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曾剛:我國氣候投融資結果表現良好,地方政府可借鑒試點經驗“因地制宜”構建政策引導機制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2 12:35:34

          曾剛:下一步,我們需要進一步豐富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特別是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對減排領域的投放。同時,需要制定一些相關的金融標準,特別是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轉型金融等相關的金融標準,這將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的產品創新和資金投向更具針對性。另外,通過監管政策的設定,構建激勵和約束機制,也能更好地推動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等方面發展。

          每經記者|張祎    每經編輯|張益銘

          12月21日,由四川天府新區財政金融局、四川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指導,成都金融業聯合會(成都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聯盟)、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天府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聯合主辦,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總會支持開展的2023年成渝雙城經濟圈“金融與發展”沙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2023)發布及探討活動在成都舉行。

          在本次活動中,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聯合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廣州金羊研究院、零壹智庫共同編制的《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2023)》”)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是國內首個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

          《報告(2023)》基于19個原始指標,從發展環境、氣候投資、氣候融資以及氣候成效四個維度構建評價體系,反映了包括我國23個試點地區所在城市在內的62個城市的氣候投融資發展情況。

          整體來看,2018-2022年,我國氣候投融資指數由100上升至117.89,5年間上漲17.89%。其中,發展環境指數穩步提高,氣候投資指數觸底反彈,氣候融資指數迅速攀升,氣候成效指數再創新高。從地區和城市看,東部氣候投融資發展水平最高,遠超中部與西部發展水平,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指數水平始終高于非試點地區。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等部委2020年10月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氣候投融資是指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我國正式啟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安排,2022年公布首批23個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發展進程就此邁入加速階段。

          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呈現哪些特點?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的氣候投融資表現如何?氣候投融資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圍繞一系列問題,在本次活動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曾剛。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曾剛 主辦方供圖

          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呈小步上升趨勢

          NBD:請問《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的編制背景是什么?為什么劃定了2018-2022年這個時間段?

          曾剛: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安排》,首次提出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相關安排。2020年,生態環境部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2021年,《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發布實施,標志著試點工作的正式啟動,并在2022年8月公布了首批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

          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發布了一些與氣候發展、綠色低碳相關的指數,但總體而言,這些指數均不是以氣候投融資為對象,也未覆蓋首批氣候投融資23個試點地區。所以,天府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與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廣州金羊研究院、零壹智庫聯合編制了《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為了進行對比分析,除了23個試點地區所在城市外,我們還選擇了2022年全國GDP排名前50的城市,去重后得到62個城市。其中,東部39個,中部13個,西部10個。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環境友好工作方針,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對環境與氣候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們將指數覆蓋的時間設定為2018—2022年,以更好地觀察這段時期內氣候投融資領域的發展狀況。

          總體來說,這份報告有助于大家綜合認識我國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發展狀況,相關各方可據此優化未來政策制定和投資方向,促進更有效的氣候投融資活動和可持續發展。

          NBD:從《報告(2023)》結果看,我國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發展狀況如何?

          曾剛:我們基于62個城市的指數,采用GDP加權,得到了2018-2022年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發展環境指數、氣候投資指數、氣候融資指數和氣候成效指數。

          總體看,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呈小步上升趨勢,從100上升至117.89,5年間上漲17.89%,年復合增長率達4.20%。

          圖片來源:《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發展環境指數方面,綜合表現最好,由114.31上升至167.54,整體水平在氣候投融資指數之上,且年復合增長率為10.03%。這也反映出我國一直在積極創造有利于氣候投融資發展的環境,包括政策支持、法規制定或投資氛圍等,為氣候投融資發展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氣候投資指數方面,近年來出現下降趨勢,2022年降至65.06,有待進一步加強。說明我國在氣候投融資發展的資金投入方面還存在提升空間,可能需要更多投資來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和倡議。

          氣候融資指數方面,速度最快,年復合增長率達13.70%,2022年為38.29,超過其他同級指數的增速。反映出我國氣候融資活動發展迅速,資金流向氣候相關項目的速度較快。

          氣候成效指數方面,整體水平最高,2018-2022年,由220.24上升至236.18,年復合增長率為1.76%,指數水平一直遠遠高于氣候投融資指數和另外3個一級指數。這說明,我國氣候投融資的實際行動和投資的結果表現良好,為氣候項目的實施效果、減緩或適應氣候變化帶來了顯著效果。

          成都發展環境指數表現突出

          NBD:《報告(2023)》進行了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區域的劃分,這種劃分對于分析氣候投融資指數有何意義?

