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6 21:58:03
每經AI快訊,2024年1月16日,東吳證券發布研報點評有色金屬行業。
核心觀點
固收類資金由于“資產荒”有望外溢至資源類資產方向。目前市場上固收類資金主要來自銀行、保險及公募基金等等,從大背景角度來看,2023年至今固收產品除10年期國債外,公司債、政府債、定增等規模均有所縮減,導致:1)第一次資金外溢,或投向類固收產品,主要為兩個方向:高股息股票或REITs;2)第二次資金外溢:由于reits產品由于底層資產出租率有所下降,市場對后續情形略為悲觀,且整體容納程度有限,我們預計資金主要會流向高股息方向,如煤炭、銀行、高速等;3)第三次資金外溢:由于高股息股票行情2023年年底開始演繹,我們預計行情或持續至1月底,我們判斷本輪行情由保險oci部門主導,由于其采用IFRS9規則,不受資產凈值變動影響,僅考慮分紅即可,但伴隨高股息股票股價漲幅較大,其他考核資產凈值的銀行、公募基金或去尋找投資更為確定性收益的標的,我們預計由于工業金屬板塊例如銅等,基本面邏輯較強、相對價格表現優異下估值仍處歷史低位,或為外溢資金下一步偏好板塊。
制造業重塑,工業金屬需求增加潛力巨大。1)美國制造業歷經“三次”重塑:1)2008年金融危機后,美國開啟“再工業化”戰略應對過度依賴金融和虛擬經濟,重塑制造業。制造業PMI及銅價yoy均由負轉正。2)2017年以后,特朗普基于制造業國際競爭加劇且美國經濟結構并未改善繼續發展“再工業化”,制造業PMI維持高位。3)21年疫情放開后,工業區域化轉型,全球制造業產業鏈發展更為完善,競爭加劇導致PMI下滑,為避免制造業“空心化”,拜登簽訂了芯片法案并增加聯邦補貼,2023年美國制造業廠房投資高增,2023年11月美國制造業建造支出2100億美元,yoy+59%,處于近20年來投資高位,有望促使工業金屬需求持續超預期。
地緣政治風險及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宗金屬。地緣政治沖突頻發有望抬升基礎金屬中樞價格。1)從成本端邏輯出發,逆全球化背景下大國參與的地緣政治風險在走向長期化的過程中有望永久性的推高能源價格,以俄烏沖突為例,俄羅斯在全球能源出口端占據重要位置,俄烏地緣政治爭端嚴重影響能源類大宗商品價格,從而推動有色金屬價格增長;2)從對外依存角度出發:全球銅礦及鋁土礦主要集中于南美洲、非洲及東南亞等并非主要工業國家的地區,地緣沖突頻發將提升大國對基礎工業資源儲備的需求;3)從戰備需求角度出發:銅鋁等基礎金屬是重要的戰爭物資,不穩定的地緣沖突事件頻發有望提高各國對于戰爭物資的儲備需求。
歷史投資不足,未來供給增速放緩,庫存處于歷史低位。1)銅:銅企資本開支2012年達到峰值,2013-2016年大幅減少,近年來緩慢提升,后續新增供應預計增速放緩,供需矛盾持續激化。2023年全球主要交易所銅庫存位于歷史7年低位水平,截至2023年11月主要交易所庫存為23萬公噸,yoy+18%,預計Q4需求有所減弱,然而在目前庫存絕對值低分位下,銅價或受波動影響更為顯著。2)鋁:國內電解鋁未來供給瓶頸明顯,截至2024年1月4日,中國電解鋁建成產能逼近4500萬噸上限;鋁水比例不斷提高而導致的可流通原鋁鋁錠以及交易所倉單大幅減少,市場存在一定時間內供給不足的風險;我國電解鋁產能向綠電省轉移,枯水期限電或成為常態。
主要經濟體經濟疲軟,工業金屬價格依舊保持高位。2023年主要經濟體仍顯疲弱,但銅價維持8500美元/噸左右,較為穩定。盈利角度2023年進入Q4以來,中國TC及RC有顯著下降趨勢,銅礦端仍能維持較高利潤空間。
投資意見:1)銅:行業整體市盈率震蕩下行,目前銅(申萬)板塊截至2024.1.11日板塊PE-ttm為15.5,處于近5年來25分位值以下水平,較為低估。我們建議關注具有顯著銅增量的洛陽鉬業、礦服+資源優質個股金誠信以及高股息西部礦業標的。2)鋁:截至2024年1月11日,A股鋁板塊PE-ttm為13.73倍,處于自2020年以來32.5%的歷史分位水平。站在當下時點,宏觀環境的整體改善以及國內經濟復蘇的進展需進一步觀察,選股側重低估值高股息,建議關注神火股份、中國宏橋。站在中長期維度,鋁價因供需矛盾易漲難跌,選股側重高彈性高壁壘,冶煉端,建議關注具備高彈性低成本的一體化鋁企,云鋁股份、中國鋁業,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鋁價上漲;加工端,建議關注高科技賦值的深加工鋁企南山鋁業,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汽車、航空等新產業發展。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格局加劇;地緣政治風險;金屬價格不及預期等。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