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1 07:35:37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梁梟
丨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丨
NO.1 朱嘯虎回應“退出具身智能”:熱度太高了肯定要經過泡沫期
具身智能熱度高漲時,投資圈的“話題人物”、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近期在退出一些具身智能項目”引發熱議,甚至促使曾接受金沙江創投投資的具身智能企業公開回應。近日,朱嘯虎現身2025年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投資年會。在參與“AI產業發展及投資機會”圓桌討論時,他回復稱,很多創新都會經過一個周期,泡沫—死亡—起死回生,今天的具身智能熱度太高了。在他看來,具身智能肯定要經歷泡沫期,未來也一定會出現“DeepSeek時刻”。
點評:朱嘯虎所稱的“DeepSeek時刻”,實為資本對技術長周期忍耐的“投降書”。具身智能需要的不只是“信仰充值”,更是產投聯動的耐心資本重構。
NO.2 華為:2024年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
3月31日,華為發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凈利潤626億元人民幣。2024年研發投入達到1797億元,約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指出,未來10年,AI算力的需求持續提升,將是系統對系統的巨大機會。
點評:在全球經濟波動、行業投資周期低谷的大背景下,華為多業務板塊多點開花,在各個領域上演“英雄歸來”的戲碼。
NO.3 國務院國資委:瞄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顛覆性領域加強布局
3月31日,《民主與法制》周刊刊發國務院國資委黨委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健全國有企業推進原始創新制度安排。著力構建融入國家總體部署、組織央企合力攻堅、推動企業主動突破的三層聯動攻關體系,指導推動企業在集成電路、工業母機、基礎軟件、生物技術等領域加快攻堅,加快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加強以市場為導向的應用基礎研究,積極參與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凝練提出涉及國家安全、產業發展、民生改善等重大基礎理論和原創技術需求,努力解決一批底層技術和根技術問題;高質量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瞄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顛覆性領域加強布局,加快打造一批非對稱技術、“殺手锏”技術。
點評:短期看,政策催化下硬科技板塊或現主題投資熱潮。不過也要注意長周期技術攻關與資本回報的匹配,投資者須深挖“需求剛性+國產替代斜率”雙達標標的。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