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4-03-16 09:38:39
川觀新聞記者 王懷 侯沖 蔣君芳 曹凘源 德陽觀察 王攀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這句話同樣適用于縣域發展:紛繁復雜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唯有找到關鍵支撐點才能篤定前行。
在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交界處,曾經連續14年蟬聯全省“十強縣”的綿竹,在經歷了地震、產業轉型等陣痛期后,始終在努力探尋屬于自己的支撐點。
云霧散開,龍門山現。“綿竹正迎來發展躍升關鍵期!”綿竹市委書記王宏說,在我省認定的23個省級化工園區中,綿竹占了2個,分別是綿竹新市化工園區、綿竹新材料化工園區,綿竹成為了全省唯一一個擁有兩個省級化工園區的縣級市。不久前,兩個化工園區還成功實現了擴區。“這兩個化工園區就是可以撬動整個綿竹經濟新的支撐點。”
如何理解這一支撐點?在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它將發揮出怎樣的關鍵性作用?近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調研組來到位于龍門山麓的綿竹市,尋找答案。
做強支撐點:打造經濟騰飛之翼
要理解綿竹的支撐點,首先要了解現代化工對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義所在。
“化工”與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是所有現代工業的基礎。“時下最火的產業賽道之一,動力電池中的很多環節,包括電解液、隔膜等,就屬于化工新材料領域。”綿竹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梁中旭說,擁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能源化工,成為我省重點培育的六大萬億級特色優勢產業之一,德陽亦把材料化工定位為支柱產業之一,是德陽重返“前三”的重要增量。
萬億級的“蛋糕”,誰能分享?“按照規定,新建化工類項目只能落地化工類園區,而從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等角度出發,近年來各地化工園區的審批越來越嚴格。”梁中旭介紹,我省從2022 年開展省級化工園區認定工作,目前共認定了23個省級化工園區,綿竹就占了2個。不僅如此,去年底我省批復同意8個化工園區的擴區申請,綿竹2個化工園區在列。擴區后,綿竹化工園區面積約為20平方公里,成為全省擁有化工園區面積最大的縣級市。
為何綿竹能夠在這場資源“爭奪戰”中脫穎而出?在王宏看來,綿竹身上具備多種優勢,“首先是有一定基礎。作為中國四大磷礦產地之一,綿竹磷礦資源豐富。憑借這一優勢,綿竹在化工賽道上起步較早,形成了以川發龍蟒、龍佰鈦業等龍頭企業為代表的產業集群。此外,綿竹交通區位優勢突出,已融入成都半小時經濟圈,在化工人才流動上也很便利。”
在歷來堅持“工業強市”的綿竹,兩個來之不易的省級化工園區將承擔起支點作用。當前,綿竹正奮力建設綿竹江蘇工業園、綿竹新市化工園區、綿竹新材料化工園區三個千億產業園區,沖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兩個化工園區將充分利用并轉化德陽市、阿壩州及周邊地市磷、鋰資源,合力發展以磷酸鐵鋰為核心的鋰電池材料產業。在綿竹干部眼里,它們是“十四五”期間,綿竹工業經濟的最大增量,被視為綿竹經濟的“騰飛之翼”。
綿竹新材料化工園區 王攀 攝
記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綿竹江蘇工業園、綿竹新市化工園區同屬于綿竹高新區管轄。2023年,綿竹高新區工業總產值實現521億元,同比增長15%。從已有的發展體量看,綿竹新市化工園區距離“千億”目標還有不少路要走。
但調研中,當地干部表達出了對“騰飛”的強烈信心。“我們目前已經儲備的項目就有16個,總投資超過500億元,其中有8個項目已經簽約,計劃投資218億元,項目建成達產后,將新增工業總產值423億元。”綿竹高新區科技和工信局局長何安貴說,有了省級化工園區這個難得的載體,自己并不擔心企業會不會來,更讓她著急的是,“供地的速度跟不上項目入駐的速度。”
綿竹新材料化工園區的動靜同樣不小。正在建設中的德陽川發龍蟒鋰電新能源材料項目計劃投資120億元,其中一期計劃投資55億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整個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40億元。
一組數據折射出“騰飛”之景:目前,綿竹市兩大省級化工園區儲備了40余個優質項目,所有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新增年工業產值3000億元、年稅收300億元左右,形成從鋰礦到鋰鹽再到正極材料的全產業鏈。根據相關規劃,到2027年,綿竹材料化工產業產值將達到2200億元,綿竹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經濟基礎將得到進一步夯實。
綿竹新市化工園區(資料圖)。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提供
把握平衡點:夯實綠色發展本底
在招商引資競爭白熱化的當下,百億級的項目無疑是各地紛紛爭搶的“座上賓”。但調研中,記者卻聽到了一個截然相反的選擇:將一個總投資近200億元的化工類項目拒之門外!
