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7 20:38:23
12月5日,由世界黃金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中國黃金協會三方聯合舉辦的“中國(上海)國際黃金投資論壇·創變2023”在上海舉辦。世界黃金協會全球研究負責人安凱在會上表示,超過70%的受訪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黃金儲備將增加。
每經記者|宋欽章 每經編輯|馬子卿
12月5日,由世界黃金協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中國黃金協會三方聯合舉辦的“中國(上海)國際黃金投資論壇·創變2023”在上海舉辦。中國黃金協會在會上透露,今年1至10月,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累計成交量單邊約1.7萬噸,同比增長了3.69%;累計成交額單邊約7.5萬億,同比增長了17.62%;上海期貨交易所全部黃金期貨期權累計成交量單邊約5.1萬噸,同比增長了45.24%;累計成交額單邊約19.4萬億,同比增長了56.37%。
世界黃金協會全球研究負責人安凱在會上表示,黃金是兼具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大優勢的儲備資產。各國央行強勁的購金需求亦是全球黃金市場重要的結構性變動。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調查,受訪央行的總體儲備中,黃金占比15%;超過70%的受訪央行預計未來12個月全球黃金儲備將增加。通脹、地緣政治風險、制裁風險以及全球儲備貨幣體系的多極化是驅動央行購金的主要因素。安凱指出,這一趨勢可能會持續多年,并有望在傳統的驅動基礎上進一步支持黃金的表現。
“各國央行增持黃金并不是新趨勢,過去十年都是如此,但步調正在加速。尤其是過去的一年中,各國央行對黃金的需求達到了一個高位。在亞洲,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國家的央行是購金主力。不僅亞洲如此,全球其他地方也在大力購金。”安凱認為。
至于未來五年的儲備資產分布趨勢,大部分受訪央行認為美元資產會有所下降,人民幣、黃金等資產的占比會提升。安凱表示:“如果美元資產下降的話就有空出來的空間,會由什么來替代美元資產呢?毫不意外,有些可能是用人民幣資產來進行替代,目前受訪央行的人民幣資產儲備占比是2%,很多央行認為五年之后可能會漲到3%至5%之間,有些央行甚至認為人民幣資產會升至5%以上。另外,黃金的比例也可能會增大,不僅僅是發達市場,新興市場或者發展中市場更有可能提升黃金在儲備中的比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10月,我國增持黃金23.02噸,這是我國連續第十二個月增持黃金儲備。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國黃金儲備為2214.57噸。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6609047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