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0 17:05:30
每經編輯|黃勝
7月10日,長壽花食品公司發布聲明稱,近日公司關注到網絡上有關散裝食用油運輸問題的相關報道。長壽花在各個環節嚴控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不存在此類問題。聲明表示,公司產業鏈齊全,自己具備壓榨、精煉、灌裝生產基地,所銷售出廠產品主要為包裝油產品。自備專用食用油運輸車輛,嚴格散裝油必須使用食用油專用罐。
天眼查app顯示,長壽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曾用名:山東三星玉米產業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6年,山東三星集團成員,位于山東省濱州市,是一家以從事農副食品加工業為主的企業。
此外,第一財經7月10日消息,從中糧集團方面獲悉,針對媒體報道中提及的煤制油罐車運行軌跡一事,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于7月9日晚到中糧東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進行了散裝食用植物油運輸專項檢查,詳細調查內容以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信息為準。
“油罐車不洗罐混裝”事件正被社會熱議,有媒體根據第三方平臺數據曝光涉事罐車軌跡,食用油品牌金龍魚的武漢和咸陽工廠牽扯其中,而相應貨車曾從東莞運貨至咸陽工廠,正是東莞市市場監管局介入的原因。
另外,7月9日,有博主發布視頻稱,根據行車軌跡,核查涉事車輛曾送過貨的食用油企業,發現涉事車輛“6月4日在陜西咸陽咸興路的金龍魚工廠卸貨”,金龍魚由此卷入“罐車運輸亂象”事件,并很快登上微博熱搜。
據廣州日報10日報道,7月10日,記者就自媒體發布報道中貨車軌跡一事采訪金龍魚方面。其作出回應,稱集團內組織了全面自查,自查結果顯示:集團下屬各企業在散裝食用油安全運輸中均履行了監管責任,對運輸車輛的專用資質、前續裝載、油罐清洗、油罐檢查等要求均進行了嚴格落實。
有自媒體發布報道中貨車軌跡,該車曾在集團旗下武漢、陜西工廠卸貨,就此特別說明如下:
1、涉武漢工廠行程為該車注冊后第一次運輸,即裝運時為新車狀態;
2、涉陜西工廠行程,裝運前,裝載工廠按照相關制度要求,核驗了其罐身的食用油標識及前載的書面蓋章證明件,并進行了清罐、驗罐,檢驗合格后方進行了油料裝載,施鉛封后發運;
3、油品到廠后,收貨工廠驗證鉛封,并進行了國家標準規定的食品安全、質量各指標檢測,產品品質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有關要求。
4、從裝車到卸車,形成了完整閉環,產品指標完全符合國家標準,企業充分履行了監管責任。
據南都·灣財社報道,記者查詢具有貨車定位功能的APP發現,涉事貨車近半年的行車軌跡確實包含金龍魚在陜西咸陽的園區。7月9日,金龍魚相關負責人回應記者稱,公司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散裝食用油運輸的相關規定,制定了集團性管理制度,并嚴格落實。
7月10日,早盤食用油龍頭金龍魚(SZ300999)低開近7%,股價再創歷史新低。截至收盤,金龍魚跌4.4%,報26.04元每股,總市值141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飲料股10日盤中震蕩上揚,截至收盤,西王食品、道道全漲停。
7月9日,西王食品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玉米胚芽油包裝油占比較大,從原料胚芽到油脂制取到成品油生產、灌裝、包裝一體化生產;包裝油的銷售主要通過廂式貨車運輸,不使用油罐車運輸;散裝油在公司業務占比較小,使用專用的食用油油罐車進行運輸。
21財經消息,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道道全詢問是否存在混裝的現象。
道道全相關人士表示,岳陽工廠是一體化生產,不存在運輸問題。重慶工廠不具備壓榨產能,豆油通過長江航運的專用船只運到重慶進行包裝,上述船只專用于運輸食用油。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公開消息、第一財經、廣州日報、21財經、南都·灣財社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蘭素英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