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信貸“擠水分”影響延續,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50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4 23:35:37

          6月14日,央行發布了2024年5月信貸和社融數據。今年前5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14萬億元,前4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由此計算5月新增信貸9500億元,盡管比上月的7300億元有所恢復,但同比少增4100億元。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馬子卿    

          6月14日,央行發布了2024年5月信貸和社融數據。記者注意到,5月人民幣貸款新增9500億元,盡管環比多增2200億元,但同比少增了4100億元。多位受訪專家認為,5月新增貸款同比大幅少增,既有信貸“擠水分”的因素,也折射當前企業和居民信貸需求依然不足

          盡管信貸表現較弱,但在政府債券融資和企業債券融資拉動下,5月新增社融規模為2.07萬億,結束了上月罕見的新增社融為負的現象,同比多增5092億元,環比大幅多增2.14萬億元,社融增速回升至8.4%。此外,市場關注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1)繼續低位運行。5月末M1余額64.68萬億元,同比下降4.2%,較上月末下行2.8個百分點。

          前5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14萬億元,新增信貸延續低位

          記者注意到,今年前5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1.14萬億元,前4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9萬億元,由此計算5月新增信貸9500億元,盡管比上月的7300億元有所恢復,但同比少增4100億元。

          分部門來看,5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7400億元,同比減少115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20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00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3572億元,環比分別多增2900億元、900億元和-4809億元。

          而住戶貸款僅增加757億元,遠低于去年同期的367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4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14億元。多位專家認為,5月新增貸款同比大幅少增,既有信貸“擠水分”的因素,也折射當前企業和居民信貸需求依然不足。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5月新增貸款同比少增的主要原因是企業和居民有效貸款需求不足。其中,企業貸款同比少增也表明金融“擠水分”的影響在延續,同時,當前國內經濟回升向好過程仍有波折,融資需求不足問題較為突出,也不利于企業貸款需求釋放;居民貸款需求不振則主要源于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以及居民消費信心不足。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團隊認為,從結構來看,零售貸款依然偏弱,居民購房意愿下滑對中長期居民貸款的影響還將持續,“五一”假期也未能帶動居民短貸增長;而對公貸款方面,中長期貸款連續三個月同比少增,結合5月制造業PMI重回榮枯線下方,背后指向企業盈利空間收窄,生產投資意愿邊際降溫。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值得注意的是,5月票據融資規模較高。明明認為,雖然這存在一定的“沖量”因素,但也應當辯證看待票據融資在信貸總量中的占比變化,正視票據對于小微企業融資的重要作用,預計未來票據融資的規模和占比都有提升的空間。

          受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融資拉動,新增社融扭轉頹勢

          5月新增社融規模為2.07萬億元,結束了上月罕見的新增社融為負的現象,同比多增5092億元,環比大幅多增2.14萬億元,社融增速回升至8.4%。多位專家表示,在信貸表現較弱的背景下,5月社融同比大幅多增,主要受政府債券融資和企業債券融資拉動。

          王青提到,5月國債到期量從上月的1.18萬億大幅下降至3100億,而當月超長期特別國債開閘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明顯提速,共同推動政府債券融資從上月的負增937億回升至正增1.23萬億,同比多增6682億。

          除政府債券外,5月企業債券融資同比去年多增2457億元。不過,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劉濤認為,對這一數據應客觀看待,一方面,近年來5月企業債發行都相對平淡,明顯低于前4月,本月新增的313億元并不算太低;另一方面,受城投債發行大規模取消影響,去年5月的企業債券融資基數過低,凈減少2144億元,導致今年5月原本不高的企業債券融資規模卻帶來近2500億元的多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近期企業和政府債券發行節奏加快,對社融增速形成穩定支撐,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財政政策正加快落地,社會融資規模的結構不斷優化。后續,伴隨專項債繼續放量提速、超長期特別國債延續發行、表內貸款投放企穩,年內社融增速或呈現先升后降的震蕩走勢。

          截至5月末,M2和M1增速“剪刀差”擴大至11.2個百分點

          5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7%,狹義貨幣(M1)余額64.68萬億元,同比下降4.2%,較上月末下行2.8個百分點。5月末,M2與M1增速“剪刀差”繼續擴大。

          記者注意到,M1連續兩個月快速下行且處于同比負增長狀態。明明團隊認為,M1同比增速再度下探,主要原因包括:一是M1統計口徑不包含居民活期存款等資金,使得M1對企業活期存款變動更為敏感,參考意義弱化;二是存款“手工補息”的監管影響仍在發酵,這一點從居民和企業存款同比少增約8000億元,而非銀存款多增8400億元中可以側面印證;三是經濟修復面臨一定的壓力,目前企業預期偏弱,資金的活化程度較低。

          王青表示,5月末M2和M1增速的“剪刀差”擴大至11.2個百分點,為2022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近期M2與M1增速“剪刀差”持續處于高位,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低迷背景下,居民購房需求下降,居民存款向房企活期存款轉移受阻;同時,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經營投資活躍度偏弱,資金“活化”比重下降。

          明顯偏高的M2與M1增速“剪刀差”表明,當前亟須通過有效刺激內需、提振實體經濟活躍度,特別是推動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等方式,激發經濟內生增長動能。

          封面圖片來源:601988.SH)\央行 中國人民銀行(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欧美日本亚欧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自拍视频在线看伦 | 五月天狠狠爱-伊人久久综合网 | 在线看日本免费a∨按摩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