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0 22:49:46
每經記者|吳澤鵬 每經編輯|梁梟
3月20日,“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在海南三亞開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數字農業等成為熱門的討論詞匯。
論壇上,中信農業、隆平高科(000998.SZ)董事長劉志勇在主題報告中也表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要提高糧食生產水平,首要是提高農業質效,在AI、大數據時代,數字農業正成為未來全球農業科技的重要突破口。
3月20日,“2025種子大會暨南繁硅谷論壇”在三亞開幕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吳澤鵬 攝
據劉志勇介紹,一直以來,隆平高科始終以科技創新選育良種為支撐,依靠全產業鏈的“雙全雙零”數字化質量管理模式,DT+BT(生物技術+數據技術)智慧育種平臺,打通數據底座,推進業務創新,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中信農業是隆平高科的控股股東,背后實控人則是中信集團。論壇上,劉志勇還提及,基于中信集團與華為的戰略合作,隆平高科正在推進數字農業落地,已開發國內首個自主可控的農業開源鴻蒙操作系統,在育種、種植、管理全鏈條通過物聯、數聯、智聯幫助農戶實現精準種植,在智慧農場試點中畝均增產可達15%至20%。
記者注意到,3月18日晚間,隆平高科發布公告,下屬控股子公司隆平高科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與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開鴻)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投資設立隆平開鴻農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隆平開鴻),將作為中信集團與深開鴻在數字農業領域的唯一合作平臺,聚焦“農業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研發與生態建設,推動我國農業數字化轉型與數據安全自主可控。
據劉志勇介紹,本次大會上,隆平開鴻將正式合作成立。此外,隆平高科還將與崖州灣國家實驗室、中國水稻所、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簽署合作協議,持續推進農業“芯片”成果開發和轉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