          曾剛:由于區域發展戰略、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產業結構的差異,東部、中部和西部在節能減排、綠色金融等發展方面存在不同的重心和階段。以東部地區為例,其綠色發展水平已經相當高,因此后續發展空間可能指向不同的方向。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階段也有所不同,未來還需要容納經濟發展,并且其產業結構可能存在一些消耗排放較高的行業占比較高的情況。因此,這種區分反映了不同區域在綠色發展過程中所處的不同階段以及發展趨勢。

          總體而言,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為氣候投融資提供了更多的資金來源和支持,科技創新能力相對更強,有助于推動氣候友好型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絕對發展水平可能更高一些。西部地區擁有更多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助于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使得西部地區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效果更加顯著。所以要是從發展趨勢或過去幾年的變化來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也非常迅速。

          這充分說明了中西部地區在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面正在迅速改善,而這種區域差距的縮小對整個國家的發展以及綠色低碳目標特別是“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這種差異化的比較是必要的,因為綠色發展與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NBD:您對于23個試點城市的氣候投融資表現作何評價?這些試點城市在氣候投融資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分別是什么?

          曾剛:我們看到,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發展水平不僅一直遠高于非試點地區,還一直高于全國氣候投融資發展水平。尤其是在發展環境、氣候投資與氣候融資三個方面,試點地區發展水平均優于非試點地區。

          試點地區除了氣候支持熱情和氣候支持實效水平更高以外,投資水平整體更高,融資能力也更強。2022年,試點地區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平均融資金額、債券總額分別為837.59億元、404.96億元,非試點地區則分別為73.28億元、2.07億元,這個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非試點地區氣候成效表現更加突出,要優于試點地區。主要是因為經濟發達城市和傳統工礦業或資源型城市在內的試點地區,能源結構不合理,依賴于高碳能源,沒能及時進行能源結構的轉型,對氣候產生負面影響。經濟發達城市具有龐大的交通系統,通常使用化石燃料,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傳統工礦業城市可能面臨廢棄物處理不當的問題,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所以在氣候成效方面稍顯不足。

          NBD:我們看到,《報告(2023)》按照2022年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值的高低將62個城市劃分為三個梯隊,也分析了一些代表城市。其中,哪些案例讓您印象深刻?

          曾剛:在梯隊劃分中,重慶、成都等西部城市也與北上廣深一起,進入到了氣候投融資發展的第一梯隊。在報告中,我們對北京、上海、蘇州、東莞、武漢、合肥、成都、西安8個代表城市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些城市都對氣候投融資的發展給予了充分的政策、財政支持,大力發展氣候友好型產業,力求超前布局。

          圖片來源:《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特別是成都,作為中國西部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有著堅實的經濟基礎、創新基礎和能源基礎,自籌備氣候投融資試點項目成功獲批以來,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地方財政的氣候投融資活動,發展環境指數表現突出,氣候投資指數顯著上升,位于全國上游水平,貢獻出了可供借鑒的經驗。

          在成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之前,成都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綠色金融實踐經驗。而后又通過強化各部門聯動,將氣候投融資工作與地方經濟、金融、產業、環保等領域的政策相協調,有效地為氣候投融資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021-2022年,成都節能環保方面的財政支出數額由13.35億元增至54.63億元。節能環保財政支出占比從0.22%上升至2.24%。

          圖片來源:《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另外,成都打造了天府國際基金小鎮、綠色創新金融工具,建設綠色低碳領域技術研究平臺,構建出產、學、研、投一體,輻射整個西部地區的氣候投融資生態圈。四川天府新區聚集了多家高能級氣候投融資機構,也聚集了一批氣候投融資基金。

          同時,成都政府還實施各類降碳項目補助,積極參與碳排放權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首創碳減排票據再貼現專項支持計劃,指導金融機構運用再貼現資金加大對碳減排企業的融資支持,這都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空間巨大

          NBD:在您看來,當前我國在氣候投融資方面發展所取得的進展,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有何重要意義?

          曾剛:我們的氣候投融資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目前,我們的綠色信貸規模全球第一,并且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部分占據了主導地位。另外,我們還發行了一些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債券,比如與碳減排掛鉤的債券等。現在綠色債券的余額大約在3萬億,與碳減排掛鉤的債券也有幾千億了,產品總量不斷增加,產品類型不斷豐富,這都在推動著我們綠色低碳產業持續發展和向好,也讓我們在一些特定領域打開了新空間。

          比如,在新能源領域,我們不僅實現了低碳排放的發展,還培育出一些具有全球競爭力優勢的產業。如新能源汽車,中國在相關領域絕對是全球領先的,這說明綠色低碳產業不僅促進了發展方式的轉變,并且在商業上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和國家發展的新動能。

          當然,這些過去一段時期內取得的成果,離不開前期總體政策和具體產業政策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得益于金融所發揮出的重要作用。

          NBD:您如何看待未來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前景?

