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3 22:44:32
◎會議指出,西部大開發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要保持戰略定力,一以貫之抓好貫徹落實,聚焦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會議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走出一條符合地區實際的中國式現代化路子。要立足功能定位和產業基礎,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陳旭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3日召開會議,審議《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西部大開發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要深刻領會黨中央戰略意圖,準確把握西部大開發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定位和使命,保持戰略定力,一以貫之抓好貫徹落實,聚焦大保護、大開放、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在當前的經濟格局中,需要探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而西部地區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在西部地區進行相同的投入,可以拉動更高的經濟增長。另外,西部地區發展相對落后,與沿海地區有較大差距,通過西部大開發,能夠促進縮小區域經濟差距。
蘇劍認為,《措施》不僅關乎西部地區的區域發展,更是國家宏觀經濟布局中的關鍵一環,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能夠激發社會各界尤其是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向西部地區投資的熱情與信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這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主持召開西部大開發主題的座談會,也是黨的二十大后第八次召開區域協調發展的專題會議。
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走出一條符合地區實際的中國式現代化路子。要立足功能定位和產業基礎,做強做大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提及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現狀,蘇劍認為,當前西部地區產業結構仍以傳統產業為主,與資金相對稀缺、交通運輸條件、西部地區營商環境等因素有較大關系。
他強調,西部地區的產業結構有上述特點不應被視為短板,而是可以與沿海地區產業互補。西部地區不用復制沿海地區的產業結構模式,可以立足于自身資源稟賦,比如聚焦于資源開發、礦業、農業等領域。
“要實現上述目標,還需要與新型城鎮化進行結合。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實現人的城鎮化,鑒于西部地區特定的地理環境與經濟條件,并不適宜承載大規模的人口聚集與生活工作需求。可以通過優化就業結構,引導人口流動。”蘇劍表示。
本次會議還提出,要堅持高水平保護,深入推進美麗西部建設,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開展環境污染防治,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要持續提升發展內生動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要加強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強化能源資源保障,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建設。
要因地制宜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確保農村人口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要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切實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
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細化任務,推進落實;有關部門要研究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務求實效;西部地區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扛起主體責任,奮發圖強,形成工作合力。要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扎實落實各項部署任務,奮力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