曾擔任過德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的王宏透露,否定的理由只有一個:環保!在他看來,擴區成功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找到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點,建一個體現綠色、低碳、安全理念的現代化工園區,才真正考驗決策者手藝。”
盡管面臨著不小考驗,但王宏認為,在構建現代化的化工園區上,綿竹具備了一定的后發優勢,“新認定擴區的化工園區,面積大約14平方公里,目前還是一張白紙。污水處理廠建在哪里?廢副產品處理裝置怎么擺更合理?在這些關鍵環節上,我們都還有較大的回旋余地去思考和設計。”
調研組了解到,為了在這張“白紙”上畫出最好的結果,綿竹請來了國家級甲級工程咨詢單位、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把關該市的化工產業頂層設計。最終,在化工產業的具體發展路徑上,綿竹圈定了更具清潔、綠色、低碳等優勢的化工新材料產業。
在當地決策層看來,盡管實現了擴區,但總的承載空間是有限的,“摒棄‘撿到籃子里都是菜’的思路,我們要在這個有限的空間里,更多地引入行業頭部、專精特新等企業,這類企業往往也意味著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
為提升園區的含“綠”量,綿竹還盯上了循環經濟這條路。
在綿竹新市化工產業園區,龍佰四川鈦業有限公司、龍蟒大地農業有限公司這兩家比鄰而居的企業,每天都在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前者產生的廢副產品硫酸,經過技術處理后,成為后者所需要的精細磷酸鹽,磷酸鹽再與鋰礦產生系列化學反應,就能得到動力電池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何安貴說,綿竹新市化工園區是四川唯一擁有“磷硫鈦”循環經濟產業國省科研創新平臺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我們將在園區內加快發展‘硫磷鈦鐵鋰鈣’循環經濟,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跳出化工產業本身,整個綿竹市的產業布局,也考驗著執政者的“平衡手藝”。
翻開綿竹的產業地圖:北面是綿竹新材料化工產業園區,南邊是綿竹新市化工園區,而沿著龍門山一帶,綿竹文旅產業從南至北,呈帶狀分布。這一布局,意圖明顯:既堅持工業強市,同時也要抓好文旅產業,讓產業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夯實綠色發展本底。
綿竹玫瑰谷 綿竹市文旅局供圖
龍門一山起,天府萬物生。位于龍門山麓的綿竹市,在發展文旅產業上,屬于“資源型”選手。“在這里,既能向西眺望巍峨雪山,也能俯瞰平原大地上的縱橫阡陌、稻香漁歌。”綿竹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向軍介紹,近年來,在“多業融合,全域聯動”的發展格局下,綿竹形成了“歷史文化游”“休閑度假游”“自然生態游”“運動康體游”和“特色鄉村游”等特色旅游精品,“2022年,綿竹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
天府冰雪運動、芳香國際休閑度假區、龍門之巔1號公路、九龍山國家航空飛行營地……綿竹文旅產業正在醞釀更大能量。向軍介紹,未來五年,綿竹計劃投入100億元,加快實施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形成以大天池區域為核心的國家級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國家玫瑰公園為主體的國際化高端旅游度假目的地、以龍門山優質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以九龍山戶外運動休閑為主題的國家級體育旅游度假目的地。
打造連接點:以中心鎮連接城鄉資源