          曾剛:進一步推動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需要重視氣候投融資。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生活、生產方式的綠色低碳,而且能夠培育新的產業,比如新能源行業,成效已顯。未來,這個領域中可能還會有其他的新產業興起,推動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新的競爭力,引領全球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對于我國構筑長遠發展的競爭力有著很大的幫助,我覺得這些領域應該成為金融市場未來服務的重要方向。

          落到具體實處,就是怎樣圍繞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產品創新和市場體系。這個過程離不開金融政策和監管政策的引導,這里面的空間巨大。

          NBD:在此基礎上,您認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該分別承擔怎樣的責任和角色?

          曾剛:從政府層面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了戰略部署,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提出“綠色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一。在國家層面,已經制定了整體的政策目標。在金融層面,也設定了具體的金融政策目標。

          下一步,我們需要進一步豐富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特別是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對減排領域的投放。同時,需要制定一些相關的金融標準,特別是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轉型金融等相關的金融標準,這將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的產品創新和資金投向更具針對性。另外,通過監管政策的設定,構建激勵和約束機制,也能更好地推動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等方面發展。

          對地方政府來說,我們可以借鑒試點區域的經驗,結合自身本地經濟轉型的需要和雙向發展目標的需要,因地制宜,構建適合本地發展的政策引導機制,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氣候投融資與綠色金融有效融合,形成真正的政策協同效應。

          從企業層面看,應將綠色生產、低碳發展作為轉型發展的目標,特別是高排放的傳統行業,金融機構也應該為企業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務支持,幫助企業實現低碳轉型。

