汽首個PPE工廠已于去年6月在長春開工,總投資超過人民幣180億元,年產能15萬輛。不過,其首款車型奧迪A6 e-tron要到2024年年底投產。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為加速電動化轉型,2022年奧迪發布“Vorsprung 2030”戰略,至2025年,奧迪計劃在電動化和混動領域投資180億歐元,同時推出超過20款純電動車型;2026年起,奧迪面向全球市場的新車將全部為純電動車型;2033年,奧迪逐步停產內燃機,實現完全電動化。

          在研發投入方面,2023年~2027年,奧迪全球三分之二的支出(約280億歐元,合人民幣2052.2億元)將投資于未來電動化和數字化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高端市場的主導權已經掌握在中國品牌手中。根據懂車帝銷量排行榜,今年6月,3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熱銷車型前十名中,有8款是中國品牌車型。作為傳統豪華品牌三巨頭的BBA,在電動車時代仍需努力追趕。

          “高端新能源市場中主要是自主品牌(占據主要市場份額),原因是合資品牌或外資品牌在高端電動化方面積累不足,基礎相對是落后狀態,同時智能化方面水土不服,帶來的體驗相對較差。”崔東樹說。

          盡管巨頭都在加速推出更符合中國市場的新產品,但想要改寫高端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格局,仍要面臨諸多挑戰。招銀國際研究部副總裁白毅陽認為,外資品牌需要在純電車型方面繼續加大投入,目前來看2025年應該是外資品牌在純電平臺競爭領域最后的機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奧迪 品牌 上汽集團 乘用車 上海市 超級品牌 參股銀行 華為汽車 智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尤物在线官方网站 |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亚洲中文在线视频 | 尤物萝控精品福利视频的 |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