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這場國新辦發布會,陜西“含新量”十足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6 21:05:43

          每經記者|夏子博  李宣璋    每經編輯|賀娟娟

          66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圍繞譜寫陜西新篇 爭做西部示范作介紹。

          陜西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剛在發布會上介紹,陜西是國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制造業基地,十年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4%,去年達到3.38萬億,連續跨越兩個萬億臺階。

          “陜西工業體系完備,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建設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陜西有基礎、有條件,也有優勢。”趙剛表示。

          新質生產力集群涌現

          近年來,圍繞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陜西培育了一批具有新質生產力特點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例如,培育形成航空工業、集成電路、先進結構材料3個國家級產業集群,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屢破世界紀錄,超導、特高壓輸電、新型顯示等領域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代煤化工、高端無人機、金屬增材制造、旱作節水農業全國領先,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鈦金屬加工產業規模、重卡變速器產量全球第1。

          當下,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光伏等,正成為陜西不斷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

          “在太陽能光伏方面,陜西誕生了三個‘世界第一’;近三年來,新能源汽車產量保持年均160%的爆發式增長態勢;半導體產業茁壯成長。陜西匯聚了相關知名企業、研究院所、機構達到300余家,閃存芯片產能約占全球15%。”趙剛總結道。

          趙剛表示,“下一步,我們還將培育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和省級特色制造業集群,構建以先進制造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陜西還將聚焦未來產業,不斷培育壯大光子、人工智能、超導等具有潛在優勢的創新產業集群,不斷開辟低空經濟、氫能與儲能、生物醫藥等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李宣璋 攝

          除了先進制造業這張亮麗名片外,陜西還是能源大省,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每年有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氣和電力輸送給兄弟省份。

          趙剛表示,陜西發揮能源產業的“壓艙石”作用,還加快建設布局清潔能源項目、儲能項目,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支撐。

          另一方面,陜西又是高品質煤炭資源的富集區。在陜北布局了一大批煤化工項目,圍繞著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發展方向,建設從煤炭制品到化工產品,到成品油制品的產業鏈,一大批國家級的重點產業項目在陜北聚力成勢。

          “增強關中的輻射帶動能力,推動陜北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支持陜南綠色循環發展。”趙剛指出,陜西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相互賦能、聯動發展。

          “創新是陜西的底氣所在”

          陜西同樣是科教重鎮,聚集了110多所高校,有1800多家研究機構院所坐落在陜西,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陜西有27個,有74名兩院院士在陜西工作,共有230多萬專業技術人才。如何將科教轉化為創新,將創新融合于產業,是陜西“智造”邁向高端的關鍵。

          “創新是陜西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底氣所在。”趙剛表示,將重點從兩方面發力,不斷向科技創新要經濟貢獻力、要發展新動能。

          一方面,瞄準國家所需,全力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長期以來,陜西始終主動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比如神舟飛天、嫦娥探月、蛟龍潛海、天問探火等這些重大項目均有陜西科技力量作出的貢獻。

          陜西將加快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建好國家授時中心、分子醫學轉化中心等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同時,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通過不斷創新,繼續保持陜西在光伏電池轉化效率、集成電路大尺寸硅材料制備等諸多方面領域技術領先能力。

          “總之,我們將把國家所需和陜西所能更好地結合起來,為國家打造更多的國之重器。”趙剛強調。

          圖片來源:國新網

          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只有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才能轉變成為現實的生產力,陜西還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陜西下大氣力打造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聚焦科技成果“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的難題實施“三項改革”,通過近年的改革已經出現了許多可喜成果和變化:近三年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了1.8倍,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了2.3倍,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日益凸顯,去年全省企業研發投入經費同比增長15.3%,增速高于全國4.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迅猛增長,從2020年的6000多家增長到去年的1.6萬家。陜西省“十四五”規劃當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目標要突破1萬家,去年已突破1.6萬家。

          “這些變化都反映出陜西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產業化的優良創新生態正在加速形成。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創新平臺建好,把改革經驗發揚好,不斷提高科技成果的轉化水平,更好賦能陜西高質量發展。”趙剛表示。

          2028年實現市市通高鐵

          攤開中國版圖,陜西處在居中位置,在連接南北、承接東西上優勢和責任并重,是我國鄰居最多的省份,與我國八個省區市接壤,在發揮交通樞紐作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陜西省副省長、省政府秘書長王海鵬表示,全國十大樞紐機場之一的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國內航網通達性居全國之首。累計開通108條國際航線,直達43個國家和地區的86個城市。

          隨著今年年底機場的擴建工程將陸續投入使用,投產達效后,這個機場將擁有4條跑道,109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屆時保障能力將達到旅客超過8300萬人次,貨郵將突破100萬噸。

          此外,目前中歐班列開行量約占全國1/4,遠行至馬德里、巴黎、鹿特丹等城市,覆蓋歐亞大陸全境,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貨運通道之一。

          王海鵬還表示,2028年陜西將實現市市通高鐵,通車里程超2000公里。

          圖片來源:國新網

          不可否認的是,陜西是一個內陸省份,不沿海、不靠邊,但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讓陜西成為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國際人文交流的中心之一。

          近三年,陜西中歐班列開行量年均增長12.8%,突破5300列,開行量、重載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居全國前列。十年間,全省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4.2%、高于全國9.2個百分點,自貿試驗區探索的集成退稅服務、通關便利化、科創企業票據融資等38項創新經驗向全國推廣。

          趙剛介紹道,陜西面向中亞、西亞和歐洲的中歐班列已經常態化開行,一共有18條線路,覆蓋亞歐大陸全境,物流綜合成本優勢突出,運輸時間大約為海運的三分之一,平均費用相當于空運的九分之一。

          在利用外資方面,陜西也亮點頗多,像三星電子、可口可樂、益海嘉里等一批國際知名企業紛紛落戶陜西,擴大投資。

          趙剛稱:“下一步我們還將下力氣培育更多外向型經營主體,支持企業發展跨境業務,持續鞏固優勢產品的出口,持續優化外商投資環境,保持外貿外資的增長勢頭。”

          封面圖片來源:國新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陜西省 創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 免费A∨一区二区三区AV | 久久精品日韩AV一二区 | 亚洲中文字幕自拍一区 | 色悠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男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