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6 22:46:03
◎面對不斷演變的消費需求,餐飲品牌的品類細分趨勢顯著。餐飲投資人的目光也會隨之更聚焦,在更細分的品類賽道中尋求新的機會點。而過往通過“燒錢”來跑馬圈地、加速拓店的投資邏輯也會被重新審視。當風口消失,浪潮褪去,練好內功的企業才有機會跑贏市場。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劉雪梅
“以前一年能融資三輪,現在可能三年才能有一次融資”。
2月26日,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在其2024年戰略發布會上如此感嘆,同時帶給市場一個消息,夸父炸串已完成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愉悅資本、絕了基金聯合領投,不二資本和老股東華映資本跟投,蔚瀾資本擔任獨家融資顧問。至此,夸父炸串已完成近5億元人民幣融資,成為近年小吃連鎖總融資額最高的品牌。
恰恰是在近三年前的2021年,夸父炸串在半年內完成了三輪融資,這一融資速度也一度在餐飲界掀起漣漪。
當時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袁澤陸曾表示,這(半年融資三輪)確實不是一個餐飲的典型融資案例,在他看來,餐飲線下的傳統業務本身是賺錢的,而夸父炸串的融資主要是做傳統餐飲不太做的兩件事:一個是自建供應鏈體系,包括上游的一些自建工廠和研發投入等。第二個核心就是數字化的建設。他同時表示,過去20年,是先有萬店再做數字化,未來10年,數字化則成為萬店的前提。
如今泡沫褪去,餐飲行業也迎來資本更理性的審視。據紅餐大數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餐飲行業相關融資事件共發生175起,與2022年的238起相比大幅減少,更遠不及2021年。
經過了資本冷靜和市場洗牌之后,又有哪些餐飲品牌會持續得到資本的青睞?資本如今的偏好是什么?
從位于北京新中關的第一家門店的開業到如今在全國市場擁有超過2000家門店的成長,袁澤陸在戰略發布會上回顧了夸父炸串過去五年的發展歷程。
袁澤陸在戰略發布會上回顧過去五年的發展歷程 圖片來源:華映資本公眾號
袁澤陸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在互聯網公司做過產品經理,曾經也是西少爺肉夾饃聯合創始人,曾憑借一篇《我為什么辭職去賣肉夾饃》火爆出圈。而在2018年,袁澤陸為探索特許經營和小店模型離開直營模式的西少爺,獨立創立新品牌夸父炸串。
經過五年發展,夸父炸串已經完成七大店型的迭代,覆蓋商場、街邊、社區、景區、學校等多種場景,產品種類也從炸串小吃擴展到炸雞、主食等,實現全時段、全場景、全人群的更廣泛適配,真正做到從南到北、從商場到街邊、從一線到五線全面驗證的單店模型。
正如袁澤陸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所說,夸父炸串的融資主要用于自建供應鏈體系和數字化的建設這兩個“傳統餐飲企業不太做的事”,夸父炸串在過去幾年進行了供應鏈能力建設,據袁澤陸透露,夸父炸串已經建成包括穿串、調味、包材等在內的多家自營工廠,全國2個超1萬平米中心大倉和11個區域倉,總面積超10萬平米。實現超2800個縣市的冷鏈倉配服務能力,為加盟商提供供應保障。
而在數字化方面,夸父炸串先后推出夸父收銀、夸父商家和夸父運營三大數字化系統,讓加盟商與總部聯系更緊密,需求得到更快響應,解決行業長期以來總部和加盟商信息不對稱的痛點。
“就像貝殼對于房屋中介的數字化改造,滴滴對于傳統出租車市場的影響,夸父炸串希望帶給炸串界、餐飲界同樣的數字化顛覆。”袁澤陸表示。
在官宣獲得B輪融資后,袁澤陸同時宣布啟動“3億盟想家計劃”,公司將投入超1億元補貼加盟商,超2億元品牌營銷預算,試圖依托夸父炸串的數字化系統和能力,提升加盟商服務質量,進一步擴大夸父炸串的市場份額。袁澤陸希望公司能在2026年實現萬店的目標。
作為連續幾輪跟投的資本方,華映資本在其公眾號中表示,經過5年的探索,中國擁有全球最大且增速最快的餐飲市場,隨著連鎖化率的不斷提升,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會有越來越多的萬店連鎖品牌涌現。如今,炸串品類已經成熟,消費需求和市場份額增速明顯,市場前景空間巨大。
夸父炸串的新一輪融資官宣也在2024年開年再次點燃了餐飲行業的熱情。而在夸父炸串獲得上輪融資以來的三年里,餐飲行業先后經歷了資本蜂擁、行業洗牌等階段。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1日,國內餐飲企業注吊銷數量超過126.5萬家,是2022年全年餐飲企業注吊銷量的2倍多,創下2020年以來餐企注吊銷量新高。與此同時,過去一年,虎頭局的暴雷、墨茉點心局的一路收縮,以及不少網紅餐飲品牌的退場,資本市場對于賽道的投資也趨于冷靜。
根據紅餐網數據,以近三年來的餐飲投融資情況來看,2021年餐飲行業總融資金額超過400億元。平均下來每天都有新的融資事件,茶飲、咖啡、快餐等賽道不乏大額投資案例。但到了2022年,融資情況急轉直下。該年全年餐飲行業融資事件僅238起,與2021年發生的337筆融資相比,融資事件少了近百起。
2011-2023年1-8月全國餐飲相關領域融資情況 圖片來源:紅餐網
從融資金額上看,2022年總融資金額不過300億元,除未透露融資金額的案例外,過億元的融資事件有28起。到了2023年,除未披露融資金額的案例外,億元級別的融資案例也僅20起,融資總金額約為43億元。
近3年餐飲行業各業態過億元融資案例數量對比 圖片來源:紅餐網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什么樣的餐飲品牌更能得到資本青睞呢?
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秦朝在夸父炸串的戰略發布會上表示,一個明顯的趨勢在于,餐飲行業體系化、集團軍、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頭部品牌增長,連鎖率在提升,“餐飲小白”不斷入場又不斷離場,“小白”離場的原因,很多人盲目想自己立門戶,從0到1打造品牌,在今天這個集團軍作戰和體系化競爭的環境下,生存幾率越來越渺茫,只有優秀的連鎖品牌可以一路成長。
弘毅投資董事總經理、百福集團CEO王小龍則表示,現在餐飲行業已經不是純傳統行業,而是進入了技術行業時代,一個餐飲品牌的營銷渠道至少包括外賣、團購、小紅書種草、抖音直播、社群,團餐等7、8個渠道,多元化渠道下,對品牌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餐飲行業進入門檻高了很多。
在業內看來,面對不斷演變的消費需求,餐飲品牌的品類細分趨勢顯著。餐飲投資人的目光也會隨之更聚焦,在更細分的品類賽道中尋求新的機會點。而過往通過“燒錢”來跑馬圈地、加速拓店的投資邏輯也會被重新審視。當風口消失,浪潮褪去,練好內功的企業才有機會跑贏市場。
“其實資本在餐飲行業一直有挺多嘗試,但是都不是很成功,我覺得主要原因還是過去幾年餐飲行業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不過無論從行業視角還是資本視角來看,餐飲未來資本化和資本價值還是有的,所以從2020年到2030年這10年也是餐飲發展的紅利期。”袁澤陸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