化工園區對于綿竹的貢獻,絕不僅僅是規上工業產值的增加。記者注意到,擴區成功的綿竹新市化工產業園區和綿竹新材料化工產業園區,分別位于綿竹的新市鎮和漢旺鎮。而這兩個鎮,均是綿竹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著力重點打造的中心鎮。
石虎村 王攀 攝
中心鎮作為連接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的樞紐,是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鎮化的重要載體,也是破除城鄉二元體制障礙、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節點。在綿竹,承擔起中心鎮責任的,除了漢旺和新市外,還有孝德、麓棠、富新3個鄉鎮。
5個中心鎮的確立,并不是拍腦袋得出的結論。從地圖上看,5個中心鎮較為均衡地分布在綿竹市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可以起到很好的城鄉連接作用,且5個中心鎮均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主導產業各有錯位。
以新市鎮為例,這里不僅區位優勢明顯,緊鄰川青鐵路綿竹南站,成綿復線穿鎮而過。更重要的是,綿竹新市工業園區就位于這里。新市鎮也成為了綿竹的工業重鎮、西部門戶。
“在很多鄉鎮,戶籍人口普遍大于常住人口,因為人口在流出,但新市鎮卻是反過來的,我們的常住人口是5萬,戶籍人口是3.5萬。”新市鎮鎮長楊振強說,多出來的主要就是產業園區帶來的產業工人、管理人員等。綿竹新市化工園區擴區的9平方多公里土地,同樣位于新市鎮。楊振強算了一筆賬,擴區后,鎮上常住人口數量至少還會翻一番,城鎮化率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區別于普通鎮,中心鎮將承擔起更多的服務功能。”楊振強介紹,在基礎設施建設、老場鎮更新上,綿竹市級財政也會給予中心鎮更大的支持和傾斜。當前,為做好化工園區的服務和承接工作,新市鎮正按照綿竹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招標第三方設計公司,為場鎮做更新規劃,該規劃標準將比照縣城規劃來,“未來我們或將建起綿竹市第一家鄉鎮電影院。”
在楊振強看來,綿竹新市化工產業園擴區,不僅會給場鎮面貌帶來巨大變化,同樣也給鄉村振興帶來新機遇,“化工園區周邊的鄉村最先受益。圍繞服務企業,白廟村去年新投資355萬元修建倉儲用房,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0萬元,下一步我們會延續這一思路,做強村集體經濟。另一方面,化工園區帶來的人口流入,也讓我們在布局鄉村消費場景上,有了很大的思考空間。”
石虎村營地 王攀 攝
趕在“三八”婦女節這天,新市鎮石虎村引進社會資本打造的營地開業了。“過去我們村的鄉村旅游主要是靠水果采摘,今后游客到我們村上,除了采摘,還可以在營地里坐下來,和朋友聊聊天、喝杯茶,欣賞田園的自然風光。”新市鎮石虎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廖飛說。
與新市鎮南北對望的漢旺鎮,也獲得了不少“中心鎮”待遇。比如,為打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綿竹市將93項行政審批事項以及200多項公共服務事項下放到了漢旺鎮,讓老百姓、個體工商戶、企業足不出鎮,就能辦完所有程序。
這里也展現出了“中心鎮”的發展態勢。除加速推進化工園區擴區新建征地拆遷外,漢旺鎮還在陸續上馬一批高質量的文旅項目。比如,已開工的綿竹天府冰雪運動項目,總投資60億元,建成后將成為距成都最近的國家級冰雪度假目的地,也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獨具特色的低海拔、淺山冰雪運動度假區。漢旺鎮黨委書記楊勇期待,這一冰雪項目,能讓漢旺經濟“熱血沸騰”。
來源:川觀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