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3 17:53:53
4月2日,郵儲銀行在北京召開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發布會上,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指出,未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的趨勢可能仍會延續,該行將進一步通過強化財富管理,特別是AUM綜合考核,使得客戶留存更多活期存款,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同時,對中長期存款進行一定的管控。
每經記者|張壽林 每經編輯|馬子卿
4月2日,郵儲銀行在北京召開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2023年,郵儲銀行(SH601658,股價4.75元,市值4709億元)實現歸屬于銀行股東凈利潤862.70億元,同比增長1.23%。
該行全年實現利息凈收入2818.03億元,同比增加82.10億元,增長3.00%。其中,規模增長帶動利息凈收入增加302.61億元,利率變動導致利息凈收入減少220.51億元。凈利息收益率(即凈息差)為2.01%,保持行業較優水平。
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指出,未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的趨勢可能仍會延續,該行將對中長期存款進行一定的管控。
過去一年,銀行業息差持續收窄。金融監管總局最新公布,2023年四季度銀行業凈息差降至1.69%。劉建軍表示,郵儲銀行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加快培育差異化增長極,實現了逆周期的變化。
一是凈息差維持在2%以上;二是利息凈收入增幅達到3%,比2022年增幅提高1.44個百分點。在銀行業高度同質化的情況下,能夠跑贏行業平均水平,得益于培育差異化增長極。
總體看,劉建軍表示,信貸投放方面,堅持一個基本原則,即總量合理、結構優化、量價平衡。首先是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實現信貸總量合理增長。
“去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全年信貸規模增長的70%以上,上半年的快速投放為全年收入奠定了很好基礎,下半年就能夠把剩余的信貸規模,更多地配向差異化增長極。”劉建軍說,全年不含票據的貸款增長接近萬億元,同比多增2639億元,增幅創歷史新高。
在投放重點上,圍繞年初提出來的差異化增長極推動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全年重點發展的信貸差異化增長極新增貸款5543億元,同比多增1715億元。特別是去年零售信貸整體需求不足,郵儲銀行零售貸款增速較行業平均高出4個百分點,新增零售貸款占比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23個百分點。劉建軍表示,這體現出郵儲銀行作為零售大行的比較優勢。
資產端方面,劉建軍表示,RAROC(風險調整資本收益率)較高的小額和小企業貸款,都創下歷史新高。小額和小企業貸款分別增長2570億和1302億,增速連續4年超過20%,在新增貸款中的占比也超過四成,并且該二類貸款主要聚焦于“三農”和小微企業領域,既能把“金融活水”送給真正需要的客戶,也有利于穩定信貸收益。
此外,按揭貸款增量居行業首位,結余2.34萬億元,凈增長762億元。消費貸款有效恢復,非房消費貸以及信用卡增量超900億元,同比多增超千億元。
主動授信日益成為新的重要增長點,15個月間實現余額突破1500億元,貢獻信貸差異化增長極貸款增量的四分之一。各重點產品均衡發力下,信貸差異化增長極的余額突破5萬億元,占各項貸款余額六成以上,達到62%,既充分支持了實體經濟,也鞏固了資產端的息差優勢。
負債端方面,劉建軍表示,圍繞存款高質量下功夫,付息成本優勢進一步鞏固。一是確定了價值存款的口徑。考核、評價都圍繞價值存款管控開展,促使分支機構將更多精力放在吸收和做強價值存款上。
二是積極管控存款付息率。在考核當中增加了對存款利息支出的相關要求,考核約束加上價值存款口徑的確定,使得存款付息率管控取得較優效果。
2023年,郵儲銀行存款付息率為1.53%,同比下降8個BP。展望新的一年,劉建軍認為,未來商業銀行凈息差收窄的趨勢可能仍會延續。
他提出,首先,一如既往按照既定策略打造差異化增長極,將更多信貸資源配置在五大差異化增長極上,保持貸款適度增長,2024年安排了和上年相當的信貸增長規模。
在負債端,仍將采取優秀做法,鞏固付息優勢。進一步通過強化財富管理,特別是AUM綜合考核,使得客戶留存更多活期存款,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同時,對中長期存款進行一定的管控,精細化管理,讓前線隊伍明確知道哪些存款帶來多少收益,從上到下形成管控付息成本的共同價值取向。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