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3 07:31:01
每經編輯|張益銘
| 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 |
NO.1 央行:加強征信監管,構建嚴密有效的征信監管體系
據央行網站3月12日消息,3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2025年征信工作會議。會議要求,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普惠小微、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的征信支持力度,有效增加專業化特色化征信供給。加強評級質量建設,切實提升評級行業服務質效。全面從嚴加強征信監管,構建嚴密有效的征信監管體系。
點評:該政策將顯著提升市場信用環境,一方面,征信體系完善可降低金融機構風控成本,增強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能力;另一方面,評級行業質量建設提速將優化資本市場的定價效率,長期看有助于吸引長線資金入市。
NO.2 外匯交易中心:減免銀行間外匯市場長期限衍生品交易手續費
3月12日消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將減免銀行間外匯市場長期限衍生品交易手續費,一是全額免除銀行間人民幣外匯市場2年期(含)以上期限的衍生品交易手續費;二是適用交易手續費優惠的交易品種包括遠期、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等人民幣外匯衍生品;三是減免措施自2025年4月1日起實施,暫免期三年。
點評:此舉旨在降低金融機構服務企業長期匯率風險管理的成本,直接利好銀行及外匯交易服務商:手續費減免將提升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刺激衍生品交易規模擴張;同時,企業通過衍生品鎖定匯率風險的成本下降,可緩解外貿企業匯兌壓力,間接利好出口導向型行業。
NO.3 工商銀行啟動800億元科技創新基金
中國工商銀行與全國工商聯在北京聯合舉辦“金融助企提質向新”金融賦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會議現場舉辦了工商銀行科技創新基金啟動儀式。該基金總規模800億元,定位耐心資本,以股為主,股債貸保聯動,將持續加大對硬科技、民營經濟的支持,為實體經濟注入股權投資力量。
點評:工商銀行啟動800億元科技創新基金,以“耐心資本”定位、股債貸保聯動模式重點支持硬科技及民營經濟。該基金將直接促進半導體、先進制造等硬科技板塊發展,并為民企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務。此舉既響應了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導向,也標志著國有大行加速從傳統信貸向股權投資轉型。
NO.4 交易商協會召開中國銀行間市場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交易商協會于2025年3月12日召開銀行間市場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下一步,交易商協會將認真研究民營企業、金融機構提出的意見建議,切實把會議成果轉化為服務民營企業的具體舉措,強化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和產品創新,持續發揮“第二支箭”撬動引領作用,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為民營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優做大做強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有力支持。
點評:交易商協會召開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明確將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并持續發揮“第二支箭”撬動作用,疊加金融產品創新導向。此舉直接利好銀行間市場參與主體:主承銷商機構債券承銷業務增量可期;增信機構的增信需求或顯著提升;同時將進一步改善民營科技預期。
NO.5 多家銀行宣布下調優先股票面股息率
銀行優先股的票面股息率接連出現下調。3月11日,浦發銀行發布公告稱,浦發優2的票面股息率調整至3.80%,起息日為2025年3月11日。調整前浦發優2的票面股息率為4.81%。此外農行、長沙銀行也在近期先后下調優先股的票面股息率。有分析認為銀行下調優先股的票面股息率在意料之內,情理之中。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優先股的股息率和市場利率掛鉤,自然也會跟著調整。
點評:對市場而言,優先股吸引力或邊際減弱,因其固定收益屬性雖增強,但相較于普通股的收益率優勢縮小,可能促使部分資金轉向其他高息資產。長期看,“基準利率+溢價”模式或成主流,提升定價透明度并適配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需求。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