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07 14:18:21
◎京東物流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二井灣國家濕地公園內宣布啟動2024年“自然向好 萬向青流”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啟動活動,聯合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公益組織等單位,修復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國家濕地公園(二井灣)紅樹林生態系統,未來1年內將進行約20000平方米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陳俊杰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今年芒種前后又恰逢世界環境日。6月6日,京東物流(02618.HK)聯合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城市規劃與建設局,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技術支持下,共同發起紅樹林生態修復計劃,活動由每日經濟新聞提供媒體戰略合作支持。
主辦方供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活動現場注意到,京東宣布將修復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國家濕地公園(二井灣)紅樹林生態系統,未來1年內將進行約20000平方米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
與此同時,為吸引更多用戶接觸、了解并參與到紅樹林生態修復工作中,京東物流也在同期于京東快遞小程序“包裹的旅行”專題頁面上線紅樹林主題活動,通過記錄在寄快遞過程中的綠色環保及減碳行為,用戶可以獲取碳積分、活動限定勛章和聯名周邊,為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貢獻自身的一份力量。
珠海橫琴濕地,一片片紅樹林、一塊塊綠地生機盎然。時值春夏之交,小雨如絲般輕柔地灑落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仿佛大自然在輕聲細語,訴說著生長的故事,樹木已抽出嫩綠新芽,在細雨的滋潤下顯得格外生機盎然。這里物種豐富多樣,各種鳥類、小動物的鳴唱也間隙出現,與雨聲交織共奏生命的交響樂。
主辦方供圖
當日,京東物流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二井灣國家濕地公園內宣布啟動2024年“自然向好 萬向青流”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啟動活動,聯合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公益組織等單位,修復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橫琴國家濕地公園(二井灣)紅樹林生態系統,未來1年內將進行約20000平方米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
啟動儀式后,京東物流還組織了植樹活動,盡管當天下著小雨,但手拿鏟子、樹苗的近百名活動參與者臉上洋溢著熱情和希望。他們一邊植樹,一邊討論著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借此植樹活動,京東物流也呼吁廣大民眾參與,共同培育紅樹林保護理念,用文明的力量助推城市文明和“雙碳”目標的實現。
紅樹林生態修復計劃,不僅將幫助各方充分發揮優勢、為當地紅樹林的保護修復工作提供切實幫助,也能夠借助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吸引更多民眾接觸、了解并參與到紅樹林的修復保護工作中,共同為守護紅樹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工作貢獻自身力量。
據了解,紅樹林分布于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與多種濕生木本植物“手拉手、肩并肩”聚合成一片濕地生態系統,可以防風消浪、保護海堤、抵御臺風海嘯等自然災害,有著“海上森林”“海岸衛士”的美譽。此外,紅樹林還在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眾多動物和植物理想的棲息地、中轉站。
不僅如此,紅樹林生態系統還為許多瀕危動物提供庇護。例如素有“水上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白海豚就曾現身紅樹林附近海域。此外,紅樹林生態系統還為勺嘴鷸、東方白鸛、中華鳳頭燕鷗、遺鷗、黑臉琵鷺、黑嘴鷗等全球珍稀水禽、鳥的棲息地和越冬地。
然而,過去40年里,紅樹林處境不容樂觀,全球超過20%的紅樹林已經消失。在此背景下,我國大力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在全世界紅樹林面積逐年遞減的情況下,中國紅樹林面積卻逆勢增長。
以我國紅樹林分布面積最大的廣東省為例,近年來,為切實做好紅樹林保護工作,廣東省積極謀劃出臺多項政策法規,有效破解了紅樹林保護修復所面臨難題的同時,也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紅樹林的保護修復中。2023年廣東省共完成紅樹林營造約130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約2100公頃,目前保有紅樹林地面積1.1萬公頃,還是紅樹林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京東物流便率行業之先聯合各大品牌商共同發起綠色供應鏈聯合行動,并命名為“青流計劃”,從減量包裝、綠色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節能減排等多個方面入手推動物流行業綠色化發展。自發起以來,在開放共生理念的引導下,“青流計劃”不斷擴容,行動的內容與內涵不斷延展,今年的紅樹林生態修復行動便是擴容之一。
主辦方供圖
此外,就在不久前,京東物流就攜手中國快遞協會、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發起“守護瀕危物種、抵制非法野生動植物及制品寄遞的行動倡議”,投放一億張“守護生物多樣性”主題面單,還將通過打造示范站點、加強內部培訓等多種形式,探索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新模式。
實際上,多年來,京東物流一直堅持踐行綠色可持續理念,將綠色低碳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今年4月,京東物流對外發布《2023年環境、社會及治理報告》(以下簡稱ESG報告),向社會公眾全面展示了京東物流2023年在環境、社會及治理中取得的成績。ESG報告顯示,2023年京東物流繼續發揮一體化供應鏈能力優勢,推動產業升級、服務千行百業、鏈接區域經濟、推進鄉村振興、助力品牌出海,幫助海內各行業、領域實現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京東物流在2023年多舉措推動供應鏈上下游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例如推出了適用于多種不同場景下的供應鏈碳管理平臺SCEMP,面向企業、園區經營和運營主體,圍繞低碳供應鏈場景,實現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數字化監控,能源調度智能化,碳排放分析科學化及標準化,助力客戶降本增效和節能降耗的同時,也讓每一張訂單都有自己的碳足跡。
在綠色倉儲方面,在建成國內首個“碳中和”物流園區基礎上,京東物流已完成17座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區的光伏發電系統布局,此外多個分揀中心、大件倉、物流園區也鋪設了屋頂光伏,總體裝機容量達到114.48兆瓦;綠色運輸方面,截至2023年末,京東物流干線及終端運輸環節共計投入公路運力自營新能源車超8000輛,平均每年可減少碳排放超3.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綠色包裝方面,京東物流不斷加強材料的技術創新、變革與應用,并持續探索循環包裝精細化運營。截至2023年末,京東物流已通過包裝減碳實現碳減排近7萬噸。
據介紹,未來,京東物流將繼續以務實創新精神,不斷優化全球供應鏈網絡,積極探索行業前沿科技,致力于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