          從社會和個人層面來看,我們應該創造更好的環境,在全社會范圍內培養綠色消費的理念,為綠色生產產品給出更高的溢價,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引導資金或企業將更多資源用于綠色發展或低碳轉型,這樣能更好地推動整個國家的“雙碳”目標的實現和綠色發展模式的建立。否則,綠色生產可能反倒會增加生產成本,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751297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2月21日,由四川天府新區財政金融局、四川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和城市管理局指導,成都金融業聯合會(成都現代金融產業生態圈聯盟)、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天府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聯合主辦,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慈善總會支持開展的2023年成渝雙城經濟圈“金融與發展”沙龍——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2023)發布及探討活動在成都舉行。 在本次活動中,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聯合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廣州金羊研究院、零壹智庫共同編制的《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2023)》”)正式對外發布。這也是國內首個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 《報告(2023)》基于19個原始指標,從發展環境、氣候投資、氣候融資以及氣候成效四個維度構建評價體系,反映了包括我國23個試點地區所在城市在內的62個城市的氣候投融資發展情況。 整體來看,2018-2022年,我國氣候投融資指數由100上升至117.89,5年間上漲17.89%。其中,發展環境指數穩步提高,氣候投資指數觸底反彈,氣候融資指數迅速攀升,氣候成效指數再創新高。從地區和城市看,東部氣候投融資發展水平最高,遠超中部與西部發展水平,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指數水平始終高于非試點地區。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等部委2020年10月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氣候投融資是指為實現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和低碳發展目標,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投資和融資活動,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我國正式啟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安排,2022年公布首批23個試點地區,氣候投融資發展進程就此邁入加速階段。 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呈現哪些特點?首批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的氣候投融資表現如何?氣候投融資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哪些重要意義?圍繞一系列問題,在本次活動期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曾剛。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天府新區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理事長曾剛主辦方供圖 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呈小步上升趨勢 NBD:請問《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的編制背景是什么?為什么劃定了2018-2022年這個時間段? 曾剛:2016年,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安排》,首次提出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的相關安排。2020年,生態環境部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投融資的指導意見》。2021年,《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方案》發布實施,標志著試點工作的正式啟動,并在2022年8月公布了首批23個氣候投融資試點城市。 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發布了一些與氣候發展、綠色低碳相關的指數,但總體而言,這些指數均不是以氣候投融資為對象,也未覆蓋首批氣候投融資23個試點地區。所以,天府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與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廣州金羊研究院、零壹智庫聯合編制了《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為了進行對比分析,除了23個試點地區所在城市外,我們還選擇了2022年全國GDP排名前50的城市,去重后得到62個城市。其中,東部39個,中部13個,西部10個。 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環境友好工作方針,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2018年5月,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對環境與氣候保護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我們將指數覆蓋的時間設定為2018—2022年,以更好地觀察這段時期內氣候投融資領域的發展狀況。 總體來說,這份報告有助于大家綜合認識我國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發展狀況,相關各方可據此優化未來政策制定和投資方向,促進更有效的氣候投融資活動和可持續發展。 NBD:從《報告(2023)》結果看,我國在氣候投融資領域的發展狀況如何? 曾剛:我們基于62個城市的指數,采用GDP加權,得到了2018-2022年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發展環境指數、氣候投資指數、氣候融資指數和氣候成效指數。 總體看,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呈小步上升趨勢,從100上升至117.89,5年間上漲17.89%,年復合增長率達4.20%。 圖片來源:《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發展環境指數方面,綜合表現最好,由114.31上升至167.54,整體水平在氣候投融資指數之上,且年復合增長率為10.03%。這也反映出我國一直在積極創造有利于氣候投融資發展的環境,包括政策支持、法規制定或投資氛圍等,為氣候投融資發展打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氣候投資指數方面,近年來出現下降趨勢,2022年降至65.06,有待進一步加強。說明我國在氣候投融資發展的資金投入方面還存在提升空間,可能需要更多投資來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和倡議。 氣候融資指數方面,速度最快,年復合增長率達13.70%,2022年為38.29,超過其他同級指數的增速。反映出我國氣候融資活動發展迅速,資金流向氣候相關項目的速度較快。 氣候成效指數方面,整體水平最高,2018-2022年,由220.24上升至236.18,年復合增長率為1.76%,指數水平一直遠遠高于氣候投融資指數和另外3個一級指數。這說明,我國氣候投融資的實際行動和投資的結果表現良好,為氣候項目的實施效果、減緩或適應氣候變化帶來了顯著效果。 成都發展環境指數表現突出 NBD:《報告(2023)》進行了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區域的劃分,這種劃分對于分析氣候投融資指數有何意義? 曾剛:由于區域發展戰略、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產業結構的差異,東部、中部和西部在節能減排、綠色金融等發展方面存在不同的重心和階段。以東部地區為例,其綠色發展水平已經相當高,因此后續發展空間可能指向不同的方向。而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階段也有所不同,未來還需要容納經濟發展,并且其產業結構可能存在一些消耗排放較高的行業占比較高的情況。因此,這種區分反映了不同區域在綠色發展過程中所處的不同階段以及發展趨勢。 總體而言,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為氣候投融資提供了更多的資金來源和支持,科技創新能力相對更強,有助于推動氣候友好型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絕對發展水平可能更高一些。