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融媒體中心 2024-12-07 13:44:21
近日,達州開江大閘蟹再獲殊榮,斬獲中國河蟹產業界的“奧斯卡獎”——金蟹獎。“已經第四次榮獲‘金蟹獎’的開江大閘蟹,不僅源于其優越的自然生長環境,更得益于縣委、縣政府在農業發展模式上的積極探索與創新。”開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政雍說。
近年來,開江縣積極探索智慧農業發展之路,投身智慧農業建設浪潮,將其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傳統農業注入了新活力,也為縣域經濟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科技賦能 壯大智慧農業核心驅動力
科技作為重要驅動力,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也催生了一批“新農人”。科技賦能,讓農業生產增效、創收成為現實。
現代農業園區數字農業中心
走進開江縣任市鎮竹溪村李家大院智慧農場,“新農人”廖小將興奮地向記者介紹起農場的高科技設施:“我們這里安裝了全方位的物聯網設備,通過傳感器和攝像頭,能實時監測土壤墑情、氣象變化、農作物生長情況。”
廖小將口中的高科技,正是開江縣廣泛運用于現代農業的“農事管理”APP。其相關數據“觸手可及”,還能實時觀測作物長勢,收到預警發現蟲害,及時參考專家的防治建議,提供病蟲害技術指導,精準管理作物生長全過程,讓農民朋友們能在手機屏幕上輕松掌控農事生產的各個環節,實現節本增效。“以前靠經驗種地,現在用數據說話,不僅提高了產量,還降低了成本。”廖小將感嘆科技帶來的變化。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指尖上的農業正逐漸成為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力量,改變了農業的生產模式。
“我們通過整合各類農業數據,構建強大的農業大數據平臺,將氣象、土壤、市場等多源數據進行融合分析,為農戶提供種植決策支持。”開江稻漁現代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曾斌說,這些數據會實時傳輸到農場的控制中心,經過智能分析后,為精準種植、精準施肥、精準灌溉提供科學依據。
與此同時,開江縣通過“天、空、地、物、人”五個維度,對農業生產全鏈條進行數字運營、數據管理和數據服務,幾個人便可實現在線管理20余萬畝。
人才培育 提供智慧農業智力支撐
專家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解決技術難題,指導農業生產,他們的付出換來農人的紛紛點贊。“新的種植方式讓我們大開眼界,不僅省時,產量也明顯增加。”說起專家團隊,種植戶們連連稱贊。
“稻田+”現代農業產業園
在智慧農業背景下,新型農業人才是剛需,如何培育新型農業人才成為關鍵。
開江縣積極引進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并成立產業研究院,為智慧農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在碩博人才引進中,增加數字(智慧)領域人才引進名額,大力引進農業數字化信息化人才,切實讓人才成為智慧農業的“智囊團”。
在人才培育上,開江職業中學開辦了數字農業專業,緊扣智慧農業和數字農業的產業發展新業態,從智慧農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出發,成功培育具有“愛農業、知數字、懂技術、善經營”的數字新農人。
開江縣職業中學老師王屬蘭介紹說:“我們的專業課程涵蓋了農業信息技術、智能農機操作、農產品電商等多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開江稻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在此基礎上,開江縣還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開展技術下鄉等活動,不斷加強對農民的技能培訓。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召開數字農業宣講會50余場次,培訓農民6000余人次。
“唱”響品牌 夯實智慧農業發展根基
發展智慧農業以來,開江縣注重農產品品牌建設,積極推廣綠色、有機農產品。目前,有效期內“三品一標”農產品達39個,“開江貢米”“開江大閘蟹”“開江小龍蝦”等品牌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企業紛紛表示,品牌打響了,產品附加值提高了,市場競爭力也更強了。
“我們直播間的產品都是農戶自己種植(養殖),請大家放心購買。”11月25日晚,開江縣新寧鎮穿心店村開啟了今年的第2次直播帶貨,主要產品有“開江貢米”、土雞蛋、豆筍等特色農產品。達州市融媒體中心駐該村工作人員李金澤表示,以前銷售業績一般,通過在網絡上進行“直播帶貨”,銷售量有了大幅提升。
機械化收割稻谷
智慧農業興,鄉村旅游旺。近年來,開江縣充分發揮智慧農業的優勢,持續“唱”響農旅品牌,打造了“稻漁之窗”“蓮花世界”“黃金花海”等農文旅融合項目,游客們在欣賞田園風光的同時,還能體驗農事、品嘗特色美食。
“黃金花海”位于開江縣普安鎮新河村,緊鄰開江另一著名景點“蓮花世界”。每到花期,游客絡繹不絕,火爆的旅游季讓當地群眾闖出了一條致富增收路。人氣越旺,農產品賣得越好,當地村民紛紛表示,現在的生活美滋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