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追蹤“3·15” | 每人最多可有10個實名認證號碼 “電銷商”們又是在哪片號碼池里“暢游”的?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6 10:05:20

          3月15日晚,2025年“3·15”晚會曝光了“電銷”產業鏈。“電銷”是指幫助商家向手機用戶撥打營銷電話的業務,其號碼來源為電信運營商,包括三大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虛擬運營商實名管理曾經較弱,導致大量非實名號源流入市場。隨著實名管理增強,“電銷”從業者有的頻繁注銷號碼再重開,有的以公司為主體大量開卡,還有的瞄準特惠產品。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楊夏    

          通信相關產業又出現在了“3·15”晚會上。3月15日,以“共鑄誠信 提振消費”為主題的2025年“3·15”晚會曝光了“電銷”產業鏈。根據節目信息,最近一年多來,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所謂“外呼”業務的廣告,俗稱“電銷”,憑借獲取號源的渠道和“科技助力”的AI外呼機器人快速搭建起了產業鏈。

          然而,讓消費者困惑的問題仍舊沒變:開號已經實名制了,為何“電銷商”們還有源源不盡的號碼可用?

          據業內人士介紹,此前國內不少虛擬運營商在實名管理方面確實做得比較弱,大量非實名號源流入市場,成為營銷電話的號碼主力。隨著近幾年實名管理的增強,來自運營商號碼的營銷電話又開始增加。在每人只能在運營商處擁有十個號碼的限制下,“電銷”從業者有的頻繁注銷號碼再重開;有的以公司為主體大量開卡;還有的瞄準了“大王卡”“流量卡”等特惠產品。

          業內:目前國內有20余家活躍的虛擬運營商,以前實名管理確實比較弱

          3月15日,根據節目信息,一年多來,互聯網上出現了很多所謂“外呼”業務的廣告,核心業務是幫助商家向手機用戶撥打營銷電話,俗稱“電銷”。

          晚會曝光了淘金你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飛鴿傳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涉及該業務。3月15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通過電話及微信聯系上述企業及三大運營商,截至發稿未獲有效回復。

          拋開外呼商的生意邏輯,還有一個問題讓經常接到宣傳電話,且每次都做標記的消費者們無比困惑:開號已經實名制了,為何“電銷商”們還有源源不盡的號碼可用?

          節目信息顯示,這些從事外呼業務公司的號碼來源為電信運營商,而運營商有“實商”和“虛商”兩類。“實商”為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主要售賣以134、130、133、138、155、191開頭的號段,被“電銷”從業者稱為“大號”。“虛商”則是指來自虛擬運營商的虛擬手機號,號碼開頭通常為17X、16X等。

          圖片來源:“3.15”晚會視頻截圖

          至于何謂虛擬運營商,據電信分析師付亮介紹,目前國內約有20家較為活躍的虛擬運營商,基本從事通信相關產業。這些虛擬運營商出現的原因是此前相關部門要求三大運營商向第三方(虛擬運營商)開放網絡,第三方可以通過三大運營商網絡去發展用戶,用戶在此開通的號碼也是11位的標準手機號,虛擬運營商需向三大運營商支付費用。當初競爭較為激烈時,大部分主流互聯網公司都獲得了相關牌照。

          付亮直言,與三大運營商相比,虛擬運營商剛剛出現的幾年確實在實名管理方面做得比較差,這一情況在2023年有了明顯好轉。“比如最開始的時候,虛擬運營商支持一個人拿著身份證正反面的復印件和持身份證的三張圖片,就可以在學校開十幾個號,(實名管理)逐漸地越來越規范,現在也沒那么嚴重了。”付亮稱。

          實名認證后,“電銷”從業者還能頻繁注銷和購買“大王卡”

          付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騷擾電話此前多來自虛擬運營商,隨后廣電192號段的騷擾電話有所增多;近期三大運營商號段的營銷電話數量有所上升。

          不過,和虛擬運營商不同,在“實商”處搞到多個號碼已經很難實現。畢竟自從電話卡進入實名制開卡時代,來自報刊亭、街頭小販或其余渠道的“僵尸卡”明顯在減少。營業廳也會反復提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全面落實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制度,建立電話用戶開卡數量核驗機制和風險信息共享機制,不得超出限制規定的數量辦理電話卡。

          數量被限制,“電銷”類從業者能實名到手的卡自然也在變少。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走訪多個線下運營商及手機卡分銷商時獲得的信息,目前三大運營商對每個用戶實名辦理電話卡的數量都有一定要求,三大運營商電話卡合計不能超過十張。

          此外,根據走訪情況,目前市面上已有近三四年的時間未出現新號段。據某銷售多家運營商電話卡的分銷商介紹,一些老號段的號碼,如開頭為“135”“153”“139”的號碼中,被用作廣告和騷擾電話的相對較少,很多廣告或騷擾電話的號碼開頭都是“17”“19”“16”類。

          流通號碼總數有限的情況下,“電銷”從業者用了什么方式保證號碼供給?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的走訪情況來看,優惠力度較大的“大王卡”或“流量卡”(低月租、高流量、部分有合約期且限量上架的電話卡)成為不少銷售類人員的首選。這類電話卡往往以線上銷售為主,憑借較低的資費和大流量來獲取青睞。

          此前,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廣告、銷售從業者身份咨詢某運營商線下營業廳時,還有門店工作人員透露,除了通過個人身份證開通電話號碼,有需要的企業也可憑借營業執照及多名員工身份證開通號碼。通過這一模式,電話卡可在企業員工之間流通,用卡需求較多的員工可以使用其余員工名下的電話卡,離職時也無需自行注銷電話號碼。

          此外,頻繁注銷更換號碼也是常見的方式之一。

          “他們就用一個月、倆月不就扔了,他們做廣告的。”據某線下電話卡銷售介紹,這類用戶往往因撥打較多電話被標記或被鎖定,一旦被鎖定,就要攜帶本人身份證至營業廳解鎖,每人僅可解鎖三次。超過規定次數后號碼無法解開,需進行銷號處理。

          談到封號,付亮直言,營銷電話雖可能構成騷擾,多次舉報也會導致號碼被網絡平臺標記,但運營商難以區分騷擾與正常營銷,也無權直接封停被頻繁舉報的號碼。在目前缺乏明確的判定標準及執行權利歸屬的情況下,還需相關部門盡快給出一套參考標準。

          ???????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運營商 3·15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午夜福利100在线少妇 | 午夜在线视频网址亚洲 | 午夜三级中文在线 |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摸福利 | 亚洲精品日本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