西部地區擁有更多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助于發展可再生能源項目,使得西部地區氣候投融資工作的開展更加順利,效果更加顯著。所以要是從發展趨勢或過去幾年的變化來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也非常迅速。 這充分說明了中西部地區在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方面正在迅速改善,而這種區域差距的縮小對整個國家的發展以及綠色低碳目標特別是“雙碳”目標的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這種差異化的比較是必要的,因為綠色發展與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 NBD:您對于23個試點城市的氣候投融資表現作何評價?這些試點城市在氣候投融資方面的優勢和不足分別是什么? 曾剛:我們看到,試點地區的氣候投融資發展水平不僅一直遠高于非試點地區,還一直高于全國氣候投融資發展水平。尤其是在發展環境、氣候投資與氣候融資三個方面,試點地區發展水平均優于非試點地區。 試點地區除了氣候支持熱情和氣候支持實效水平更高以外,投資水平整體更高,融資能力也更強。2022年,試點地區氣候友好型企業股權平均融資金額、債券總額分別為837.59億元、404.96億元,非試點地區則分別為73.28億元、2.07億元,這個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非試點地區氣候成效表現更加突出,要優于試點地區。主要是因為經濟發達城市和傳統工礦業或資源型城市在內的試點地區,能源結構不合理,依賴于高碳能源,沒能及時進行能源結構的轉型,對氣候產生負面影響。經濟發達城市具有龐大的交通系統,通常使用化石燃料,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傳統工礦業城市可能面臨廢棄物處理不當的問題,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所以在氣候成效方面稍顯不足。 NBD:我們看到,《報告(2023)》按照2022年全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值的高低將62個城市劃分為三個梯隊,也分析了一些代表城市。其中,哪些案例讓您印象深刻? 曾剛:在梯隊劃分中,重慶、成都等西部城市也與北上廣深一起,進入到了氣候投融資發展的第一梯隊。在報告中,我們對北京、上海、蘇州、東莞、武漢、合肥、成都、西安8個代表城市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些城市都對氣候投融資的發展給予了充分的政策、財政支持,大力發展氣候友好型產業,力求超前布局。 圖片來源:《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特別是成都,作為中國西部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有著堅實的經濟基礎、創新基礎和能源基礎,自籌備氣候投融資試點項目成功獲批以來,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地方財政的氣候投融資活動,發展環境指數表現突出,氣候投資指數顯著上升,位于全國上游水平,貢獻出了可供借鑒的經驗。 在成為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之前,成都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綠色金融實踐經驗。而后又通過強化各部門聯動,將氣候投融資工作與地方經濟、金融、產業、環保等領域的政策相協調,有效地為氣候投融資工作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2021-2022年,成都節能環保方面的財政支出數額由13.35億元增至54.63億元。節能環保財政支出占比從0.22%上升至2.24%。 圖片來源:《中國氣候投融資指數報告(2023)》 另外,成都打造了天府國際基金小鎮、綠色創新金融工具,建設綠色低碳領域技術研究平臺,構建出產、學、研、投一體,輻射整個西部地區的氣候投融資生態圈。四川天府新區聚集了多家高能級氣候投融資機構,也聚集了一批氣候投融資基金。 同時,成都政府還實施各類降碳項目補助,積極參與碳排放權和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首創碳減排票據再貼現專項支持計劃,指導金融機構運用再貼現資金加大對碳減排企業的融資支持,這都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空間巨大 NBD:在您看來,當前我國在氣候投融資方面發展所取得的進展,對于我國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目標的實現有何重要意義? 曾剛:我們的氣候投融資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目前,我們的綠色信貸規模全球第一,并且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部分占據了主導地位。另外,我們還發行了一些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債券,比如與碳減排掛鉤的債券等。現在綠色債券的余額大約在3萬億,與碳減排掛鉤的債券也有幾千億了,產品總量不斷增加,產品類型不斷豐富,這都在推動著我們綠色低碳產業持續發展和向好,也讓我們在一些特定領域打開了新空間。 比如,在新能源領域,我們不僅實現了低碳排放的發展,還培育出一些具有全球競爭力優勢的產業。如新能源汽車,中國在相關領域絕對是全球領先的,這說明綠色低碳產業不僅促進了發展方式的轉變,并且在商業上創造出新的競爭優勢和國家發展的新動能。 當然,這些過去一段時期內取得的成果,離不開前期總體政策和具體產業政策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得益于金融所發揮出的重要作用。 NBD:您如何看待未來我國氣候投融資發展前景? 曾剛:進一步推動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做好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需要重視氣候投融資。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夠實現生活、生產方式的綠色低碳,而且能夠培育新的產業,比如新能源行業,成效已顯。未來,這個領域中可能還會有其他的新產業興起,推動中國在全球范圍內形成新的競爭力,引領全球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對于我國構筑長遠發展的競爭力有著很大的幫助,我覺得這些領域應該成為金融市場未來服務的重要方向。 落到具體實處,就是怎樣圍繞綠色金融這篇大文章,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產品創新和市場體系。這個過程離不開金融政策和監管政策的引導,這里面的空間巨大。 NBD:在此基礎上,您認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應該分別承擔怎樣的責任和角色? 曾剛:從政府層面看,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出了戰略部署,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提出“綠色金融”是五篇大文章之一。在國家層面,已經制定了整體的政策目標。在金融層面,也設定了具體的金融政策目標。 下一步,我們需要進一步豐富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特別是結構性的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對減排領域的投放。同時,需要制定一些相關的金融標準,特別是與氣候投融資相關的轉型金融等相關的金融標準,這將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的產品創新和資金投向更具針對性。另外,通過監管政策的設定,構建激勵和約束機制,也能更好地推動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轉型金融等方面發展。 對地方政府來說,我們可以借鑒試點區域的經驗,結合自身本地經濟轉型的需要和雙向發展目標的需要,因地制宜,構建適合本地發展的政策引導機制,這樣可以更好地實現氣候投融資與綠色金融有效融合,形成真正的政策協同效應。 從企業層面看,應將綠色生產、低碳發展作為轉型發展的目標,特別是高排放的傳統行業,金融機構也應該為企業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務支持,幫助企業實現低碳轉型。 從社會和個人層面來看,我們應該創造更好的環境,在全社會范圍內培養綠色消費的理念,為綠色生產產品給出更高的溢價,通過市場化的手段,引導資金或企業將更多資源用于綠色發展或低碳轉型,這樣能更好地推動整個國家的“雙碳”目標的實現和綠色發展模式的建立。否則,綠色生產可能反倒會增加生產成本,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
          氣候 融資 金融 上海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午夜视频免费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 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