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6萬億美元!美聯儲政策轉向前景不明,資金瘋狂涌入收益率超5%的貨幣市場基金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0 17:34:46

          ◎ 美國投資協會的數據稱,整個貨幣市場基金的總體規模已經上破6萬億美元關口,創歷史新高。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蘭素英    

          隨著美聯儲放松政策的前景越來越撲朔迷離,貨幣市場基金又迎來了投資熱潮。數據顯示,投資者每天向貨幣市場基金投入的現金高達數十億美元。

          美國投資協會的數據稱,如今整個貨幣市場基金的總體規模已經上破6萬億美元關口,創歷史新高。

          這與幾個月前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當時華爾街討論最多的問題之一是,一旦美聯儲在2024年上半年開始降息(并降低現金儲備的吸引力),投資者將把所有現金儲備重新配置到哪里?

          然而,隨著通脹的回升,交易員大幅調低了美聯儲政策寬松的預期,貨幣市場基金的受歡迎程度再度凸顯。截至2023年年末的數據顯示,Meta Platforms、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增加了貨幣市場基金的配置。 

          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突破6萬億美元

          美國投資協會的數據稱,今年年初以來,投資者已經向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投入了1280億美元資金,如今整個貨幣市場基金的總體規模已經上破6萬億美元關口,創歷史新高。

          貨幣市場基金的總體規模已經超過6萬億美元 圖片來源:彭博社 

          而在2023年,美國就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貨幣基金,是自2007年有記錄以來金額最高的一年。這些資金流入幫助貨幣市場基金跟上了被視為“無風險資產”美債發行的步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全球金融危機后的10年里,由于美聯儲將借貸成本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現金一直是一個被長期忽視的選項。然而,2022年3月,美聯儲啟動了40年來最激進的加息周期,將利率推高至5%上方。在此背景下,貨幣市場基金、美債和其他短期資產凸顯出了強大的吸引力。

          近期,交易員大幅調低了美聯儲政策寬松的預期,貨幣市場基金憑借高收益率再度凸顯了其在投資者中的人氣。惠譽評級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機構政府貨幣基金和機構優質貨幣基金凈收益率分別為5.17%和5.31%。 

          美國勞工部2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1月CPI同比增長3.1%,預期2.9%,前值3.4%;1月CPI環比上漲0.3%,為2023年9月以來最大漲幅。1月核心CPI同比增長3.9%,預期3.7%,前值3.9%。數據公布后,美聯儲降息預期明顯降溫。

          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發稿,期貨市場認為美聯儲在下月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的概率高達91.5%,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僅為8.5%。

          圖片來源:芝商所

          與此同時,期貨交易員已經將美聯儲首次降息的時間從此前的3月份大幅推遲至了6月中旬的會議。

          圖片來源:芝商所

          對此,巴克萊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onathan Millar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郵件中指出,“上周的CPI數據重新加速,不利于FOMC獲得足夠的信心來放松政策。上周早些時候,我們調整了利率預測,預計FOMC將在6月的會議上啟動降息,到2024年年底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4.50%~4.75%,到2025年年底降至3.50%~3.75%。”

          巴克萊投資銀行經濟研究主管Christian Keller在給記者的郵件中指出,“美聯儲又回到了原點(The Fed comes full circle)”。去年10月份,市場對美聯儲政策的預期是“長期高息(higher-for-longer)”,但去年年底以來美聯儲官員又向市場‘放風’,稱通脹持續回落方面取得進展,并發出了明顯的政策轉向信號。然而,隨著1月份強勁的就業數據和通脹的反彈,目前市場對美聯儲的政策預期仿佛又回到了‘長期高息的原點。”

          另外,企業高管們在疫情暴發后似乎不急于支出,同時儲戶仍然擔心美國銀行體系的狀況,這些跡象表明,2024年將又是一個“現金大年。”

          “現金年不是曇花一現。”跟蹤貨幣市場基金行業的Crane Data LLC總裁Peter Crane說道。“對利率的全面復敏仍在蔓延,甚至很多資金還沒有轉移或關注這一點。”

          還能持續多久?

          圖片來源:彭博社

          而在政策前景尚未明了的情況下,6萬億規模的貨幣市場基金還能持續多長時間也是市場的一大爭論點。 

          貝萊德董事總經理、共同基金負責人Jeffrey Rosenberg去年年底曾表示,他預計6萬億美元的貨幣基金資產中的很大一部分將轉向股票、信貸甚至美債等領域。花旗環球財富和瑞銀資產管理等公司也持類似的觀點。

          不過,在Teresa Ho領導的摩根大通策略師團隊看來,整個貨幣市場基金中只有約5000億美元存在外流風險,因為這些資金的大部分用于現金管理或流動性目的。

          此外,考慮到股票與現金兩大資產類別的比較,巴克萊策略師Joseph Abate在上周的月度報告中指出,“相對于預期收益,現金更具吸引力”。Abate將標普500指數未來12個月的預期每股收益與聯邦基金利率(現金回報的代表)進行了比較。

          美股科技巨頭也在增持貨幣市場基金。

          據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Meta Platforms在去年年底將貨幣基金的配置從9月底的296億美元增加到了329億美元。

          截至2023年年底,亞馬遜持有的貨幣基金規模為392億美元,而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為204億美元。

          截至2023年12月24日,全球最大智能手機處理器銷售商高通的貨幣基金持有規模為81.3億美元,而2022年同期為48.8億美元。

          美股上市企業持有的現金數量創歷史新高(圖片來源:彭博社)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短期投資組合管理和融資主管Jerome Schneider鼓勵尋求保值收益的投資者開始增加利率敞口,尤其是一年期至兩年期的利率敞口。他表示,一旦到了美聯儲開始降息的地步,投資者繼續在高收益環境下投資可能就有點晚了。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基金 美聯儲 貨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制服丝袜欧美在线播放 | 在线播放国产熟睡乱子伦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一区二区人妖视频网 | 亚洲精品ⅴa在线播放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